每年春节前,各级党委、政府都会安排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今年春节的“送温暖”活动搞得怎么样,“送温暖”的干部是不是认真地把“温暖”送到位了,被“送温暖”的群众是否感觉到了温暖,广大群众又是怎样看待这种“送温暖”活动的?本报“年关看作风”系列今天推出“送温暖”专题,关注各地的“送温暖”活动,听基层党员谈他们“送温暖”的亲身经历,探寻如何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的现实路径。[全文]

深度关注
  阅读一份干部考察材料,如果遮住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人们能否分辨出这份材料讲的是谁?通常,人们可能很难分辨出来。较长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考察材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突出,给选准用好干部带来困扰,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和公信度。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福建省自2011年以来,着力在把干部考察材料写实、写准、写活上下功夫,其所采取的“五步成像”、“反向测评”等方法,已经开始见到成效。
     “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把干部的像画准了,特点摸清了,才能选准干部、用好干部
     1月18日上午11时,记者在一间会议室里等待当天上午的最后一位采访对象,福建泉州市的一位县级市市委书记,在此之前,记者已经分别采访了多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作为泉州市探索实施的干部考察材料变革的参与者,市委组织部以他们为样本形成了“升级版”的考察材料。
    记者手里的考察材料显示,将要接受采访的这位市委书记,“仪表端正,平头短发,表情略显严肃”……[全文]
 
红船观澜
“送温暖”得让人心暖
    像石家庄市卫生监督局向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这样下级向上级“送温暖”,不是“送温暖”,而是惹麻烦。事实上,每逢节日,惹出“麻烦”的“送温暖”之举并不鲜见。典型的“桥段”是,领导没到,记者先到,一个困难户家里呼啦啦涌进十几个大小官员,院外停满小车,又是放鞭炮,又是合影照;平时不露脸,过节纷纷来,一个低保户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拨“送温暖”的领导,到最后,手也握僵了,腿也站酸了,整个人都乏了;更有甚者,启动仪式上当着镜头嘘寒问暖,报纸电视春意融融,私底下又把慰问品悄悄“打折”,演绎电影《桃姐》中养老院那种变味慰问的现实版,让弱势人群吃个哑巴亏…… [全文]
党员来信
党员来信:“送温暖”变了味
    我是一名在乡镇党委从事宣传工作的党员。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我都有机会跟随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走访慰问。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总感觉有些“送温暖、送爱心”变了味,让人感觉怪怪的,看着不舒服。   
 
    去年春节,我跟随领导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总共安排了5户。最后走访的一个村民,也是最困难的一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与到前四家困难户家中走访不一样的是,领导进去后,既没有跟这位群众握手,也没有坐下来跟他近距离交谈,只是说了些“代表党委、政府过来看看”、“有什么困难就跟村里的干部提”等不疼不痒的话,然后匆匆离开了。[全文]

党员来信:我落下了“送温暖恐惧症”
    我是一名公务员,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年关临近,恼人的“送温暖”活动又不期而至。“送温暖”本是一做好事、留美名的差事,也是困难群众翘首以盼的实事,但我所在的单位没几个人想干这件“美差”。原因何在?
 
    有一年春节,一位上级领导来慰问困难户,我们摸排了一位孤身的下岗职工作为慰问对象,这位大叔没有住房,在一个废弃的工棚寄居,“三块石头一口锅”就是他的生存所依。领导慰问送上红包和粮油,说过关心关怀和鼓励自强的话准备离开之际,这位大叔却强拉着领导的手,不但没说感谢和感恩的话,反而向领导反映国企转制和待遇落实的问题,让领导下不了台。事后,我被单位领导狠批了一顿不说,还被取消了评优资格。[全文]
党员论坛
党员论坛:莫把“口才”当“口碑”
    时常在一些场合听某些党员干部言之凿凿地做工作报告、述职、讲话,话语上是滔滔不绝,措词上是辞藻华丽,逻辑上是严密紧凑。乍一听,这样的党员干部“口才”好,“说”的好,工作业绩也不会差。其实不然,这种人的“口碑”未必就好。也就是说,“口才”好的,“口碑”未必好,而“口碑”好的“口才”也未必好。
 
    “口才”是一个人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述技巧,也是一个人文学素养、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对一个党员干部对其所分管的领域方针政策、工作思路了解掌握和熟悉程度的一种具体反映。“口碑” 泛指众人的议论,群众的口头传说、颂扬。[全文]

党员论坛:善用“刺头”干部
    当下,一些基层干部总是抱怨,现在的干部不好管,队伍不好带,很多单位都存在一些不听话的“刺头”。在讨论问题时,站出来抬杠辩理;安排工作时,推三阻四、说三道四;工作完成后经常给人找刺挑毛病等。他们说刺头干部就像是“仙人球”,浑身是刺,管理使用上往往让人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让人很是苦恼。
 
    对于“刺头”干部应全面辩证地看,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更不能把缺点放大,直接把“刺头”干部归在“坏干部”的行列,而是要看到“刺头”干部的优点和长处。因为,他们往往不因循守旧、不循规蹈矩,他们头脑灵活、聪明机智,他们善于变通、善于思考等。[全文]

党员论坛:多“护苗”少“拔苗”
    近日,笔者到乡镇调研,发现有些单位人才“拔苗”现象非常突出:一些新考入的公务员,由于适应快、能力强,在工作不久,就被上级单位借调、留用,这些被培养的“好苗子”被“拔走”,不仅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接续”,也造成了有些乡镇部门的“用人荒”。
 
    可能会有人说,现在随着乡镇职能的转变,乡镇工作比以前“轻松”不少,乡镇干部也“好当”了,让一些“有前途”的年轻干部流动起来没什么不好,再说,有些年轻干部也不愿意呆在偏远乡镇,认为上级部门条件好、发展“空间大”,都愿意“走出去”而不愿意“留下来”。[全文]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责任编辑:乔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