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深度关注)

干部考察如何求解“千人一面”

针对干部考察材料“千篇一律”这个老大难,福建组织部门探索改文风,在写实、写准、写活上下功夫 

记者  李章军

2013年02月05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阅读一份干部考察材料,如果遮住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人们能否分辨出这份材料讲的是谁?通常,人们可能很难分辨出来。较长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考察材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突出,给选准用好干部带来困扰,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和公信度。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福建省自2011年以来,着力在把干部考察材料写实、写准、写活上下功夫,其所采取的“五步成像”、“反向测评”等方法,已经开始见到成效。

“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把干部的像画准了,特点摸清了,才能选准干部、用好干部

1月18日上午11时,记者在一间会议室里等待当天上午的最后一位采访对象,福建泉州市的一位县级市市委书记,在此之前,记者已经分别采访了多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作为泉州市探索实施的干部考察材料变革的参与者,市委组织部以他们为样本形成了“升级版”的考察材料。

记者手里的考察材料显示,将要接受采访的这位市委书记,“仪表端正,平头短发,表情略显严肃”……与传统考察材料有所不同的是,这份材料增加了一项内容,即干部的心理素质分析,其内容为“意志力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好,面对困境能泰然处之”。

这份材料给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远不止于此。随后一小时的采访,记者印证了材料的客观性:被考察者确是材料所描述的那样。这样一份考察材料,即便真的把一些基本信息屏蔽掉,对于用人决策者来说,通过看材料也能在脑海中塑造出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而这一结果恰恰是干部考察材料所应该达到的。

福建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改革起于2011年,当时各级组织部门都很忙。时逢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一大批干部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组织部门承担着大量工作,而考察干部、形成材料,就是其中的基础环节。

“平时调整选拔一两个干部的时候,还感觉不出来。大规模调整干部,按照传统方式形成的考察材料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党委常委会研究干部,听了10多个考察材料后,大家就会有似曾相识之感。”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毅说,“有些考察材料,除了姓名、年龄、职务等有差别,其结构、内容和语言表达都很接近,模式化、雷同化、空洞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不利于选准干部。”

“有的干部考察材料,评价表述趋同,缺乏个性差异,分不出彼此,看不出优劣,给人的印象是‘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银芳表达多年的困惑。

“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问题,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多有同感。在此背景下,2012年,福建省委组织部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在系列调研座谈、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展开了变革探索。

不面面俱到,舍弃旧框框:增加个性特质,改变实绩表述,加入“使用方向”,干部考察材料力求生动具体

记者注意到,在考察材料中增加了“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一项,这是不多见的。泉州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干部认为,有的干部见到上级领导,就“前襟长、后襟短”,习惯说“是是是,好好好,对对对”,也许其性格真是如此,但也可能是伪装的,在面对下级和群众时就飞扬跋扈了。所以,增加干部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一项,有利于认清干部、长远培养。“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准确性的问题,没有‘x光机’可以照出人的心理,我们必须借助一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做法,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他强调,这是个探索,其实效仍有待验证。

更大的变化则是,泉州市在考察材料的“重头戏”——工作实绩部分,力争摆脱一些考察材料“德、能、勤、绩、廉”面面俱到、概念化表述的窠臼,而是注重运用数据量化分析和典型事例的写实描述。实际操作中,则采取“3+1”的实绩考察方法,即干部最满意的3项工作和最不满意的1项工作,一改过去谈成绩浓墨重彩、谈不足一笔带过的状况。

同为实施“样本”,泉州市的一位县长就在“3+1”材料中,对“制定实施县域发展思路并全力抓好落实”等3项“最满意”工作的过程、成效及所起作用进行了具体描述,而把“因环境问题影响本县茶叶产业品牌形象”列为“最不满意”的1项工作。他认为,“3+1”的方式,让干部自身也进行认真总结,看看到底做了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又有怎样的遗憾,这对以后的工作极有帮助。

记者翻看多位干部的考察材料发现,新的考察材料对干部的描述确有改观,比如,用“仅用30天即顺利完成12万平方米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任务”来说明干部敢于攻坚克难、做群众工作有思路有办法;再比如,用“经常沉在一线现场,晒得黑红黑红,不修边幅,不像个官”来说明干部的工作作风深入。类似生动具体的描述还有很多,而这些都是在一些传统考察材料中难以看到的。

考察材料变革带来的一个震动是,被考察者可以在《干部适岗情况信息表》中,反映自认为合适的培养和使用方向,并阐述理由。一位被考察者向记者表示,自己填写“使用方向”,很有新意。长期以来,干部想做什么工作,别人很难知道。组织部门出于综合考虑,把一个干部提拔到一个重要岗位,干部不见得就喜欢,也许这个干部想去基层锻炼锻炼呢!所以,作为一种渠道,了解干部意向,值得提倡。“这样也避免了很多干部‘曲线救国’找中间人向领导表达自己的工作意向。”他说。

“成绩十几页,缺点像优点”:实施“反向测评”,解决考察时“漫天撒网”、下笔时没得可写的问题

在一位干部新的考察材料中,记者看到,“有时过于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重视用行政手段推进工作,运用思想发动的手段激发干部群众工作热情不够”等表述,相较于过去,这样的缺点和不足明显要实在、具体得多。

这是考察材料变革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即对干部缺点不足的表述更为具体了,改变了过去“成绩十几页,缺点像优点”的现象,类似“有时工作中有急躁情绪”、“有时工作不够大胆”、“系统理论学习还不够”等抽象表达难觅踪迹。

几个月前,泉州市委组织部开展了一项活动,县(市、区)委组织部长撰写自我评价材料,给自己“画像”。德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建生灵机一动,让组织部的3位同事为其“画像”,再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以提高组织部干部给人“画像”的水平。

泉州市把干部自我“画像”作为形成考察材料的第一步。“当然,不是干部写什么,组织部门都认可,内容还是要审核的。”据方建生介绍,自我“画像”能帮助组织部门认清干部的性格,是求真务实还是夸夸其谈;评测干部的能力,“自画像”绝对没地方去抄,只能靠自己写。

泉州市的干部考察材料,最终形成需经5道程序,自我“画像”,晒绩“亮像”,测验“评像”,印证“修像”和会审“成像”,周银芳称之为“五步成像”法。这其中,“画像”、“亮像”和“评像”是较为少见的,而第四步和第五步同样具有诸多新意。

比如“评像”环节,组织部门开展“反向测评”,按照“思想品德、行为能力、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对干部可能出现的问题,设置93项内容进行测评。

记者翻看的5张反向测评表,被测评对象多有3—6个“√”不等。譬如,德化县财政局的一位干部,其测评表上就有“随机应变能力差,原则有余,灵活不足”等问题。方建生介绍,干部说自己好,我们要甄别;反映干部哪儿不好,我们也要甄别。当然,如果20张测评表一多半都反映干部存在某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警觉了,在下一步的考察谈话、印证“修像”环节,考察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

据了解,实施反向测评方式,有利于考察人员有针对性地了解情况,避免漫天撒网式地询问,等到要形成考察材料时却发现没得可写,以至于考察人员只能写些无关痛痒的内容。

(责编:杨丽娜(实习)、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