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党员来信:“送温暖”变了味

山东潍坊  曾小强(化名)

2013年02月05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在乡镇党委从事宣传工作的党员。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我都有机会跟随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走访慰问。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总感觉有些“送温暖、送爱心”变了味,让人感觉怪怪的,看着不舒服。

去年春节,我跟随领导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总共安排了5户。最后走访的一个村民,也是最困难的一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与到前四家困难户家中走访不一样的是,领导进去后,既没有跟这位群众握手,也没有坐下来跟他近距离交谈,只是说了些“代表党委、政府过来看看”、“有什么困难就跟村里的干部提”等不疼不痒的话,然后匆匆离开了。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领导之所以前后态度不一样,恐怕就是因为这户人家的环境卫生太差,让这位“一尘不染”的领导急于早点离开,一分钟也不想多待。这种走访形式让人感觉不真实,缺乏真情。

另外,“送温暖、送爱心”活动中还存在着一种“抓拍”现象。领导干部走访慰问,照相、录像一应俱全,奔东家、走西家,场面“蔚为壮观”,可拍完照、录完相之后,便没有了下文。记得去年“七一”前夕走访的时候,在一户老党员家中,由于房屋空间太小,随行人员太多,录像找不到合适的位置,领导给老党员递上慰问金和慰问品的画面没有捕捉到。出来后,我们主任教育了我一番:录像要主动、积极点,找不到合适位置,可以到“炕”上去,一定要抓拍好领导的镜头。单从新闻宣传的角度来说,抓拍好有价值的信息无可厚非。但作为一次走访活动,有必要这样全程拍照、录像吗?

编辑同志,“送温暖、送爱心”本是为了倾听民声、了解群众疾苦,如果刻意、过度地宣传解读,而不考虑走访对象的感受,就会让人感觉这样的活动是在“作秀”,缺少真心实意。

(责编:乔业琼、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