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对群众感情真挚、为民办实事、深得群众拥护——他们就是基层干部,生活在最基层,工作在最基层。为充分展现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网特开设“最美基层干部”专栏,将陆续推出一批优秀基层党员先锋,与广大网友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
本期先锋人物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党总支书记鄢静。他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狠抓工业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商贸等为主体的产业布局,10余年间,村民人均收入由1578元增加到1.2万元,海龙村也由曾经负债73万元发展到年收入830万元。
2001年时,海龙村贫困落后,秩序混乱,村民对村干部抱怨失望。当年12月,经过“公推直选”,鄢静成为海龙村历史上最年轻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一年他38岁。
鄢静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一条通向集镇的水泥路。没钱怎么办?他拿出上万元带头集资,筹集了38万元材料费,又挨家挨户动员大家义务出工,组织了一支百八十人的修路队伍。
2003年,重庆市主城区开始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一些中小企业需要找到新的“落脚点”。在鄢静带领下,海龙村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建起海龙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基地。
建厂房的资金不够,村干部一起凑了90多万元。企业观望情绪严重,鄢静就动员租住自家房屋的企业第一个搬进村里建的厂房扩大生产,自己不惜每月损失5000元房租。从此,海龙村入驻企业开始多起来,村集体收获了“第一桶金”。【详细】
2001年12月,原海螺村和龙台村合并成为海龙村。当时,村“两委”欠银行64万元,欠饭馆吃喝账3000元,欠村干部工资1623元,欠农业税8万元。村里社会秩序更是混乱不堪,先后有14人被刑拘,2人被判死刑。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个个对村干部抱怨、失望。
“当初修路时,村集体债台高筑,一些群众也不买账。一位女村民因为公路要穿过自家的荷塘,死活不同意给公路让道。”鄢静记得,当时她声称就是推土机从她身上轧过去也不让步,除非鄢静下跪求她。
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曾有许多村民不理解。村“两委”顶住了压力。鄢静说:“不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领着大家过上好日子,谁还跟你?!”
鄢静当“村官”的最初两年,月工资只有300元,现在月工资也不过2000元,这与他当“村官”前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不在乎。有一家企业曾用50万元的年薪挖他去当总经理,被他一口回绝。他说:“要想发财,我早就成千万富翁了。我当‘村官’为的是改变一个村,而不是改善一个家庭。”【详细】
2001年,海龙村还是一个集体欠债73万元的贫困村;2012年,全村经济产值27亿元,年缴利税48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0600元。
10余年间,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实现了“乌鸡变凤凰”的飞跃,村党委2011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村党委书记鄢静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和全国劳动模范。
2007年,海龙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932元,一半以上的农户住进了联排别墅和康居住房。也是在这一年,重庆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鄢静知道,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海龙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鄢静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海龙村建成“西部华西村”,让农民更多地从土地中受益。“我们需要尽快启动‘三次创业’,抓紧发展低耗能、轻污染、集约型的新型产业。”鄢静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自己的任务还很艰巨。【详细】
高中毕业后,鄢静曾在家务农,还当过代课教师。1991年,打工潮卷过海龙村,踌躇满志的他走出村子,到青岛、烟台等地打工经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支70余人的建筑队。
2001年,他的故乡海龙村仍是出名的穷村、乱村,连续4次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为了生计,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40%的耕地撂荒,全村只有一条1.3公里长的机耕路;村里干群关系紧张……
村民张治友曾闯进会议室,对着正在开会的村干部大发雷霆:“村干部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搞集体经济,无非是让公家的票子落入你们的腰包!”鄢静依然没有动摇,他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村里的带头人,绝不能打退堂鼓。
鄢静说,海龙村还将成立自己的股份公司,让村民参与股份合作,在享有土地分红的同时享受最大利益。“建设一个宜居、平安、富足、繁荣的海龙村,我信心十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