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对群众感情真挚、为民办实事、深得群众拥护——他们就是基层干部,生活在最基层,工作在最基层。为充分展现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网特开设“最美基层干部”专栏,将陆续推出一批优秀基层党员先锋,与广大网友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
  本期先锋人物为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人民法庭副庭长翟树全。他扎根基层20多年,审结民商事案件2200多件,调撤率达90%以上,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他审案,以调解为主,虽然调解不计入法官的任务量,仍旧乐此不疲。

翟树全:不收红包腰杆硬

    再见到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人民法庭副庭长翟树全时,他的皮肤更加黝黑了。
  交谈时,翟树全的嘴里时不时蹦出几句东北土话。“我是农民的儿子,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农家屋,说的是农家话,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从根子里来讲,就是个农民。”翟树全说。
  清廉,是翟树全始终坚守的。“法官的司法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甚至可以说,由于能力不足判错了案子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来弥补。但如果法官在党风廉政上出了问题,则没有任何纠正的空间和余地了。”翟树全说。
【详细】

 
 
 
 
 

翟树全:农民的“调解专家”

翟树全(左一)在法庭上对当事人进行问询
翟树全(左一)在法庭上对当事人进行问询

    “在农村法庭工作,处理的往往是生活琐事、邻里纠纷,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对老百姓而言都是天大的事,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法官工作量的统计,是以审理案件数量来计算的,但翟树全却不计个人得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诉前调解上,目的是让百姓省时省力省钱,减轻他们的负担。
  从1989年到2012年,翟树全每年诉前调解的案件是正常审理案件数量的1倍到2倍,23年算下来,经他调解的案件至少有3000件,可是按规定不能计入正常的工作量。翟树全说:“只要能顺利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疙瘩,让农民少花诉讼费,我这样做,值得!”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翟树全用自己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展现了当代政法干警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先后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详细】

 

翟树全:用“情”的调解高手

    翟树全扎根基层,把大量时间和经历都用在调解工作上,总结并实践出“十大调解法”,以农民的视角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被乡亲们称为最懂农民的法官。
    农安县人民法院院长尹彦久说:“翟树全办案时刻体现对百姓的一个‘情’字。”这“情”是翟树全对法律的忠贞之情;对百姓的赤子之情;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情。
    翟树全总结的办案体会是:针对不同矛盾特点,不同身份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多年来,他积累了“十大调解法”,即“公平对待法”、“充分倾听法”、“寻求外力法”、“细节取胜法”、“切中要害法”、“趁热打铁法”、“诙谐幽默法”、“回顾往昔法”、“亲情感化法”和“说服教育法”。
    1995年的除夕,翟树全和往年一样,留在法庭值班。这已经是他第6年没和妻儿在家过年了。这一年,他准备接老婆孩子来单位过个团圆年。
【详细】

 翟树全在农民家中调解案件 翟树全在农民家中调解案件
 

翟树全:人民的“乡村法官”

翟树全穿着简朴的衣服在干农活
翟树全穿着简朴的衣服在干农活

    现年52岁的翟树全,1989年调入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法庭,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今年3月任副庭长。23年来,这个法庭经历4任庭长,工作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翟树全一直扎根在这里。
    翟树全自己出身农民,又有哥哥涉法经历,他明白老百姓对法律的需要,也了解农民不懂法所带来的问题。翟树全刚来到法院,他扎实的法律知识就让他很快崭露头角,哈拉海镇榆树村党总支副书记,原哈拉海法庭陪审员崔向彬说:“他刚来两三个月还是书记员时,就把一对儿怀着怒气而来的当事人给调解走了。”
    翟树全先后收缴过多把大砍刀、自制匕首。他深知,很多民事纠纷处理不好,极易转化成刑事案件,多解决一起家庭纠纷,社会就多一份安宁,人民群众就会安居乐业。
    “我办的案子多半都是琐碎、细小的,但在我眼里,这些小案子如果处理不好,它的激烈程度和大案是一样的。”
【详细】

 

群英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