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乡村干部座谈时指出,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乡村干部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责任。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长期以来,广大乡镇干部扎根基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民造福,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对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从今天起,《党建周刊》推出“‘地基’中的‘钢筋’如何锻造”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全文】 
  有关干部人事专家指出,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防止以偏概全倾向,注意做到两方面的平衡:
  ——乡镇干部队伍中既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也有相当数量在本地成长的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与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
  ——乡镇领导班子要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年龄结构,既注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也适当保留一部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注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严禁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全文】

深度关注
  社区是党员群众的共同家园,也是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便利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在职党员住在社区,人却不露面,服务群众更谈不上,成了“隐身党员”。
  “工作在机关、生活在社区,奉献双岗位”。2013年以来,为了让广大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阵地由机关向社区延伸,服务形式由岗位履职向志愿服务拓展,浙江组织动员省市县乡四级机关事业单位75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当“义工”,面对面、实打实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聚服务社区、奉献为民的正能量,夯实党在城市社区的工作基础。社区群众反映,“八小时党员”变成了“全天候党员”。[全文]
 
党员来信
让优秀村干部有“盼头”
  村干部与群众联系多,熟悉了解基层情况,工作经验丰富。可由于种种限制,他们中很难有人能成为乡镇公务员。我了解到,有的村干部工作实绩突出,所在的村税收超过千万元,却始终与乡镇干部岗位无缘。
  如此,挫伤了一些优秀村干部的积极性,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发展空间,开始混日子。【全文】

班子成员来源盼多元
  从当前乡镇领导班子选拔机制来看,“唯身份”现象比较突出。要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一般要求拟任对象是行政编制干部,而在乡镇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干部,他们虽是乡镇工作“主力军”,却由于身份限制,很难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他们常常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自己“被遗忘在角落”。这也导致了部分干部进取心受挫,工作积极性下降。
  莫让身份成为一道“跨不过的坎”,不能因身份而让企事业单位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失份”。【全文】

用好“老黄牛”带好“小毛驴”
  在一些地方乡镇领导班子配备中,出现了年龄结构“疙瘩”式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表现为年龄整体偏大或者整体偏轻。班子年龄过于老化,使整个班子没有活力,工作“忙”于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太过年轻则经验不足,工作“疲”于应付,特别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偏弱,工作难推进。
  合理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当是不同年龄段干部的有机组合,既要配备“千里马”,又要用好“老黄牛”,还要带好“小毛驴”,形成“老中青”的年龄梯次配备。【全文】
党员论坛
领导干部“三不要”
  领导干部作风系于行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刹“四风”,不能仅仅挂在嘴上、记在心上,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认为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三不要”,即不要“懒、揽、婪”。
  领导干部不要“懒”着干,就是要做到心不懒,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长于研究;手不要懒,不偷懒、不惜力,早谋划、早动手;还要腿不懒,积极 “走上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走下去”到基层群众中去了解掌握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走出去”到国内外先进的地方学习经验。【全文】

联系群众得“掏心窝子”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百姓不认,联系群众就是件“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
  干部只有身靠百姓更近,心贴群众更亲,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才谈得上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全文】

识人功夫在平时
  经世之道,识人为先。当前,有的地方考核考察干部习惯一锅煮、搞突击,毕其功于一“役”,造成评价失真、选人失准。考察识别干部,功夫当下在平时。
  识准一名干部,需要长期接触了解、做够“经常性”文章,避免一面之交,知人知面不知德、不知能。对干部不到年终不考核,不遇调整不考察,忽视“平时测验”,只搞“期末考试”,往往会“干部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全文】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责任编辑:乔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