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前,人们处处感受到了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清新之风。长假已过,好风气有没有被冲淡,机关干部是不是在“状态”,他们是收心静气地想着干工作,还是精神萎靡依然处于“节日综合征”,这是对“八项规定”实效的直接检验。

    这几天,本报多路记者探访浙江、河南和青海三地的情况,实地了解党政部门、服务窗口、机关干部的作风。应该说,情况较往年有明显改观,干部到岗率较高,“庸、懒、散”现象明显减少。[全文]

深度关注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在一般人的眼中是神秘的。而在广东省广州市,自去年9月起,纪委却主动定期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直面“房叔”、“房婶”、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等社会热点话题,用公开透明的姿态向社会“晒家底”,引来各方关注。
    距离2月20日广州市纪委第六次定期新闻发布会还有好几天,但负责新闻发布的整个团队已经开始紧张地运转起来——网上收集、微博回复、媒体电话互动……这样的准备贯穿着今年春节的始终。尽管广州市纪委将本次发布会主题暂定为向社会通报新的一年市纪委主要工作计划,但闪光灯下和摄像机前,记者的思维是不会受发布会主题限制的,记者会对哪些热点问题感兴趣,可能会对哪些“敏感”话题提出尖锐问题,市纪委的工作人员一刻不敢松懈地准备着……
    从去年9月份开始,每个月20日的下午,广州市纪委都会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实行这样的定期发布制度还仅广州一家。
    “惊掉下巴”的现场发布[全文]
 
红船观澜
干部不“收心” 群众咋舒心
    春节长假已经过去,每年这个时候,少数党员干部仍迟迟找不回“状态”、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不能自拔,已成为广大群众诟病的一个陋习。有些基层办事机构尽管已经到了法定开门的时间,却常常是难觅人影,或者办事拖沓、不能及时提供群众需要的服务;一些机关干部精神状态松弛,工作纪律涣散,有的上班打牌玩游戏,有的甚至离岗脱岗,走亲访友拜年去了,这种庸、懒、散的作风,给群众办事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群众怨言频生。
 
    节后党员干部能否及时“收心”、找回“状态”,是衡量其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年一度的春节本来应该是阖家团圆、放松充电的假期,但假期结束之后,理应及时调整,从节日的放松、休闲状态中走出来,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对待全新一年的工作,做到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表明这个假期没有白过,短暂的假期确实起到了“充电”的效果。 [全文]
党员来信
党员来信:大年初七,“假期”延续?
    我是基层乡镇的一名办公室科员,工作已满一年。今天(2月16日)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本打算尽快摆脱“节日综合征”,集中精力投入工作,然而,眼前的种种现象却令我备感失落和困惑。
 
     新年新气象,8点上班。我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单位,把办公室的卫生好好打扫一番。眼看到了上班时间,却还没有人来,起初还怀疑自己记差了日子。[全文]

党员来信:百余辆公车,种树十来棵
    我是县直机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我发现,每年春节后上班直到元宵节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一些需要直接面对群众办理业务的单位(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办证大厅等)外,其他干部都不大在工作状态,有些单位甚至还安排好值班人员,没轮到值班的连办公室也不用来。[全文]

党员来信:上午“拜晚年”,中午“撮一局”
    我是一名基层单位的机关干部,在蛇年春节过后的第一天(2月16日)上班的时候,我们机关部门、同事之间、上上下下都在忙着“拜晚年”。“拜晚年”的程序在我们这儿却是必不可少的“礼仪”,因为这些都是官场上的“人之常情”。[全文]
党员论坛
党员论坛:“问计”比“问苦”更管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今年春节期间,我听说附近的一些地方党委变访贫问苦为访贫问计,即在送温暖的同时,与贫困户共商脱贫之计,同定致富之策。我认为,这种“问计”比“问苦”更进一步,值得称道。
 
    访贫问苦,无非是了解“苦情”、体察“苦果”,最常见的方式是看一眼贫困户,说几句安慰话,送几件御寒的衣被,给一点救济款。这样做,虽然也能“聊补无米之炊”,缓解燃眉之急,但仅凭些许物资,无异于杯水车薪,一旦“炭”完“火”熄,贫困户仍有可能“穷”态复萌,“涛声依旧”。[全文]

党员论坛:会议得会“议”
    近日,笔者参加一基层单位总结讲评年度工作的班子会。班子成员轮流发言,既谈单位的问题,又亮个人的短处;单位领导逐人进行讲评,讲问题具体实在,讲个人指名道姓。尽管会议用时不长,却“挤”出了不少问题,让人顿感一股“热”、“实”、“精”之会风扑面而来。
 
     开会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旨在传达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开会“跑单帮”、重“会”轻“议”的现象。有的开会无“议”,把开会当成“传声筒”,只是念念文件,读读规定,不去分析发展形势,查摆工作问题,商定措施办法;有的开会“虚议”,把会议开成了“派头会”,“官”味很浓,“虚”光四射,讲话冠冕堂皇,议论不着边际,操作无所适从;有的开会“乱议”,把会场当成了休闲场,讲利于单位建设的内容不多,靠闲聊消磨时间的内容不少。[全文]

党员论坛:别让“年龄焦虑”消解干部斗志
    笔者跟一些较年长的党员干部聊天,谈起事业前程的话题时,有人会拿自己的“年龄”说事,要么自嘲已过35岁,没有了太多上升的空间;要么认为自己眼看就要退居二线,需要放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言辞间表面上是对年轻人的羡慕,但也透露出些许“年龄焦虑”,暗含消极倦怠、危难发愁的不良情绪。
 
     “出名要趁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逐渐成为部分人的共识。毋庸讳言,年轻确是一种资本,干部趁着年轻,尽早“崭露头角”,进入组织关注的视线,担负起重要的角色和职责,对个人发展进步大有裨益。[全文]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责任编辑:乔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