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基层干部群体“被污名化”
——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状况的调查分析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体,中央无疑是心脏、大脑,基层则是遍布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而广大基层干部就承担了微循环的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基层组织庞大,基层干部数量众多。他们身处一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自然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
  打开网络,我们不难发现,基层干部群体被误读、被污名化,正在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虽然这种倾向与现实不符,但其负面的影响不容轻忽。
  基层干部被误读的程度几何?焦虑程度几何?他们心中的希冀是什么?……为准确把握基层干部的生存状态,还原基层干部的真实形象,本报组成调研组前往贵州、河南、山东和上海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委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联合多家媒体,做了“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您怎么看”的问卷调查。 [全文]

深度关注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集中反映全党意志,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于维护党内秩序、规范党内生活、调整党内关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内法规”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人们常说“党规国法”,“党规”就是“党内法规”。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首次提出党内法规的概念。此后,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党内法规作出重要阐述。“党内法规”这一概念也写入了党章及党的其他重要文献中。几十年来,党内法规这一概念经党的领导人经常使用、党内文献正式确认,已深入人心、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党内法规有着使原则变为行动的‘桥’和‘船’的作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甄小英强调,从党内法规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看,科学的党内法规决定着党的兴衰,“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全文]
 
 
红船观澜
让基层干部干得光荣
    怎样才算干得光荣? 
 
    干得充实,有滋有味。“上头一句话,基层跑断腿”,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一线工作压力“山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条线上都有指示有精神,而且,检查评比多、一票否决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社会维稳……基层干部常常疲于应付。基层最怕事无巨细,层层加码。如果能依法行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让基层干部聚精会神谋发展促民生,工作有主线,干事有业绩,心中有成就,群众有口碑,就主动得多、充实得多。
 
    干得扎实,有声有色。基层干部好比“变压器”:上面的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还要保障运转顺畅。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的情况差别很大,工作基础也大不一样。实际工作中,对上面的政策,有时候希望因地施策,具体一些;有时候希望笼统一些,便于因地制宜。这就要求上面来的“电流”,要考虑基层的实际需要和承载能力,否则,最遭罪的是“变压器”,工作不能扎实推进,电压不稳,两头不落好。
 
   干得踏实,有情有义。现在,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好事”不多——不是转制、拆迁,就是调地、迁坟。即便是危房改造、新农保这样的事,群众认识不一致,推进过程中也会有意见。五加二,白加黑,业绩一大堆,然而可能因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没把握好,就遭到口诛笔伐。说实话,一些基层干部越来越没底气。因此,社会上要多些理解,不能拿放大镜看他们的缺点,要给他们客观公正的鞭策;组织上要多些信任,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加大在基层培养锻炼干部、到基层选拔发现干部的力度 [全文]
体会
找到心中的梦想
   “要和群众齐力同心,先得筑牢信任的路基”、“基层干部的威信是干出来的”,这些话在广大基层干部中特别有“嚼头”。信任从哪里来?威信怎样提升?关键在干部的行动。在菊美多吉的身上,我们找到了解决困扰党的基层工作难题的方法,那就是“实干”二字。 
 
    “要让群众走新路,干部就要敢于担风险。”这句话体现了一位藏族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更体现了他带领藏族人民奔向富裕的决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基层干部应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在致富路上,干部就是群众的探路石。干部有胆子,群众才能甩开膀子;风险来了干部担上,群众致富才会有希望。 [全文]

时时换位为百姓
   走村串户是他的家常便饭。在瓦日乡上任不足半月,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瓦日通”。他带病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修建通村公路,改变了辖区村内肩扛背驮的历史;为确保水渠在春耕前完成,他不顾病情,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扎呷神山,一呆就是20多天……这样的实干家是我们基层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的“一线工作法”让我体会到:只有真正换位为百姓,才能帮助和引导群众。 
 
    无微不至是他的服务准则。他的为民之心像针尖儿一样细:“翁姆家的小娃儿需要一本新华字典”、“仁孜家的医保本户名需到县户籍办重新核实”……这些“小事”常出现在菊美多吉裤兜里的小纸条上。这些事情虽“小”,却折射出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心里必须装着群众,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 [全文]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 责任编辑:李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