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一個承諾 一生守候

——偶遇感動中國人物沈陽老兵陳俊貴

李小亮

2015年08月18日09: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隻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后陣地。洒一碗酒,那碗裡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鬆,巋然不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去年7月的一天,出差返回塔城,因路途遙遠,日夜兼程,十分疲憊。為了趕在太陽下山前翻過天山,司機劉師傅建議在尼勒克縣喬爾瑪陵園門口停車,稍作休息。

劉師傅指著不遠處說道:“那個穿軍裝的好像就是守墓者。”我循聲望去,隻見一位黝黑的皮膚,略微有些禿頂,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老式短袖黃軍裝的老人。如果沒有一身軍裝,就是很普通的一個農村老人。他用嘶啞的嗓音讓游客到陵園大廳集合,聽他發表演說。按照老兵指引的方向,我們三人也跟著人流進了陵園裡面。進了陵園正門不遠處,就能看到一座醒目的紀念碑,正當我們望得出神的時候,那個嘶啞的嗓音在我們身后響起:“想要聽介紹的,請跟我來。”老兵看了我們一眼,示意我們跟他走。走到大廳門前的展架前,老兵停住了腳步,那是一個電影的海報,上面寫著《守望天山》。他清了清嗓,繼續說道:“這是八一電影制片廠以我為原型,拍攝的一部電影,這是主演周裡京、艾麗婭。。。”這一刻,我我才理解為什麼這裡人流如織,老兵也像明星一般被人流簇擁著的原因了。隨后,我們跟隨著老兵走進大廳,他用他嘶啞的嗓音向我們講訴了那段令他終身難忘的經歷。

原來這個老兵叫陳俊貴,1979年9月入伍。當兵不到一年就隨部隊來到新疆天山深處,加入到修筑天山獨庫公路的任務中。這一年,他20歲。1980年4月8日,因施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班長鄭林書奉命帶領陳俊貴等3名戰士向駐守在山下的部隊送信,不料被大雪圍困。飢寒交迫之下,班長鄭林書將最后一個饅頭給了陳俊貴並對他說:“你最小,堅持住,如果有機會,就請你到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在暴風雪圍困的危急時刻,班長舍己為人,把生還的希望留給陳俊貴。班長犧牲后,陳俊貴和戰友被牧民救起。因嚴重凍傷,陳俊貴接受 了4 年治療,被評為二級殘廢。1984 年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娶妻生子,但始終沒有忘記班長臨終的囑托和自己對班長的承諾。因為和班長相處時間隻有一個月,陳俊貴不知道班長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隊也已編入武警序列。1985年10月,陳俊貴無意中看到根據他們當年修建獨庫公路的事跡而拍攝的電影《天山行》。影片勾起了他對昔日軍旅生活的回憶,特別是救命恩人老班長的承諾。在度過一個不眠之夜后,陳俊貴作出了一個改變他一輩子命運的決定: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放棄遼中縣城的正式工作,來到班長和戰友犧牲的天山腳下,為犧牲的戰友守墓。這一守就是20多年。在這20 多年裡,陳俊貴一家住在陰暗潮濕的地窩子裡,靠採藥材和撿破爛供養3個孩子上學。20多年裡,他每天都要到墓地轉轉,陪班長和戰友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

20 多年裡,他從未停止對班長父母的尋找。但多方打聽都沒有記過。一次偶然機會,一名老戰友來新疆為老班長掃墓,陳俊貴終於從這位老戰友口中得到班長老家的信息,是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詢問清楚具體地址之后,陳俊貴於2005 年 10 月,趕赴湖北省羅田縣,尋找班長家人。不幸的是,趕到班長老家經打聽才知道,班長的父母都早已過世。陳俊貴跪在班長父母墳前說:“對不起,我來晚了,請你們放心,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老班長墳前,讓他永不寂寞!”聽到這裡,現場不少的游客被老兵的執著、堅守、信義感動的潸然淚下。20多年了,老兵是這麼說的,也這麼做的。老兵動情地對游客們說:“今天,大家走這條公路來之不易,平均每修一公裡,就犧牲了一名戰士,他們都是我的戰友,在這裡我代表我的戰友和我的家人,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謝謝大家”,緊接著老兵面向游客,筆挺挺的敬了一個軍禮。頓時大廳內爆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掌聲中,老兵帶領著大家參觀了當年戰士們開山劈道留下的珍貴影像資料和烈士遺物等陳列品。為了能夠了解的更多些,我緊跟著老兵,介紹了一下自己:“您是東北的吧,我也是,我是遼寧遼中的,是來這裡援疆的干部。”老兵興奮的回答道:“我家也在遼中,看來是老鄉。這時我激動的用家鄉話對老兵說了一句:"您是家鄉人的驕傲。””老兵一聽家鄉口音,立刻停住了腳步,高興地對身邊其他人說:“今天家鄉領導來看我了,你們繼續參觀,我一會兒再來介紹”。接著握著我的手,寒暄著走向陵門口的平房裡。

平房不大,房間的牆上,挂滿了與各級領導合影的照片,很多都是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老兵把這些照片的來歷與我們繼續分享著。分享過程中,老兵的表情和目光無不彰顯著一種驕傲和自豪。隨后的交談中,得知老兵今年才50多歲,但常年的風吹日晒,面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了很多。“這個陵園是剛修沒幾年,現在參觀的環境和條件都好了很多,來烈士陵園祭奠瞻仰的人越來越多,沒有休息的時候。年紀越來越大,有時候也快撐不住了,但我心裡快樂。人來得越多,烈士們的事跡就越會被更多的人了解,戰友們在地下也會欣慰。”老兵說。

“我已經30來年,沒有回遼中了,不知道家鄉怎麼樣了。這裡實在離不開,每天都需要接待很多的游客,新來的戰士也不太了解情況,這裡地處深山,年輕人也呆不住,我平時都讓他們下山,給他們放假,我們老兩口在這守著,就足夠了”,笑呵呵的說著,指了指旁邊忙著整理東西的穿舊軍裝的婦女。“那是我老伴,你叫嫂子就行了。我這一輩子,最對不起她了,跟著我吃了很多苦,沒享過一天福。”書記點了點頭,說道“就是啊,剛才聽了介紹,你們真的不容易啊,這種環境,還要拉扯3個孩子。尤其是嫂子更苦,一般女人根本不能理解,更別說和你來山裡守墓啊”。“呵呵,當時是有點不理解,當來了之后,看到老陳每天掃墓,陪他們嘮嗑,我逐漸就理解了。救命之恩啊,一輩子也不能忘,承諾過的事,也要做到,我吃點苦,不算啥!”嫂子笑著說道,接著又走出房門,替老兵接待游客去了。

通過嘮家常,得知老兵的3個孩子通過自己努力都上了大學,發展都很不錯。其中二個兒子按照老兵的意見,留在了天山,一個當了筑路工人,一個當了養路工人。按照他的話講,“我的戰友犧牲了,但是這條路通了。現在我的兒子在這條路上,是戰友們那種不怕苦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延續。希望長眠在這裡的戰友們,能夠安息。

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不得不與老兵話別,繼續趕路。上車后,老兵一直站在陵園大門口,沖我們招手,家鄉親人離別之情,溢於言表。

離別老兵,駛上獨庫公路,路邊的風景依然險峻秀美,但似乎已經不能再能打動我們的心靈。行駛的每段公路仿佛都影像出當年的筑路戰士的笑臉和他們勞動的場景,心中默然升起了一份不可名狀的感動,這份感動又瞬間化作成了一種自豪和力量。突然,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是驕傲的。是的,作為老兵的老鄉,我們都可以為之自豪和驕傲!而自己作為一名沈陽援疆干部,也突然覺得干勁十足,以前所面對困苦和艱難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向老兵一樣的奉獻和堅守,也許是對老兵最崇高的敬意吧。

“不辱使命 不負重托”,進疆前的誓言,此刻不停的縈繞在耳畔,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承諾?短短的3年的援疆歷程,轉瞬即逝,如何兌現諾言,如何克服當面復雜的局勢和生活困苦,沈陽老兵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和榜樣。

老兵守望天山的故事,還有開山辟路的天山精神傳唱在天山之巔,讓天山更富魅力。重情義守承諾的沈陽老兵就像天山的脊梁,讓天山更加偉岸挺拔。(作者系遼寧省援疆干部)

相關鏈接:

走過新疆的大美四季

阿孜古麗

阿力賣羊記

烏斯曼大叔

哈巴河的姑娘

同心兄弟足球夢

九龍江和木壘河在天山腳下的約定

村裡來了“編外教師”

重現藍天白雪

多彩新疆,在最美的季節遇見你

童話邊陲 魅力津城

基層干部的楷模——師延林

遠上昆侖第一哨——神仙灣哨所

新疆民族舞蹈的精靈

美麗的喀什“姐妹花”

惠遠古城:終將消逝的煙塵

砥礪在祖國的西北角

國境線上的母親

盛開在戈壁灘上的鮮花

“蘋果城”裡故事多

喀什,詩意流淌

信息夢 紅盾情

聆聽坎兒井千年的水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