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輔導

□ 劉玉瑛 李桂秋 趙長芬 王思林
2012年12月28日13: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十八大會議的主題是什麼?

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會議主題很簡明。但這簡明的主題卻非常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我們黨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四個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問題。

2.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我們取得了哪些新的重大成就?

十七大以來,我們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一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三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四是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五是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六是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七是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八是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九是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十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3.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我們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

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我們緊緊抓住和利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一是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二是准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及時提出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開拓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廣闊空間。三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中,我們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積累了有效應對外部經濟風險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經驗。四是我們成功地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奪取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災后恢復重建重大勝利,妥善處置了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

4.十六大以來的十年和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我們為什麼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十六大以來的十年和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世人公認,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這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麼?

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

5.我們在取得成就的同時,還存在著哪些不足?

我們在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二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三是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四是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五是一些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六是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

6.面向未來,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面向未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做到“四個必須”。一是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二是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三是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四是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外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

9.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10.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必須做到以下八個堅持:一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二是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三是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四是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五是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六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七是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八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八個堅持”應該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專題: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

高清專題:圖解十八大報告

獨家解讀:詳解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二部分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