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為什麼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近些年來,由於物質生活的富裕,讓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變得不良﹔由於經濟發展的超速,讓一些生產者的生產方式變得粗放。他們不以奢侈浪費為恥,反而為榮。正是這種不良的生活、生產觀念,對自然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要改變這種不良的生活、生產方式,必須確立主動節約資源的原則,做到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所要求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52.保護生態環境為什麼要加強制度建設?
鄧小平同志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十八大報告要求,“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53.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黨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
54.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一是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二是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推動正規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三是積極穩妥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堅持以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先導,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55.我國國防建設的目的是什麼?
一是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二是我們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
56.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一是人民軍隊是黨鞏固執政地位的中堅力量,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証。二是為維護國家主權、創造有利於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長期安全環境提供堅強的保障。三是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國家利益的拓展和延伸提供堅強保障。四是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在同各國加強軍事合作、增進軍事互信,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在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57.如何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
一是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堅持以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先導,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三是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加快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四是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
58.如何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
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59.如何理解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
一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層次全方位拓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具備更多有利條件。二是同時世界還很不安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發展不平衡更加突出,能源資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進一步顯現﹔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60.如何正確認識當今世界的時代發展趨勢?
一是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從總體上看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一個超級大國和多種力量並存是世界力量對比的基本態勢。但是世界多極化的最終形成要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要經歷合作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合作﹔要經歷世界格局多極化與單邊主義的斗爭﹔還要經歷稱霸與反霸的斗爭等。二是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世貿組織的建立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世界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各國間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新科技革命成為當代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動力﹔各國平等互惠、共贏、共存的經濟全球化需要國際社會推動國際經濟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