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輔導

□ 劉玉瑛 李桂秋 趙長芬 王思林
2012年12月28日13: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61.中國為什麼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一是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實現和平發展是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不懈追求,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二是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是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和平的國際環境。三是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中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世界特別是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求發展、促和平、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62.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我國對外交往活動的根本准則,是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根本依據。

一是堅持獨立自主地處理一切國際事務的原則。二是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國家間關系的基本准則。三是堅持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的原則。四是堅持愛國主義與履行國際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63.我們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願同各國人民一道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不懈努力。

一是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決不會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同時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二是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三是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64.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是什麼?

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是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65.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有哪些重要發展?

一是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思想。二是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比如在堅持和平統一、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基礎上,提出“文功武備”的總方略﹔首次提出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的主張﹔努力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並提出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等,這進一步發展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三是胡錦濤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協商涉外事務、達成和平協議等意見,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66.如何理解“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是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二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是凝聚民族力量加快國家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三是和平統一有利於爭取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所需要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有利於香港、澳門、台灣的長期穩定、繁榮和發展。和平統一,順應歷史潮流,有益於人民。

67.新形勢下如何努力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

一是新形勢下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把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二是推進經濟合作,加強人員往來。把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三是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把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斗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四是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

68.在國際關系中,我們弘揚的是什麼樣的精神?

在國際關系中,我們主張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來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尊重主權,共享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包容互鑒,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性,尊重和維護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69.十七大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取得了哪些發展進步?

十七大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進步。突出表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思想理論建設成效顯著。二是全黨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重要成果。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四是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五是人才工作開創新局面。六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七是黨內民主進一步擴大。八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成效。

70.黨的建設的新格局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從“一條主線、五個方面”構建具有“四自能力”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新格局,即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建設主線中“純潔性”是一個新的關鍵詞,透露出在市場經濟浪潮中,中國共產黨更加注重自身肌體的健康問題﹔黨的建設的五個方面中,反腐倡廉建設被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