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官民沟通的情商考验

2013年09月16日08: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情商应当转化成什么?

□ 薛万博

针对官民沟通中的“情商短板”现象,中国心理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高级心理督导师马晓晗研究员在《提升领导干部情商的五大法则》一文中指出:“当前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一些诸如心理、情商和工作方法的知识。”

管理学的观点认为,领导干部的情商修养,可以通过自觉转化和运用,体现为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尊重群众的观念。“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讲的就是一个尊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年曾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井冈山行政学院朱文鸿撰文指出,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与群众沟通也就无从谈起。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真心为民的情感。真情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做群众工作,需要融入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当然,我们说“带着感情去工作”,并不是说可以用感情代替原则、政策、法律,而是应当怀着对人民群众的一片深情去工作。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广西崇左市公安局江州分局副政委周贤良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老百姓很淳朴,很实在,只要你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他们就会配合你。和老百姓打交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实事求是。”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沟通的方式方法。与群众打交道,需要一定的技巧,包括仪表、服饰、举止、谈吐,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能否实现良好的沟通。这些技巧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立言认为,许多复杂矛盾的化解,往往在三言两语之间,而不善“说话”,很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甚至激起矛盾、影响和谐。基层干部既要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还要掌握讲话的技巧,在询问民情、了解民意的时候,要掌握方法、讲究分寸、控制情绪,要换位思考、把握尺度、耐心应对,不能仅考虑政策执行的进度或某部分群体的利益。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理直气缓的心态。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各方面压力比较大。这就要求干部学会自我调试,学会和颜悦色地面对群众,冷静平和地处理矛盾纠纷。在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看来,与群众对话时,面对不同观点的碰撞,领导干部要有虚心听人讲话的胸怀和度量,不要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感到难以接受。对不同意见,应通过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真是自己的认识脱离了实际,或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认。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恪守诚信的美德。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诚信是人际交往的“信用卡”,是沟通感情的“信誉链”。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群众对某些干部缺乏信任感,存在着潜在的信任危机。要解决这种危机,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立言立信,不忽悠人,不折腾人,不说假话空话,坚守承诺。在学习宣传杨善洲、沈浩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广大干部要以杨善洲、沈浩为榜样,努力做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的好干部。这值得每一名干部认真思考并积极行动。

把情商素养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陈云同志说过:“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是空话一句。”老百姓关注的是收入增加了多少,居住环境改善了多少,出门乘车是否方便,天是否更蓝、水是否更清等一些实际问题。干部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商,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誉为“党的信访好干部”的张云泉在从事信访工作时,每当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他都会立即同群众和有关方面进行沟通,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