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村魂——追憶河南省新鄉縣劉庄村原黨委書記史來賀

2013年09月27日15:02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中國村魂——追憶河南省新鄉縣劉庄村原黨委書記史來賀

中共中央書記處批示:劉庄“堪稱依靠集體、全面發展、共同富裕的典型”……

“不倒翁”,“擦邊球”——也有人會這樣說。從這種比喻裡,涉世未深者看到的是“術”,是技巧﹔閱歷豐富者看到的是“道”,是信仰。

實事求是,是共產黨的看家本領。劉庄道路的長期探索中,史來賀在正確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不論順風逆水,不論激流險灘,始終處理好“三個關系”:中央路線方針政策與本村實際的關系,對上級負責與對群眾負責的關系,有主心骨與不斷創新的關系……在劉庄退休人員黨支部會上,老黨員們含淚相問:“50年了,老史咋總是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呢?對照對照,他做的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啊!”

這個50年的村支書,懷著淵渟岳峙一般的道路自信,有主見,有風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尤其在重大關頭把穩航向,使盲目的“一刀切”總在劉庄切不下去,集體經濟避開分崩離析、功虧一簣之弊,免去折騰,未傷元氣,有恆產,有恆心,在每個時代節骨眼上都綻放異彩,不負重托,不負眾望,終使一面全國農村先進典型的紅旗,在闊步行進的平衡中乘風不倒。

這是他最讓人驚詫之處、最令人敬佩之處、最給人啟迪之處。

這是他最大的功力所在、最大的定力所在、最大的魅力所在。

因此,他也被人稱為“農民政治家”。

史來賀是一個善始之人,人生成名早,志向定型早,事業開創早。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善終之功。一生踐行黨的宗旨,從無懷疑和猶豫,從未動搖和偏離,所以,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畢生奮斗終成正果。

他的成功說來簡單,就是堅持“兩個一”:一切從劉庄的實際出發,一切從維護和發展劉庄百姓的利益出發。

刮“浮夸風”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公社壓任務,要放小麥畝產15萬斤的“衛星”。劉庄會計算算,15萬斤麥子裝麻袋,在一畝地裡能結結實實碼兩層。老史順勢說,畝產15萬斤的話,全村人種3畝就夠吃了。於是僅種3畝“衛星田”,大田仍按原計劃種植。結果,“衛星田”連麥種都沒打夠,靠大田才穩產。

刮“共產風”時,公社對生產大隊“一平二調”,把小麥玉米拉走了,把夠檁條的樹刨走了。老史詳細記下來,拉走什麼糧、多少斤,刨走幾棵樹、多高、多粗等等,都要求來人開具了收據。不久,中央通知退賠平調物資。許多大隊空口無憑干吃啞巴虧,劉庄卻出示收據,領回折合退賠款7.2萬元。人們佩服老史長了“前后眼”,他說:“啥眼!這是把全村父老鄉親的利益拴在肋巴骨上,一動就心疼。”

1960年,大躍進辦大食堂的惡果顯現出來,周圍村庄裡,許多社員因營養不良而浮腫,甚至餓死了人。劉庄卻留下了一段愉快的“黑色幽默”。群眾一致要求老史兼任大食堂司務長,“隻要他不死,咱村人誰也不會餓死!”糧食不夠副食補,僅胡蘿卜就種了70多萬斤,又用棉籽餅、玉米芯自制澱粉10多萬斤,還做豆腐、粉條和養豬。群眾頓頓都能吃飽,每周還有肉吃,全村連一例浮腫都沒出現……1961年春天根據中央精神,大食堂解散,可劉庄人竟有70%以上投票不願解散大食堂……

劉庄發展的每個重要關口,老史還是一位杰出的“鄉村演說家”。

那年土改,翻身農民分田分地,可一些窮人怕變天不敢要。年輕的史來賀跳上高台,拿著大喇叭帶頭“倒苦水”。老年人至今記得他的話:“天地,天地,天和地總是相連的。咱們翻身了,天都是窮人的天了,為啥還不敢要地?!”他歷數村裡窮戶那些慘死的親人、悲傷的往事,講得台下一片哭聲,打開了局面。

那年平整土地,有人擔心平到猴年馬月。他在動員大會上說:“地再賴是死的,人是活的,平好一窪是一窪,治好一坡是一坡。一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咱這輩子不行,還有子子孫孫!”講得人心大振,士氣高昂。

那年寒、澇、虫重災齊襲,在生產自救大會上,他對打算外出逃荒的人說:“集體也像一家人過日子,總不能天天都有財神爺守著,都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護著。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天塌下來咱們當被子蓋,絕不會讓新社會的劉庄餓死一個人!”講得台上台下一起掉淚,人心安定下來。

那年豐收在望,他在群眾大會上說:麥熟一晌,要開鐮了,村裡每人每天發一兩鮮肉,自家煮點雞蛋。又補一句:“不能光叫兒子吃啊,讓媳婦也吃個雞蛋。”他宣布先放一天假,讓媳婦們回娘家看看娘,家裡男人再去娘家把她們接回來……“咦,俺媳婦們可真高貴死了!”全村婦女歡天喜地,割麥子比男人還飛快。

他去世前一年多,一份5000字的《史來賀書記對劉庄調查研討的談話》發給了全體村民討論。他依然一團火似的,把劉庄的未來端到群眾面前,掰開揉碎地講,講集體經濟的優越性,講假如變成非集體經濟將會出現的問題,講劉庄還要走集體致富道路。並從發展生產力、縮小貧富差別、選好接班人、內部機制改革、競爭上崗、家庭再分配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按勞按效取酬、合理差別、共同富裕的發展方案……

俗語說,“話說三遍如涼水”,但同樣的大道理,老史每次都能講得像剛出鍋一樣新鮮滾燙。他的演說親切家常,充滿辯証法,洋溢泥土氣,衣食住行隨口道來,一直講到人的心坎裡。所以,劉庄一千多人的群眾大會,通知不過半小時就坐齊了。有時晚開幾天,村民還催促“該開會了”。年輕人李博說,記得小時候,常見大人們去開群眾大會,一路上熱熱鬧鬧,趕著去聽老支書講話,大伙兒拍巴掌拍得可響了,像看電影聽戲一樣開心……

小村庄的馬列主義,詮釋得風生水起,群眾信了﹔小村庄的群眾路線,發揮得淋漓盡致,群眾服了——50年已入大化之境,爐火純青。

史來賀堅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說到底,是對群眾覺悟的自信,是對人民力量的自信。所以他篤定地說:“不要光看上級的、一時的評價,要看群眾的、歷史的評價。”

果然,群眾在響應他,歷史在呼應他。一個顯著例証,就是在他的家鄉出現了全國罕見的“新鄉現象”。在一個地級市裡,以史來賀為首,形成了一個全國和全省重大先進典型的密集群體,涌現了一批“史來賀式”的農村黨委、黨支部書記——吳金印、劉志華、裴春亮、范海濤、張榮鎖、耿瑞先、許福卿……史來賀1990年10月22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怎樣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更成為全國一代村支書的生動教材。

一個原點上的無限堅持,一個原點上的極限飛躍,史來賀以50年的跨度、廣度、深度、高度,讓人們懂得,當一個村支書多麼不簡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以先鋒模范為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