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對群眾感情真摯、為民辦實事、深得群眾擁護——他們就是基層干部,生活在最基層,工作在最基層。為充分展現基層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本網特開設“最美基層干部”專欄,將陸續推出一批優秀基層黨員先鋒,與廣大網友一起走進他們,感受他們。
  本期先鋒人物為四川省筠連縣騰達鎮春風村黨支部書記王家元。王家元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尊重規律、科學實干,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生態農業、旅游觀光”一體化發展的山區新農村科學發展之路,村民收入連續翻番,使春風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范。

王家元:讓石頭村產業開花

    春風村地處川滇交界處,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被稱為“石頭村”。過去,村民發家致富的願望都像石頭一樣沉睡夢中。
  2004年11月,換屆選舉攪動春風村。村民們的心裡不約而同地裝著一個人:本村打工經商的成功者王家元。當年38歲的王家元,在鄉親們眼裡,既能干,又是個熱心腸。選舉村委會主任,村民們向不是候選人的他投了高票。
  走馬上任,王家元想給村裡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打通道路。他是春風村土生土長的娃,他知道,漫山遍野是石頭,出村的路隻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條道,繩索般束縛著村裡人致富的腳步。有條好走的路,是村民們世代的期盼。
  然而,嚴峻的現實擺在面前:沒資金、缺勞力。有人提出村民人均集資200元,每戶每天出工一人。王家元深知,全村僅187戶、829人,靠這點物力和人力在石頭山上修路,太難!他橫下一條心,說:“資金不足我來補,修路所需的砂石料全部由我家石場捐贈。” 【詳細】

 
 
 
 
 

隻要有信心 點石能成金

王家元和村民座談
王家元和村民座談

  四川筠連縣春風村位於川滇交界處的一座山坡上。曾經這裡山高坡陡,亂石嶙峋,是典型的石漠化窮山村。到本世紀初,人均收入才一千多元。
  但如今記者走近春風村,遠遠看去,一幢幢農民住的小洋樓,在綠樹成蔭的山坡上格外美觀。更讓記者震驚的景象是:
  山坡上,到處是光溜溜的大石頭,在石頭之間,是一條條刀劈斧削的石縫。有的石縫很窄,隻有貓兒才能擠鑽進去,難怪春風村的小地名叫“貓兒灣”。在石縫之間長出一棵棵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晶瑩透亮、誘人心脾的李子,漫山遍野。
  這是寄托了全村群眾小康夢、幸福夢的果實。
  石漠化山村在中國西南較多。在地質學家眼裡,石漠化是岩溶地區特有的荒漠化生態現象,植被退化、岩石裸露,是水土流失的頂級表現。人工治理石漠化,按測算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但在王家元手裡隻用了8年多。 【詳細】

 

石頭上開出幸福花

  時光回溯到2004年11月,春風村舉行了一場“跌宕起伏”的村委換屆選舉。
  據當時的筠連縣駐村干部石均回憶:“選舉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驚呆了,兩個候選人一個也沒上,倒是一個叫王家元的人被‘飛票’選中了,而且他的得票率竟然高達95%!”
  “王家元是誰?能力如何?人品怎樣?”選舉結果一公布,村民們都熱烈歡呼,而主持選舉的鎮干部卻是一頭霧水。
  后來鎮黨委了解得知,時年38歲的王家元,早在20多年前便走南闖北,四處經商,積累了不少財富。可無論生意有多忙或是賺了多少錢,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每次回鄉,他都把自己的想法和村裡人交流,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出資出力。
  在鄉親們眼中,王家元不僅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更是能帶領村民致富的人。 
  對於“被選”為村官,王家元有點不知所措。王家元的大哥王中元是春風村的前任主任,2000年時因協助警方追捕逃犯被害身亡,因此家人強烈反對王家元去當這個村主任。【詳細】

 王家元和村民討論李子種植的管理問題 王家元和村民討論李子種植的管理問題
 

王家元:一個讓石頭開花的人

王家元查看石頭縫裡長出來的李子樹
王家元查看石頭縫裡長出來的李子樹

  石頭開花,背后的創業故事充滿艱辛。王家元,就是那個讓石頭開花的人。
  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石漠化荒山,沒有一條能通車的公路、沒有一項叫得響的產業,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縣平均水平,這就是春風村2004年前的基本狀況。“貓咡灣石頭多,小的小塊塊,大的大砣砣,山窮人更窮,水洗光坡坡。”一首民謠《石頭歌》,形象地再現了春風村的窮困面貌。漫山遍野都是石頭,春風村與外界的聯系隻能依靠一條條羊腸小道。
  “窮怕了,窮夠了”的春風人熱切期盼著有一個能帶領他們致富的“帶頭人”。2004年11月9日,春風村舉行村委換屆選舉。王家元不是候選人、不在選舉現場,卻被“飛票”選中——500多選民,他得票率高達95%。
  王家元何許人?15歲走南闖北,18年商海拼搏,早在1997年他就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縣城購置了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還攢下了不少積蓄。
   面對百姓的期待,想著兄長的遺願,王家元舍棄舒適、安逸的小日子,開始與春風村人同甘共苦。【詳細】

 

群英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