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教育:菊美乡长始终放不下的牵挂

2013年03月25日13: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点击进入专题

瓦日乡中心小学

“一个地区的发展要从教育抓起,一个家庭的发展要从娃娃抓起”——这是菊美多吉生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菊美多吉2000年7月毕业于位于康定城北头道桥雅拉河畔的四川省藏文学校,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幸福,可以走出县城继续深造;这也是一种遗憾,虽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和教育资源的有限,他没有能顺利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最终选择了中专。也许和自身的遗憾有关,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菊美多吉心头的一份牵挂,一个萦绕心头而未来得及圆满的梦想……

教育是一种智慧

作为一名农牧子弟,菊美多吉尤其关注教育。2001年4月,刚刚以公务员身份入职的菊美多吉就申请到甲斯孔乡约学村小支教,开展适龄儿童入学动员。他用朴实的语言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四天……直到适龄儿童入学率节节攀升。

“甲斯孔乡约学村小当时只有18名学生,为了让已经来的学生不再辍学,菊美多吉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买玩具和零食吸引学生。而且他还给每一名学生都买了一双新鞋。这一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约半年后,已经有了43名学生”,一同申请支教的甲斯孔乡副乡长、菊美多吉省藏文学校的同学高绒降泽回忆道,“由于代课老师少,课时排得很紧张,每天几乎都要从早晨上到下午,但一个月只拿600块钱”。

在扎拖乡波罗塘村村民向德降初家中,记者了解到,他家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十年前,向德降初本打算让一个孩子去读书,另外两个跟家里去挖虫草,当时,在他和很多当地村民看来,挖虫草能赚钱,比送孩子上学重要得多。菊美多吉听说这一情况后,开始不厌其烦的来他家做思想工作,“挖虫草赚几千块钱,几个月就花完了,但孩子上学是受益一辈子的事情”,“你们这一辈人自己没文化,吃了很多亏,孩子不能跟你们一样,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让向德降初没想到的是,菊美多吉这一劝就是十几趟,一两个月间,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理,终于让他摒弃了最初的反感排斥,心服口服地认同了要送所有孩子去上学的这个道理。如今,他的女儿已经在成都读上了医科学校,“毕业了做医生、当公务员都可以!”临走时,向德大叔不无自豪得向记者这样说着。

四郎翁姆家境贫困,两个读书的孙女即将面临失学的处境,菊美多吉知道后,号召全体乡干部捐款,并积极协调联系县里有关单位为两个孩子解决生活费和学费,直至完成学业为止。每次进城开会或办事,菊美多吉总要逛一下商店,自掏腰包买一些衣物和文具带回乡里,送给家境贫困的孩子。

同样在2003年,道孚县“普九”工作推进期间,面对着一大群过了入学年龄又斗大字不认识一个的文盲青年,扎拖乡党委政府犯了难。这时,支过教的菊美多吉又主动挑起了这个担子,他组织开办了夜校培训班,自己还担任培训教师,让这部分青年在忙完农活后参加培训学习。“一晚上要讲2-3小时的课,既教藏文,也教汉语,还会普及一些诸如地球是圆的之类的常识”,原扎拖乡副乡长、现道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邓孜罗布说道,“整整坚持了一年”。当时在扎坝地区用电没有保障,经常停电,菊美多吉又自掏腰包买来蜡烛、电筒等照明用具,利用扎拖乡中心校的休课时间进行培训。在授课过程中,藏文专业毕业的菊美多吉从最基础的藏文字母教起,直到教会他们认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词,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使他们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最后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扎拖乡顺利完成了“普九”工作任务。

相关新闻

· 等待阿爸的日子里——与菊美多吉小女儿的心灵对话

· 菊美乡长心头的那些事儿——盘点菊美多吉生前未完成心愿

· 记者手记:道孚挽歌

· 菊美多吉生前照片(组图)

· 菊美多吉家人照片(组图)

· 菊美多吉生前工作地(组图)

· 菊美多吉生前倾注大量心血的牧民定居工作(组图)

(责编:李晨阳、权娟)


相关专题
· 追记菊美多吉:一位藏区基层干部的11年为民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