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亦生
婚禮上的笑臉
初到洛浦時,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在縣委常委會上還要研究“如何讓當地的年輕人在結婚時笑起來、在喪葬時哭出來”。這種人之常情還需要常委會研究嗎?隨著了解的深入才知道,受到極端宗教思想的影響,近些年在南疆地區“結婚時不許笑、喪葬時不許哭”比較普遍。為了讓當地人會笑敢哭,洛浦縣還是真的花費了很大的心思。鼓勵各族干部參加當地人的婚喪嫁娶、鼓勵民漢通婚、舉辦集體婚禮等。到洛浦以來,我有幸參加了多次婚禮儀式,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三次。
2014年5月31日,洛浦縣舉辦集體婚禮,經多方動員共有19對新人報名參加了活動。參加這樣的集體婚禮是我平生第一次,歡快的鑼鼓聲、迎親的隊伍、婚禮現場縣領導和文工團的演員以及新人們的共舞,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我抄起相機開始拍攝。
集體婚禮現場(姜亦生攝)
第二次參加維族群眾的婚禮是美麗的“邂逅”。2015年4月13日夜裡,我到拜什托格拉克鄉去夜查工作,當我來到一個行政村時被鑼鼓聲所吸引,陪同夜查的干部告訴我是當地人在舉辦婚禮,按照維族傳統結婚的夜上親朋好友要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來慶祝。這個意外發現讓我驚喜,這說明當地人結婚的傳統慶祝儀式在逐漸恢復了,由集體婚禮的有組織的舞蹈恢復到自發自願的開始跳舞了。新人的家長知道縣委領導來了,立即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慶祝活動。我立即用相機記錄下這些可以體現洛浦變化的照片。
新人與親朋好友共舞(姜亦生攝)
這是一個難忘的夜晚,照片中記錄不僅僅是歡快的鑼鼓和婀娜的舞姿,更是傳統文化在漸漸回歸的精彩瞬間。
2015年4月25日,洛浦縣為100對新人舉辦了隆重的集體婚禮。在這一天,我算得上比較忙碌的一個人,我既要以嘉賓身份給新人頒發結婚証書和禮品,更成為了專職的攝影師。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這樣百年不遇的盛況豈能錯過,婚禮現場,我一直不停地按下快門。
100對新人化妝后排隊到達出發地點(姜亦生攝)
孤兒的笑臉
在洛浦縣孤兒院集中收養著80多名孤兒,根據縣裡統一安排,每位縣級領導都要到孤獨院去認領助養一個孤兒。我助養的孤兒叫做古麗帕日扎提•阿卜杜艾尼,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女孩,目前讀高中二年級。助養一個小孩,在我看來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絕不是資助幾個錢兒,買幾件衣服那麼簡單。既然要助養就必須要付出真心、像關愛照顧教育自己親生女兒那樣,用父愛去感染打動孩子,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北京精神”、用我的行為來增進民族團結。
自從2014年5月認養維族女兒以來,我幾乎每周都要到孤兒院去看望她,並認真詢問一下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每個學期開學時,我都送她1000元錢用以住校的伙食補助,定期給買一些學習用品,還經常性一起吃飯。愛人和女兒來探親也到古麗家裡去看望並送上衣服和學習用具。為了帶好這個女兒,讓她感受到更多的關心,我經常在假期把古麗帶到工作隊,白天在我宿舍裡讀書學習,晚上住到女干部的宿舍。遇到我帶著援疆干部踏春、賞胡楊時,如果古麗有空,就帶著她一起去,讓她和全體“北京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樂在一起。
2014年8月24日,援疆干部給古麗過生日(姜亦生攝)
古麗和援疆干部在胡楊林(姜亦生攝)
確保這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我這個漢族爸爸的重要職責。我和古麗有個約定“努力學習到北京讀大學,我援疆結束以后,回到北京,她會繼續生活在我身邊。”古麗是個爭氣上進的孩子,自從我們結對以來,她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始終保持班裡第一名。
孤兒院去得多了,所有孤兒都認識我了。今年我帶著援疆干部踏春時,孤兒院的領導也帶著一些孩子到同一景點去賞春光,看到一群穿著節日盛裝、歡快地像小鳥一樣的孩子,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提醒,誰會知道她們是孤兒?當我把給為孤兒拍攝的照片送到她們手上時,有個小女孩激動地說“謝謝您,我從來不知道自己長得這麼漂亮!”
孤兒院的孩子們淋浴在春光裡(姜亦生攝)
笑臉,多麼美好的笑臉,映襯著各族民群眾越來越好的真實而幸福的生活。(作者系北京市援疆干部)
相關鏈接:
相關專題 |
·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