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和立法司法执法护法等方面涌现出很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并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法治人物、法治故事。
立法工作对立法人的要求非常高,我们的张德江委员长曾提出,人大的立法人要比从事法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应更接近于法治实际,比执法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应更接近于法治理论;既要是通才,又要具备法律专长。
做法工委的工作,没有名,也没有利,法律不会署上任何人的名字。工作这么辛苦,图个什么呢?就是一份对立法工作的责任感,依法治国,需要的是完备而好用的法律,觉得它是一个神圣的事情,是一个理想。心中要有一种信仰、有一份忠诚——那就是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希望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地上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备,走上依法治国的轨道。
立法要做这份工作,你得受得起清苦,顶得住诱惑,坐得住冷板凳,当得起老黄牛。【详细】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青少年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跟父母从来没有心理上的沟通。父亲、母亲天天跟着他,看着他吃饭,看着他去上学,但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个孩子更多关注的是什么?手机或者是网络。这个问题我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光我研究是不够的。我研究出的这些东西如果不告诉社会,不告诉大家,也就是说不能改变这种危险性,所以这也是我后来花了很多时间去走上媒体、走上屏幕,去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问题。
其实我在研究过程当中,大家经常谈到像心理画像的研究,这个研究我认为更多的是跟我们的工作和侦察有关。比如老百姓看这个东西是一个热闹,不一定是说非要了解很多具体怎么去操作,怎么去分析。可是我前面讲的这个问题,就是心理的迷失以及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心理抚养的缺失,这些问题关乎着千家万户,而且关乎着犯罪的发生。所以,让老百姓或者让公众更多了解这个知识,我认为这才是我研究的一个其中重要的社会价值。【详细】
2010年我参加了由司法部发起了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实施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当时我的初衷就是想了却一个当志愿者的心愿,增加一份阅历,增加一些才干,用我们的法律知识为真正需要的人服务。
这个项目做了七年了,七年以来,这个项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七年派出690多位人次的律师志愿者,志愿者一共到了300多个县去从事法律援助服务。而这个活动所到的地区,大多数是西部的、边疆的、多民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而且有的是无律师县,有的地方是律师资源比较缺乏的县。七年来我们律师办了五万多起案件,真正让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法律公正的实惠。【详细】
对于企业来讲,我用“积极”这个词汇来描述守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安全生产和别的方面是不一样的,你如果非法、违法,可能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据我们统计,2013年全国发生的一个较大一场事故,这个较大事故是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有非法违法行为引起的事故,整个比例达到50%以上,超过一半的事故是企业从业人员非法违法行为引起来的。经过持续的开展打非治违,像2014年以来我们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的专项行动,非法违法引起的较大以上事故有所下降,但是2014年仍然占到42.9%,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可以这样讲,企业和从业人员选择尊法、守法,可能选择的是安全,如果选择非法违法虽然可能能够获得暂时的利润和暂时的方便,但很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说,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还是郑重地提醒广大的企业和企业的从业人员,还是要守法、尊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