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青山埋忠骨——追记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七棵树镇双龙村工作队长、劳转办副主任于文涛【2】

2019年02月11日10:18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原标题:青山埋忠骨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1973年,于文涛出生在龙江县景星镇东升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有3个哥哥和5个姐姐。

于文涛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自幼家境贫寒,锻造了他自立自强的性格。1984年,刚上小学四年级时,他的母亲患脑血栓卧床,由于哥哥姐姐都已成家立业,于是,他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大部分家务。他要一边照顾母亲,帮父亲干农活儿,一边洗衣、做饭、砍柴、喂猪,童年的快乐被家庭琐事取代。每天在父母熟睡后,他还要掌灯完成作业。母亲常常含着眼泪劝他歇一歇,他总是笑着说:“没事,一点也不累,我是男子汉,我是家里的顶梁柱。”

命运就是这样不公,不幸再次向他发出挑战。1988年,老父亲也病倒在床,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当时于文涛仅有15岁,却要扛起家中的全部重担。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把他击垮,于文涛反而变得更加坚忍顽强,他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拼命读书学习,他要走出黑土地,走出山村。

据于文涛的侄儿于连波介绍,于文涛虽然是9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但却是家中的“顶梁柱”。哥哥姐姐都是农民,唯有他“出人头地”。

苍天不负苦心人,1990年9月,于文涛以优异成绩考入黑龙江省北安农校农学专业。199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4年,县政府组建劳转办,他被选任办公室主任。2010年,他被组织选派到山泉镇前太平村任第一书记。2013年他被提拔为龙江县劳转办副主任。2018年3月,在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再次被组织选派到七棵树镇双龙村任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

据他的初中同学陈岩介绍,于文涛为人实在,重情重义,同学中人缘极好,而且特别孝顺,有责任心。他家条件一直不好,1996年结婚后他一直在租房,搬家五六次。1998年,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他毅然把体弱多病的父亲和智力残疾的舅父一起接到家里,耐心呵护、悉心照料,先后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于文涛与妻子离婚后,他前妻去了南方,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他一个人带着孩子,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儿子上高中后,他更是备好一日三餐、洗衣打扫,晚上还要抽时间接儿子放学,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2017年于文涛的儿子于闯以600分的成绩考入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让儿子享受与别人家孩子一样的快乐生活,他也“奢侈”一把,带着儿子去云南开阔眼界,也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唯一一次远游。

2018年8月31日,这是于闯终生难忘的日子,这是他与父亲最后一次用餐——吃饺子。于文涛在当天的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儿子要开学了,订的今天的票,原计划要请假送他到市里的,但刚接到通知,要到镇里汇报工作,尽管心里五味杂陈,但没办法总得以工作为主,以大局为重。所以早晨起来为他包了饺子,就算饯行了。”没想到,这次却成了父子永远的诀别。

据景星镇东升村的老邻居陈长海回忆,当年于家的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十几口人,生活特别困难。说起于文涛小时候的境况,陈长海老泪纵横,他说:“文涛这孩子太苦了,小时候吃不像吃穿不像穿,大伙凑钱,帮他勉强把书念下来。但是文涛从小就懂事,还孝顺,有点好吃的都要留给老父亲。”说话间,老两口双泪直流,感叹文涛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在整理于文涛的遗物时,发现了四张银行卡,但四张卡存款总额仅有7098.42元,而他留给儿子的唯一房产尚有近12万元的房贷没有还清。于闯眼含热泪:“爸爸很伟大,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的事业!他虽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他给我留下的精神财富是金钱不能代替的!”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程宏毅、姜萍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