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基建联合审批 实践政府职能转变
——滁州市创新审批模式在基建领域推行联合审批
基建审批涉及范围广,审批流程长,税费项目繁,竣工验收难,耗费时间多,一直是社会反映的焦点、反腐治庸的重点、效能建设的难点。自2009年起,滁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破除部门壁垒,推行基建联合审批,18个部门100多项审批、服务和收费项目,集中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平台对外服务。统一受理申请,转递相关窗口办理,统一送达审批结果。建设项目从规划直至产权权属登记等主要环节,实现了联合办理,在基建审批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以高效的审批服务支撑了滁州大建设、大发展。
一、基建联合审批的主要做法。
基建联合审批的实质是通过跨部门的职能整合,实现审批服务以部门为中心向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真正让行政审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内容为“七个联合”: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阶段联合审批。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多部门集约办理的联合审批大平台,变原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多部门分散办理的旧模式,为多部门联合同步办理的新模式。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
2、联合规划。以规划部门为主体,建设项目选址许可、规划设计条件出具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服务业务,凡需征求其他相关部门书面意见的,改革审批运行方式,将涉及19个部门、单位以及区级政府的审查由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办理,由规划部门组织或规划部门与中心共同组织,通过联合审查会形式,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各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给予答复或出具结果。2012年下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联合审查会89次,优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获得了办事单位的好评。
3、联合测绘。2014年8月底,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4、联合图审。设立联合图审室,确保图纸不出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驻,负责对设计图纸从规划、建筑、消防、防雷等方面联合审查,送审图纸由过去10多套减少为1套。自2009年以来,图审窗口共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389件,总面积逾2634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工作日完成3个项目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平均3.5个工作日审结。
5、联合收费。实行“一表制”联合收费,把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30项税费、基金、保证金等,根据工程性质分为5种类型,分别确定执收标准,“一张表”对外公布,特殊项目表外减免缓由市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其中21项税费在施工许可环节统一收取或查验,程序上,由建设单位提出类别申请,建委窗口初审,中心最终核准收费类别,联合收费岗集中收取。
6、联合验收。将规划、气象、环保、消防、人防五项政府性验收和工程质量综合验收,整合在一起,实行联合验收。同时将防雷设施检测、房产测绘、竣工总平面图测绘等中介服务也纳入窗口集中办理。对于工业项目和政府性工程还组织赴现场统一勘察。由于规范了操作,明确了时限,审批效率明显提升。2009年7月至今,开展竣工联合验收792项,从准备材料到验收结束一般两周左右,而过去一般在3个月以上;一次性通过验收的工程633项,高达80%,比过去提高1倍以上。市建公司张经理深有感慨地说:“我在建筑行业干了40多年,办理各类审批非常麻烦,应付验收最头疼,没想到现在会这么快,这么好,这么规范!”
7、联合办证。2011年5月以来,整合土地、房产、契税征收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组建土地房产联合受理岗,将房产证、土地证串联办理改为一次告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统一发证,实现了土地、房产办证当日办结。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变分散受理为集中受理。涉及基建联合审批的18个部门106个审批服务项目全部在中心集中受理、集中送达,实现了基建审批服务一个窗口对外。
二是变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规划阶段涉及十几个部门的项目审查、21项税费缴纳、3项施工图审查、5项政府性验收、土地、房产权利登记等实现了并联办理,彻底改变了反复申报、串联办理、多次接待、耗工费时的状况。
三是时限变软承诺为硬承诺。从用地、工程规划到施工、验收、办理房屋产权证,总承诺时限由100多天压缩到33个工作日(不含土地招拍挂时间)。所有项目纳入中心自动化行政审批系统办理,受理时出具书面受理通知单、材料不全时出具一次性补正通知单、不予审批时出具一次告知单,在时限管理上实行超时默认、责任追究,确保刚性执行承诺时限。
四是变弹性收费为“一表制”收费。基建收费“一表制”,限制了自由裁量权,未经规定程序,任何部门均不能随意减免缓,更不得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实现了公开、公正、公平。尽管收费标准普遍下调到1/3至1/2,但收费总额不降反增,做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缴费单位三满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据统计,2006年6月实施以来,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增长最为显著,2013年建筑工程施工面积653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11倍,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9939.35万元,是2005的18.4倍。
五是变闭门运作为阳光操作。所有许可、验收、办证、中介服务项目的申报材料、缴费标准、办理时限及前置手续全面清理后经市政府审核确认,全面公开,一次性告知,规定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增加前置内容。所有审批、审查、勘察都在同一平台阳光操作,全过程公开办理,相互监督,彻底改变了各部门闭门办理、各自为政的模式。
六是变阶段监管为全程监管。基建联合审批大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基建项目从立项、规划、图审、施工、竣工验收,直到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办理的全过程跟踪服务。特别是将竣工验收纳入了政府监管范围意义重大。工程竣工验收涉及6个政府部门,5个市场主体,5种中介服务和收费,由于过去竣工验收流程不清晰,申报材料、办理时限不明确,搭车收费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竣工验收比建设工期还要长的现象。纳入基建联合审批大平台后,实现了政府监管直接介入,极大促进规范办件、高效办结,突破了基建审批服务的瓶颈。
三、联合审批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
1、联合审批是政府转变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
联合审批的实质是在运行机制上打破以部门为中心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通过跨部门的审批职能整合,实现了审批服务以部门为中心转向项目为中心、以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建立了更加高效的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服务模式。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建设中,岗位围绕项目设置,人员围绕服务整合,28个窗口工作人员、30多个项目实现了交叉分工,基建联合收费岗4名工作人员收取12个部门的21项规费,受理、办理、送达权跨部门重新组合。联合审批的推行,促进了人力资源等行政成本大幅下降,服务效率成倍提升,服务理念不断深化,为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效率型政府摸索出一条实践途径,是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尝试。
2、联合审批是行政权力源头防腐的重要举措。
联合审批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在审批层面促进了部门审批服务项目、办理流程、税费征收全过程公开。项目依法而设,流程依法而建,审批依法而行,税费依法而征,审批人员、服务项目跨部门分工协作,有效限制了审批服务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形成了行政职权源头防腐的长效机制。
3、联合审批是进行审批机制改革有益探索。
以工程建设为例,从管理视角看,人防、气象、规划、建委等18个部门各管一块,“一个萝卜一个坑”,“各人自扫门前雪”,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审批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又都不能替代。但从建设视角看,或许只是盖一栋楼、修一条路而已。部门一个个跑,手续一项项办,印章一枚枚盖……显然,部门壁垒是审批提效的最大障碍。因此,破除部门壁垒,推行跨部门,甚至跨层级的联合审批,无疑为审批机制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联合审批的成功经验,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吉林、湖北等15个省(市)同行前来考察学习。2010年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上,滁州中心作为安徽省唯一市级代表就此作经验交流发言。
相关专题 |
· 点赞“政务大厅”——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