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07: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图:张芳曼 |
美堂绘 |
数据来源: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
基层干部工作辛苦,常常是“5+2”、“白加黑”,但待遇却不高,甚至有的基层干部一个月只能拿几百元钱;他们的晋升空间也很有限,有的甚至在同一个岗位干上一辈子都得不到提拔。如何让基层干部看到倾情服务的干头与奔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本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编者
直接跟百姓打交道,最能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把百姓的希望当“奔头”
最近,我们镇的很多村都在搞平原造林,村里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征地的补偿问题。补不补,怎么补,各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这事儿,村里的干部、镇里的干部一遍遍往群众家跑,一遍遍解释政策,经常饭顾不上吃,水顾不得喝。通过包村干部细致耐心的讲解,不少“钉子户”打消了疑虑,转变了观念,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很多村民还感慨:也不是自己家的事,这些干部不知道图什么,哪儿来这么大劲头?包村干部回答:把老百姓的希望当“奔头”,干事情自然就有“劲头”。
经常听人说:基层干部苦,干工作全靠一张嘴、两条腿;基层干部累,上班时间是“5+2”、“白+黑”。但是,基层工作却另有一番乐趣,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最能体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最能感受老百姓的苦辣酸甜。只有把老百姓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把老百姓的“奔头”当成自己的“奔头”,才是真正的与群众目标同向,也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想着群众的“奔头”、成就群众的“奔头”,群众有了“奔头”,干部的“奔头”也就自然不远了。(北京通州 李欣)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