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前沿观察)

警惕基层干部群体“被污名化”

——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状况的调查分析

记者  杜飞进  贾立政 

2013年05月28日07: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 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程度几何?

  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被“低估了”;“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最影响基层干部的形象

  在采访中,基层干部的无奈感和委屈感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现在大家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带着偏见‘误读’我们?”那么,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的程度几何?调查数据显示,有54.44%的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上对他们误读、误解甚至丑化的情况“普遍”,有20%的群众认为“普遍”,只有15.75%的网友选择“普遍”。

  “您认为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如何?”60.67%的基层干部和43.67%的群众认为“低估了,过于负面”;45.28%的网友则认为“高估了,过于正面”。

  “就您的观察和接触,如果以5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总体而言,您给基层干部群体打多少分?”只有19.17%的基层干部和13%的群众打5分,50.56%的基层干部和23%的群众打4分,打1、2分的基层干部为0,而打1、2分的网友则超过半数。

  由以上数据可知,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上对其存在普遍误读,但只有两成的群众认为基层干部被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社会舆论低估了他们的群体印象,但只有四成群众这么认为;近七成基层干部给自身群体打4、5分,但只有三成受访群众给基层干部群体打这么高的分数,超半数网友给基层干部打1、2分。比较而言,基层干部对自身形象的评估大大高于群众、网友,很多受访基层干部对记者强调:“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亲身接触的群众都对我们很支持、理解;而在网络上,素不相识的网友对我过于苛责,甚至恶语相加。”

  为什么对基层干部群体的总体印象,基层干部、群众和网络问卷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记者调查采访中,有专家表示,在网络拟态环境中,情感认同往往会取代理性论辩,通过网络新闻了解基层干部生态的网民更容易受到拟态环境中情感认同的影响,呈现出一边倒的“基层干部很坏”、“基层干部把经念歪了”的负面评价。而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群众对基层干部表示支持、理解,但群众的态度往往是“具体肯定,抽象否定”——即肯定身边的基层干部是好的,但总体上则认为基层干部群体是不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基层干部、群众还是网友,都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比较客观,既没高估也没低估”(分别占三成、二成、一成),正如一位受访基层干部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基层干部群体饱受非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完全因为广大群众‘误读’。”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基层干部形象的因素,首当其冲的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分别有81%的基层干部、75%的群众和67.52%的网友选择此项。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应理性看待基层干部群体,不能被个别的“表叔”、“房叔”等蒙住双眼,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程宏毅、权娟)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