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评、不会评、评而不用
——“安全阀”失灵背后的多重困局
近年来,经过多方探索,稳评正逐步成为民意进入重大决策的一个制度通道,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安全阀”也不时会失灵,不愿评、不会评、评而不用等现象,折射出稳评工作在一些地方遭遇的尴尬困境。
不愿评的心态
“一些基层干部还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黑龙江省政法委秘书长、维稳办副主任李力说,有的干部认为搞稳评太麻烦,又要调查研究、充分论证,还要形成报告、申报审批。他们认为商机转瞬即逝,稳评会耽误事。
浙江省政法委维稳处处长朱传日也表示,一些基层干部甚至认为稳评与“绿色通道”“项目突破”等行政理念相悖,影响党委政府的决策效率,会阻碍重大项目的立项、上马,会妨碍政策措施的“及时”出台,最终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这种不愿评、不敢评的心态造成一些项目和决策在毫无民意基础的情况下强行上马和出台,有的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5月,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步行街地下人防工程开始施工,附近商业步行街随即被封闭,这引起200多商户、住户的集体上访。伊春市人防办副主任许冰回忆说,当时群众意见很大,有要割腕的,有躺在施工车底下的,最后这个工程被迫停工。
项目停工后,相关部门开始实施稳评程序,经过了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工作组现场蹲点解决问题等程序,最终人防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商户王伟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图省事、怕面对矛盾,不是一开始就把推土机开进来,而是先把稳评搞起来,把相关问题解决好,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些干部消极抵触的心态也催生了许多怪现状。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国家发改委要求重大项目审批必须提供稳评报告,一些地区对此并不重视,但又迫于程序要求,于是出现了项目报批之前突击评估、“一夜评估”的现象。
不愿评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绩冲动的产物。黑龙江省某市政法委书记说,政绩冲动是社会稳定的魔鬼,稳评能用民意把魔鬼关进笼子里,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但是,如果一些地方“唯GDP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不打破,地方干部还是会“谈稳定一句话、谈发展一本书”。
“真正重视稳评,难道必须经历切肤之痛?”一位基层干部感叹。
不会评的尴尬
记者在黑龙江省某地级市调研时,正巧遇上全市近30名政法委书记进行稳评培训,1小时授课的内容主要是当地稳评的实施办法。当被问起讲课内容的来源,主讲人、市政法委调研科曹科长颇感无奈:“这是我们憋了一个礼拜才从网上刨出来的,结合了一点本地情况。”
作为市政法委直接负责落实稳评的干部,33岁的曹科长很重视此次培训,但也颇感力不从心。她说,即使经过了省里培训,但有些问题自己还是有点懵。她也想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但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也只能靠“内部打听”。
“既没人力、又没智力”,这是该市稳评工作的真实写照。曹科长的科室没有专门的科员,所以21个县市区都得与她直接对接。她承担的任务包括收集各级文件材料,制定全市评估方案、细则、考评办法,绘制简单易懂的流程图,还有不断的总结、汇报、组织培训、跟踪调研等繁琐工作,忙得团团转,采访时,记者无法跟她连续聊上半个小时。
专家表示,不会评的关键在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稳评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特别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直接借鉴和套用,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发挥各地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各地和各个项目、决策的实际情况来推进展开。
一些一线稳评干部表示,无论方式手段如何变化,稳评无非就是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稳定风险很大的拟决策事项,要及时终止;对符合群众长远利益但超出群众现实承受能力,导致多数群众不赞成、稳定风险较大的拟决策事项,暂缓出台;对经过评估,拟决策事项虽然正确,但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拥护和支持后,再进入决策程序;对群众支持率高、风险较小的拟决策事项,批准实施。稳评的关键是执行和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