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編織天羅地網 精測氣象變化
編織一個由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地面自動觀測站、氣象衛星等組成的災害觀測“天羅地網”,進一步提高全天候、高密度的立體監測能力。繼續強化、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這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是第一次。
如何落實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福祉?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一問:防災減災形勢如何?
“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御能力。作為十八大代表,您學習、討論這個報告時有什麼體會?
鄭國光: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御能力。明確提出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這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還是首次,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增強,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最近幾年流域性特大洪澇、城市內澇、區域性嚴重干旱、高溫熱浪、極端低溫、特大雪災和冰凍等災害頻繁發生,集中暴露了我國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基礎設施和機制體制的薄弱環節,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