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党建信息

上海浦东:把各方供需拉到一个平台上【3】

2017年03月13日0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探索。究其意义所在,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提起党建,大家总觉得是一件很虚的事,但实际上党建工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从事党建工作多年的唐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顾敏说。

入选6个2016年区域化党建工作特色项目的“幸福讲‘唐’”,通过整合区域内多方资源,挖掘身边典型,针对基层单位、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这个脱胎于唐镇“相聚28”阳光讲坛活动的项目,在8年多的“成长”过程中充满故事。

今年70岁的严国芳是个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过去14年来义务为民理发超2万余人次,还为很多老人上门服务。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幸福讲‘唐’”的讲师团成员。47岁拿到大专文凭的她,如今的理想是“当好一名宣传员”。严国芳常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出发,为基层党支部传授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幸福讲‘唐’为我提供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平台,更是我更新知识的宝地。”她说。

“80后”姑娘蔡燕华曾是一名学生党员,一次参与社区“相聚28”阳光讲坛活动的契机,改变了她对职业的定位。毕业以后,她加入“有志青年”队伍,回到农村工作,如今已经是一名居委主任。她说:“讲‘唐’的指引,让我们走进下一站幸福。”

“只要把党建工作做好了,再难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在顾敏看来,把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正如“幸福讲‘唐’”就在于让大家感受“幸福”,通过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为大家“制造”出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源动力。

事实上,区域化党建正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探索。从一些区域化党建特色项目中可窥一斑。

起源于2014年的“沪东微心愿”三年来累计圆梦722个“微心愿”。它不是传统的访贫问苦、节日帮困慰问,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连接起党群、社群关系的两头,拾遗“民生”需求角落,在补充完善党委、政府常规救助帮扶工作的同时,更让其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平台。

洋泾社区党校为近3000名党员发放“党员学习卡”,除了听党课以外,参与志愿者活动也能累计积分,兑换相应的社区服务或物品,还能登上荣誉“红榜”。“一份小小纪念品,是组织对我的认可。放在家里看到了就觉得开心。”担任小区老年活动室志愿者6年的时阿姨笑着说,这份开心为“时阿姨”们参与社区自治注入更多能量。

去年,市委下发了“1+6”文件,今年,区委制定了“1+24”项改革措施,把区域化党建作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区委组织部的一份工作总结中提到,浦东的工作体量大、任务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浦东区域内,集聚着大量的驻区单位资源,各个街镇、开发区要善于运用区域化党建的方式,推动驻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各类设施、各类资源向社区开放,让群众生活更便利,让群众从区域化党建当中得益,真正实现区域资源为社会治理所用、社会治理成果为群众所享。

上一页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