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5月,奉化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行政审批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以审批数据分析工作为抓手有效拓展审批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以审批数据分析工作为纽带完善并深化行政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并带动行政审批绩效考核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念好联合(模拟)审批“四字诀”
再造发展环境竞争新优势
一、创新的背景
一)审批程序比较繁琐复杂。项目要开工建设,业主单位需要完成土地招拍挂、发改立项到领取建设施工许可证的所有手续,程序较多,周期较长,串联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业主单位要面对不同的办事窗口,要与不同的部门打交道。因此,我们需要一套规范的、简便的、灵活的、可操作性强的审批流程来指导、帮助业主单位来完成这些手续。
二)办理审批手续的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从目前情况来看,除市里设立的几大投资公司比较好些,一些镇街道、新设立的开发区指挥部,因为人员调动频繁、办理人员新手较多,所以办理项目审批手续速度较慢。企业单位的办理员多数是第一次办报批手续,对报批业务也不太熟悉。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资料准备不充分。一些环节办理需要跑几趟、更正几次才能完成。
三)影响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速度的制约因素比较多。比较突出的是土地制约和中介办理的制约:土地这一关没有批准,规划、环保、气象等后续环节就难以办理,项目根本无法开工;等土地批准了,再办理这些手续,时间就要拉长了。另外,项目办理许多资料需要由中介机构来完成,一方面县级中介市场欠发达,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对中介服务有一定行业规定,县级根本不能办,对项目办理影响很大。
因此,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速度不够快,成为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大限度地加快项目审批速度,既是各项目建设单位最迫切的心情和呼声,也是各级政府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切入点。
二、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一个机制。加强联合办理机制,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实现“6+1”(由市发改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节能办和审管办参加的会商会审会议)、“6+X”【以“6+1”为基础,必要时邀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交管办、公安局(消防、交警)、城管局、人防办等部门及相关单位(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参加的会商会审会议)】会商会审制度和分级协调机制常态化运作。
一是启用项目联合办理专门窗口。
二是举办重大项目审批办理对接会。
三是建立项目审批、报批联络员和信息采集网络。
四是建立项目审批信息库,有计划安排会商会审。
五是深入开展“提前介入、上门服务”。
二)完善一项制度。完善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对特定项目推行“模拟审批”,采取“一窗受理、抄告相关、交叉审批”的方式,切实提高项目办理效率。
三)开展一次清理。按照“合法、合理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前置性条件、环节和收费集中开展一次清理。
一是简化、优化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流程。
二是清理中介前置环节。
三是压缩中介服务时限。
四是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
五是整合部门会审会议。
四)建设一套系统。在现有网上审批系统基础上,建设投资项目审批子系统,实现项目审批数据资源共享,实时跟踪项目办理,动态监督审批效能。
五)培育一支队伍。加强市开发区、投融资公司、镇(街道)各级代理代办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审批服务代理代办公司。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立”字为先,搭建项目申办平台
一是专窗“迎客”,办理“三统一”。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基本建设项目专门窗口,实行“统一受理、统一传递、统一发放审批结果”的联合审批办理模式,改变了以往项目审批多部门受理、业主多方奔走、部门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提高了申办效率。二是专人“接待”,职责“具体化”从市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和建设局等部门抽调审批科业务骨干到专窗工作,并专门安排发改的一名业务科长统筹安排专窗工作。同时,明确了专窗工作的职责为资料把关、内部传递、督促办理、业主沟通、会审会商、结果发放等工作。三是专网“覆盖”,工作“网格化”。以审批事项为基本单位,划分牵头部门、联审部门及涉审批中介机构等三级网格,将基建项目涉及的14个审批职能部门的32项审批服务工作及业主单位的24项报批工作具体化,实现牵头部门负责、联审部门配合、中介机构同步的三级联动联合审批办理模式。同时,建立了基建项目信息沟通网络,编印了14个联全审批部门28名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极大方便了业主单位的沟通联系。
二)“减”字为重,提高项目申办效率
一是再造流程,启动快审快批“引擎”。 按照“能合不分,能并不串”的原则,对各类投资项目从审批立项到施工许可证发放,重新划分四个审批阶段,减少了部门之间的交叉作业。2012年4月份,市审管办还组织各审批职能部门开展了审批再提速行动。二是“模拟审批”,开通快审快批“通道”。凡土地权属相对明确、关系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在未供地前提前进入预审批程序,各审批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并按现行审批要求对报送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核审查。当项目主体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由各审批部门对土地取得前审查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并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模拟审批中,开展“容缺预审制”。在业主单位签订包括承诺第一时间开工建设和如没取得土地自负相关费用、责任等方面内容的承诺书后,打破审批前后置关系,各相关审批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出具预审核结果。在正式审批后,再在规定期限内将材料补齐给相关审批部门。所有模拟审批项目都列入基建项目专门窗口受理提高审批效率。三是会商会审,疏通快审快批“梗阻”。将基建项目联合审批中各个阶段中的碰到的困难、问题以“6+1”或 “6+X”会商会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协调。2012年召开了多次对接会,分别对联合(模拟)审批项目涉及的报批工作计划完善、报批手续简化、图审中介协调及部门审批手续衔接等工作进行了会商会审。同时,及时组织发改、规划、人防、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召开了协调会,就项目模拟审批中的人防费收取、审批阶段转换、工商筹建执照、外资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等模拟审批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协调,有效解决了项目申办中的“梗阻”,加快了项目的审批进度。
三)“拓”字为要,突破项目申办瓶颈
一是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投资项目审批中,涉审批中介服务中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的不规范,对项目整体申办效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规范涉审批中介服务行为,我市成立了市中介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涉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管理文件,明确了规范中介机构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目前,我市24个中介机构的行业主管及审批职能部门按要求,明确了各自行业中介机构管理的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及具体负责人员,将涉审批中介机构纳入了统一管理。二是清理事项,把握“关键”。按照“谁需要,谁清理”的原则,市审管办要求各行政审批部门进一步精简审批领域的中介服务事项,对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调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在奉化27家涉审批中介机构管理工作的领导、规范、监督、检查等工作,努力使涉审批中介机构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按照流程零违规、零水分的理念,各行业主管和审批职能部门指导和督促中介机构精简办事流程,缩减办事时限,提高中介服务效率。通过清理和规范编印了33项中介事项的便民服务指南。三是评定信用,注重“应用”。对中介机构的服务态度、服务速度、收费情况、服务质量等进行服务对象和审批部门综合评价,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诚信为本、遵循准则、公平竞争、规范执业”的原则,整合各审批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建立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估实施细则。市中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初评、广泛征求意见、各类媒体公示,最终复核审定等途径,按A、B、C、D四级从高到低评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记入诚信档案。对信用等级高的中介机构,优先推荐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条件成熟时优先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同时,各审批职能部门也将优先向服务对象推荐信用等级高的中介机构。对信用等级低的中介机构,列入管理黑名单,根据其违法违规情况等不良表现,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作出处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优”字为本,抓好项目申办服务
一是提前介入,开展“主动”服务。在项目进入并联审批程序之前,基本建设项目专门窗口由发改局组织国土、规划、经信、环保等部门提前介入,指导项目单位开展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一系列报批材料的准备工作。这种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工作方式受到了业主单位的好评。二是动态通报,形成“倒逼”机制。2012年2月份,市审管办会同市监察局、发改局开展了投资项目“服务零距离、建设大提速”活动,通过倒排时间、跟踪督导等13项措施,“倒逼”项目审批加速。一年来,市审管办协同组织到市经济开发区、溪口、萧王庙等地跟进重点投资项目,开展了5次跟踪督导活动。同时,建立项目申办及建设情况月报、通报制度,市审管确定专人负责项目跟踪,专门窗口每月统计一次项目审批进度,市审管办联合市监察局不定期发布项目联审进度及建设情况;建立审批绩效发布制度,每季度在《奉化日报》上公布各审批职能单位的审批绩效考核排名。三是代理代办,实行“保姆式”服务。从各镇(街道)、市开发区和政府性投融资公司挑选责任意识强、报批业务熟、协调能力优的人员作为项目报批代理代办(办理)员,代表业主单位经办相关报批事项。为提高代理代办效率,2012年4月份,市审管办牵头市监察局、发改局等部门进行了“项目前期准备及报批工作”培训,170多名镇(街道)代理代办员、政府投资公司的项目办理员及纳入模拟审批项目的企业主参加了培训,9部门11位科长对政府投资项目及重大民间投资项目的报批业务做了专题辅导。
四、创新的成效
一)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高。通过落实相应的牵头部门和工作人员,搭建了基本建设专门窗口这个工作平台,简化优化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环节,出台联合审批(模拟审批)流程,健全相关服务、通报、督查制度等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目前,共简化、优化了13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房建类项目审批部门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52个工作日减少到84个工作日。全市648个审批事项承诺时限为3575个工作日,占法定时限13937个工作日的26%;2012年共有11个模拟审批项目在取得土地后第一时间开工;2012年群众满意率达到99.3%。此项工作先后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和《反腐败导刊》录用刊登。
二)涉审批中介机构管理工作逐步推进。
一是中介机构管理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总体形成了领导小组管24家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24家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整合或协调行业协会力量共同管中介机构的层级监管体系,彻底改变了原来对中介机构管理职权不清、失管、不管的现象。如环保部门从两家环评中介机构撤回工作人员,并将中介办公地点搬离环保局,实现了与环评中介的彻底脱钩。二是中介机构服务行为逐步规范。各管理部门对全市27家中介机构共清理和简化了11项服务事项,取消或降低了12项收费,如国土局取消了个人住宅土地转让评估和国有划拨住宅用地补交出让金的土地评估事项以及个人住宅登记测量收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市中介服务实际平均办理时限提速了43%。规划、国土、房管的三家测绘中介机构还协同开展了建设项目联合竣工测绘,一般测绘项目只需5个工作日。奉化公证处、宁波兴烨林业勘察设计事务所等中介有时还对一些弱势群体、镇(街道)开展减免服务费或无偿提供中介服务活动。三是中介机构引进工作取得突破。住建局引进宁波图审中心在奉化设立窗口,填补了我市图审中介行业的空白。
五、基本经验
一)“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专门窗口”+“‘6+1’、‘6+X’会商会审制度”为推行联合(模拟)审批搭建了操作平台。这有效地解决了联合(模拟)审批谁来运作和如何规范运作的问题,明确了创新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运作制度。
二)“优化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为取得联合(模拟)审批成效提供了程序保障。这有效地抓住了联合(模拟)审批怎样才能取得成效的关键,确立了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
三)“开展涉审批中介机构管理工作”+“加强行政审批代理代办员队伍建设”为提升审批效率起到了催化作用。这有效地发挥了联合(模拟)审批工作中非主流因素的能动作用,保证了创新工作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六、下一步深化的设想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联合(模拟)审批成为项目早开工的推进器。一是配强专窗力量。将素质高、业务强、能干事、会干事的同志派到专窗工作,使专窗服务项目建设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同时,督促各镇(街道)、开发区配强、配齐项目报批力量,强化代理代办工作职责,使项目申办上下有效联动。二是提高模拟审批成效。总结模拟审批工作中的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审核、申报、通报、转换等各项制度。针对模拟审批中项目数额较多,业主方规划设计方案不能及时确定、未能按承诺时间节点安排工作,报批责任单位部分项目未做到土地净地招拍挂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出台对业主单位报批积极性不高的制约措施,并根据项目个体情况启动退出机制。把好模拟项目准入关,把一些业主积极性高、资金压力轻、产业竞争力强的好、真、实项目纳入模拟审批,提高模拟审批实效。三是深化会商会审。不断完善多部门共同参与、分级协调的会商会审机制,探索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的方法和举措。树立“会商会审就是服务、一切服从项目需要”的理念,按照“高效及时,程序简化,解决问题”的原则,随时启动“会商会审”,确保项目早开工。四是健全跟踪督查。对项目申办中可能影响全局、带倾向性的问题提前介入督查,对重点问题实行“点对点”跟踪督查,以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经常性督查与阶段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督办。
二)深化中介管理,确保中介服务成为优化投资环境的新亮点。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总结中介机构管理阶段性工作经验,巩固取得的成绩,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行业部门、审批部门及中介机构三方的积极性。同时,时刻关注中介机构管理中的新问题、新矛盾,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备案公示、联合检查、信息公开等管理制度。二是进一步推动工作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做好中介事项信息公开、日常监管和信用评定工作,进一步压缩中介办理时限和实际收费,进一步鼓励本地中介走出去,进一步引进市外优质中介机构带动发展,力求中介服务经营上有大的提升。三是进一步建立广泛认同的评价体系。健全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估、群众满意度回访、年度工作考核等三位一体的中介服务评价体系,努力做到方法科学规范、过程透明公开、社会高度参与,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权威。及时宣传中介机构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对中介机构服务社会的评价工作,努力促进中介机构行业自律和创先争优。
三)加强网络建设,确保代理代办取得实效。依托镇(街道)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资源集聚优势,从投资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全程对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代办;积极主动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各窗口协调,全程跟踪办理项目,压缩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园区企业,对重点服务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找准影响项目办理进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确保项目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行政审批服务代理代办机构。
四)推进“平台”建设,确保虚拟中心服务再上台阶。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审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单位在各阶段的申报资料、各审批部门的审批结果利用网上平台实现系统实时传送、资源共享,减少公文往来耗时,提高部门间联合审批效率。
相关专题 |
· 点赞“政务大厅”——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