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前沿观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怎么建⑤)

服务方式如何新起来

2013年11月19日10: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村党总支书记李海涛讲述服务如何前移——

  服务,贴近些

  再贴近些

  本网记者  胡洪江

  村里的大喇叭一响,村民们就知道,有什么要办、要咨询的事,赶紧到村民小组的党员活动室去,肯定能找到村委会下来的工作人员。办理土地、计生、户口证明、学校补助等手续,需要加盖村委会公章的,在家门口就能办了;邻里之间难免发生口角,还不等激化成大矛盾,就调处解决掉了——这都得益于我们村党总支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推行的为民服务前移运行机制。

  可能有人觉得,村党总支、村委会已经够“基层”了,村民们到村委会的为民服务站办事也能享受“一站式服务”了,还要怎么前移?

  我们云南安宁市青龙街道赵家庄村地广人稀,54.911平方公里,只有938人,居住很分散;11个村民小组,其中5个是彝族村寨。土地流转后,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这些人最需要服务了。可是,云南多山,这11个村民小组也是错落分布在沟谷、高山地带,山高路远,村民们到村委会办事、反映诉求其实并不容易。

  就拿棕树园村民小组来说,距离村委会14公里,城里路好可能不算多远,可要换成山路,老人、妇女得先花1个小时走出3公里,再在大路边等从富民县去安宁市的客运车,一天只有3班,错过这一班,就要等两三个小时。到村委会办一件事,往返一天再正常不过了,还不算将近10块钱的车费。为了省麻烦,有的村民会把要办的事交给村民小组长,但小组长也要等赶集或者到村委会开会时才能来找我们,事情往往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村党总支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几次开会讨论:与其坐在为民服务站的办公室里等群众来办事,不如把为民服务站前移到群众中去!于是,每周一,我这个党总支书记带着村委会副主任、图书管理员、调解员、林业员、农科员、计生员去赵家庄村上片的6个村民小组;每周三,去下片的5个村民小组。

  李琼大姐是棕树园村民小组的彝族村民,她的女儿今年6月21日生了一个小女娃,想落户在赵家庄村,可女婿是湖北赤壁人,李琼大姐就来咨询村委会是否同意接收。我们查询确认她的女儿女婿是初婚、一孩,按照相关规定,可以接收,只是申请落户的材料还不全。我就让村民小组长当场拿纸写下来,告诉她还要准备结婚证、准生证、孩子出生证明等材料,省得她去跑村委会了。

  我们村海拔最高的一个村民小组叫关山场,17户人家71人住在海拔2090米的地方,下来一趟都是山路。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前移服务的工作人员到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呆够半小时,生怕有的村民在路上耽搁了。

  除了解决群众反映的事,我们每周在各村民小组都会主动走访,了解民情。今年9月,我们到大田亩村民小组76岁的老党员李俊大爷家时发现,老两口居住的房子有些陈旧,尤其电线老化,容易造成短路引发火灾。通过逐级反映,现在已经把电线都给换成新的了。

  村委会的农家书屋建起来了,有2600多册藏书,可是各村民小组较为分散,加之农忙,图书借阅率一直偏低。我们每周,让图书管理员把图书装上一书包带到村民小组,村民们想看什么书,还可以提前跟村组干部预约。大田亩村民小组村民李建国挑了一本《禽场消毒与防疫》。他说,以前想了解养殖知识,就得自己掏钱买书;现在,书都送到跟前了,还能每周都看不一样的。

  要说为民服务前移到村民小组,的确给村党总支、村委会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可大家都觉得,村民们满意了,我们的服务才算到位。说累也累,但大家干得带劲。整个村委会只有一辆公务车,每周一、周三,什么事情都为跑村民小组让路。近一点的村民小组,村干部还骑自己的自行车、电动车去跑。车轮子转起来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也就流动起来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秦华、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