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蓝蔚青
“枫桥经验”是以人为本的经验
“枫桥经验”一开始就依靠和引导人民群众,注重人的改造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它把社教运动中对敌斗争的目标定位于“为了巩固集体经济,发展生产”,把“四类分子”改造成为新人,在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同时,又坚持用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并且把改造的经验归纳为“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注重教育,经常考核”、“政策兑现,给予出路”,还提出团结子女,及时摘帽,目的都是化解矛盾,调动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对总结“枫桥经验”的要求就是回答如何发动和依靠群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推广枫桥给“四类分子”摘帽的试点经验,摘掉一顶帽,调动几代人,把一个巨大的群体从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从丰富发展“枫桥经验”到建设平安浙江,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致力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把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把平安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责任,又不大包大揽,积极探索各个层面的民主参与,搭建富有成效的参与平台,积极发挥社会组织、民间力量的作用,通过精细管理贴心服务,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使广大人民群众既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受益者,又成为平安浙江的建设者,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主体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夯实建设平安浙江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共建共享平安浙江。 这一切不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且与这些年来不断强化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高度契合。这也是“枫桥经验”成为中国经验的根本原因之一。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