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大家谈④:信任与理解,如何增进

2013年07月02日07: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周给全村村民发短信,让村民及时知晓村里的大事小情

“每周一短信”赢得信任

去年,我们镇的一个村推出了面向全体村民的“每周一短信”活动,即每周将村里的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以短信方式发到每户村民手中,让村民及时知晓村里的大事小情,这大大增加了村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群众的信息畅通。年底,在全镇农村实绩考核中,该村的政治建设单项考核由上一年度的第三名升到了第一名。村支书说,能拿到这个第一,“每周一短信”功不可没。

每周发一条短信看似平常,但它却大大保障了群众对村工作的知情权,加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基层,许多信访案件多是由于群众的信息不畅通、不对等、乱传偏听误信引起的。因此,要赢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干部绝不能“玩神秘”,而应该让群众看到你工作的“庐山真面目”。人们常说,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同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信息畅通,让群众感知干部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他们也会回馈给干部同样多的信任与理解。同时,让群众清晰地看到干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是将干部放到群众监督这一透明的玻璃屋里,在无形中赋予了广大群众对干部的监督权,这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

广东中山 何文欣  

再好的政策,群众不答应,就实施不下去

“实干”更要“巧干”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今年初,为了盘活沉睡的闲置土地,集中力量搞发展,镇里开始了征地工作。从全镇发展和百姓致富的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好事。可部分群众对此并不买账,不管干部怎样苦口婆心的解释,都不同意签字。经过认真反思,镇领导改变了工作思路:利用大学生村官、村干部与群众联系紧密之便,详细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对征地工作的具体意见。在了解到老百姓主要担心补偿金被克扣和害怕征地后无谋生手段等情况后,镇政府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将征地相关文件分发到群众手里,并承诺第一时间公示补偿发放表;一方面主动联系企业,为征地户举办专门的招聘会和就业培训。这两项工作落实后,老百姓陆陆续续签订了合同,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事实上,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有好的出发点,又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再好的政策和措施,如果群众不答应,都实施不下去。所以,干部要能“实干”,更要会“巧干”。“巧干”不是务虚,而是注重工作方法。四两拨千斤,靠的不是蛮力而是巧劲。遇到群众抵触,工作开展不下去的时候,不要一味想着“硬碰硬”、“强制执行”。要从“为民做主”到“为民解难”转变,先搞清楚群众想什么、怕什么,为什么不答应,然后通过解决群众困难,消除群众顾虑来重获理解和信任。等有了好的群众基础,再回过头来推进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重庆巴南  龙  坤  

与群众打交道,耐心倾听比一味说教更管用

善于倾听才会用心感受

同事小王,每次接待来访群众时,不管对方情绪如何激动,他都能不厌其烦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和处理工作。最后,来访者都会高高兴兴地离开。我问小王,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同志能如此满意,他笑道: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耐心地听他们说。

对基层干部来说,做好基层工作,善于倾听是一项能力更是一门技巧,既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感受。耐心地倾听比一味地说教更加管用。反观有的基层干部,与群众打交道,不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接近不了的姿态,把自己与群众隔离开来,就是颐指气使,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对群众的意见听不进,对群众的事情办不了。这样,群众肯定不买账,工作自然也做不好。

在处理群众困难时,更多的需要我们摆正心态、俯下身子,贴近群众、真诚倾听。他们也许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时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误解、误会,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工作时更加耐心细致一点,积极主动一点,和蔼可亲一点,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多理解他们的难处和担忧;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这样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贵州息烽  袁  奎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