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的中国梦

2013年06月24日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46岁的李新民,黑且瘦,个头中等。但是,他有一个称号叫“铁人”。

常有人拍拍他略显瘦弱的肩膀,问:铁人究竟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他总是默然一笑。

实际上,答案就在李新民的履历中:他扎根大庆油田16年,海外开拓创业7年。

答案在一座又一座拨地而起的井架中:他带领钻井队,立起井架900多次,率先突破钻井总进尺25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83座珠穆朗玛峰。

答案在铁人王进喜精神、大庆精神的血脉中:在国人耳熟能详的铁人王进喜1205钻井队,他从一名普通钻工,成长为第十八任队长,井打到哪里,就把铁人精神传递到哪里,在海外树立起中国石油铁人的崭新形象。

如今,李新民是中国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哈法亚项目部经理兼钻井二公司DQ1205钻井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胸前挂满奖章的李新民,总是习惯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而熟悉李新民的人,更喜欢称呼他——大庆新铁人。

铁人真铁胆

1990年,23岁的李新民成为大庆石油管理局1205钻井队的一名钻工。

刚进入1025钻井队,瘦弱的他每次打大钳都扣不上钳框,“去一边歇歇吧!”老师傅的话让李新民窘极了。此后,他一个人在钻台上练习打大钳,胳膊抡肿了,弯不回去,他还一次次地抡着。

16年的艰苦历练,李新民锤炼成铁人的筋骨——他成长为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接过了老铁人王进喜的接力棒,那股不向困难低头的劲头,也如同基因一般,植入李新民的血液里。

一次施工中,钻机的油壬突然刺漏,如同人的动脉划了道口子。李新民带着两个队员爬上井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徒手抡大锤,砸了半个小时才修好。李新民的双手粘掉一层皮。他笑笑说,这和当年铁人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没法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甩掉贫油帽子的铁人王进喜有一个梦想:“把井打到国外去!”

1993年,中国石油开始走出国门,闯荡海外。面对新挑战,李新民说:“艰苦的地方才有石油,危险的地方才有市场。我就是干这行的。只要有石油,再危险的地方,也得往前冲”。

2010年10月,李新民踏上硝烟还未散尽的伊拉克。他被选派到哈法亚油田,负责大庆油田公司在这里的钻井项目。

那天,一走出伊拉克巴士拉机场,李新民就穿上了20多斤重的防弹背心,戴上沉甸甸的钢盔。在端着冲锋枪的安保人员护送下,他们一行人坐上防弹汽车。到了井场,李新民感觉就像进了碉堡,布满铁丝网、壕沟、防弹墙,这些在电影里出现的景象,真实地在他眼前上演。

在海外,李新民曾3次直面冰冷的枪口。这些可怕经历,李新民从来不敢跟家人说。直到有一次,李新民回国作报告时,妻子王伟才听到他经历的种种危险,吓得腿发软,心脏“怦怦”跳,很长时间站不起来。

用妻子的话说,李新民就是“胆子大”。当初李新民提出要去伊拉克,全家人反对。但没人拗得过他。

“去海外打油,为国争气”。李新民的决心硬得像一块铁。

李新民80多岁的母亲问他:“伊拉克这么危险,你为什么非要去呢?”李新民跟老母亲解释:“如果我不去,别人也要去。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初,李新民跟家里人说“就出去3年”。可是,从苏丹到伊拉克,左3年右3年,眼看着又是一个3年,他的足迹还在海外奔波跋涉。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时代先锋】“大庆新铁人”李新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