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大家谈①

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发展与和谐,如何兼顾

2013年06月04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难事先从亲戚“开刀”

去年,一名以前的同事聊天说,单位又下任务了,老家要拆迁,让他做通他家亲戚的思想工作,完不成任务,别来上班。不久前,又遇到了这名干部,问起那事,他说没办法啊,我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一家一家亲戚的跑,费了不少口舌,整个拆迁工作总算完成了。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但是,很多改革发展工作,又涉及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硬来”、“蛮干”,就会引发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基层干部就得用脑干事,采取硬措施、软办法,赢得群众认可。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如果大家都在一个村,要拆迁了,作为干部,不是动员自家亲戚,而是先做其他群众的工作,其他群众心理肯定有“疙瘩”,认为好事都落到干部亲戚头上,坏事就让普通百姓带头,矛盾就此产生。如今,不少基层干部“反其道而行之”,难事先拿亲戚“开刀”,赢回了信任、重塑了形象。当然,从亲戚“开刀”,也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要判断这事是不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如果不是,欺骗了亲戚,欺骗了群众,以后就算是好事也难办了。其次,对于亲戚,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信服,主动接受,并向周边群众宣传。最后,就是要下大力气将事办好,促进改革发展,让群众感受到真正的变化、得到真正的实惠。

重庆江北  何  勇  

抓发展不能“先斩后奏”

在工作接触中,有些农村干部反映,自己为抓发展辛辛苦苦做了好多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感觉很委屈。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多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在开展工作之前,没有认真细致地征求群众的意见、听取群众的诉求,结果费力不讨好。

农民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农村干部在做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征求“主人”的意见。小到修一条路、打一眼井,大到引进一个项目、扶持一个产业,都要问问群众是怎么想、怎么看的,路从哪条线上过、井在什么地方打、这个产业项目是否应该落地,都要交给群众集体讨论,让群众拍板决定。切不可因为怕麻烦而走捷径、抄小路,越俎代庖、先斩后奏,替群众“做主”,否则,不管出发点有多么好,违背群众意愿的做法都不可取。

一些地方出现群众不信任干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不够。干部群众之间的“心路”堵了,群众自然会有“心结”。因此,农村干部要时时把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作为工作的“起点”,依靠群众干工作,把村里的大事小情交给群众来评判,真正让群众在农村发展中唱“主角”。要实现从“替民做主”到“请民做主”的转变,在工作中讲民主、讲程序,主动询问群众的意见,把事前监督权交到群众手中,坚持让群众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评判,最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由衷说满意。

河北蔚县  董清河  

好“经”别念歪

在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压力下,基层干部常常被折腾得手忙脚乱,摆不平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的还将好经念歪。

重发展轻稳定。在唯GDP是瞻的“指挥棒”下,一切为了招商引资、服务于招商引资,成了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些基层干部干脆一门心思成天在外跑招商、忙接待,而对除经济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不上心或者说没时间过问,导致机关作风建设没人抓,群众工作没人做,农村社会稳定堪忧。一些地方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由于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群众上访、集访等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

求稳定怕发展。稳定压倒一切。少数基层干部平时很害怕出事,在发展的问题上,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缺少大胆闯、勇敢试的精神和勇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发展一方经济但求稳定一方百姓。这样的干部,看似在维护群众的利益,实际上只是做“和事佬”,难以真正带领群众奔小康。

唯数字论英雄。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阴影下,一些基层干部在迎接检查、应对考核的时候,不讲实话、不做实功,材料总结方面经验一大堆、数字一箩筐,竭尽吹捧、浮夸之能事,而老百姓却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自然产生不满。

发展与稳定,是基层的两大任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基层干部,必须坚持发展与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者同部署、同推进,才能真正富一方经济、安一方百姓。

江苏洪泽  倪洋军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吴斌、权娟)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