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青春 无悔的选择

——记大学生村官、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华伟
2013年05月17日15:56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百折不挠,

  只为甩掉贫困标签

  魏华伟说:农民渴望致富,当村官就要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贫穷是文楼曾经的标签,许多人卖血感染艾滋病,穷是根子。到文楼不久,几个村民就找到魏华伟,“魏书记,我们病号出去打工受歧视,重活又干不了,你能不能引进几个项目,让我们不出门就能打上工?”看着村民期盼的眼神,魏华伟下决心要为村民叩开致富之门。

  2010年,魏华伟通过清华校友联系了一家节能灯生产厂到村里投资,但厂家一听说艾滋病,便一口拒绝了。

  外面的企业不来,只有自谋出路。魏华伟和村“两委”班子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利用文楼多年的蔬菜种植传统以及靠近县城的地理优势,发展大棚种菜。但是大多数村民有顾虑,不愿当“出头鸟”,甚至有人说:“咱不会技术,万一搞不好,这个白脸书生拔腿走了,留下烂摊子不还是咱收拾?”魏华伟对症下药,先是带领5名态度比较积极的村民到上海参观学习,后又组织有种菜经验的种植户到河南省汝南县、临颍县等地实地考察,并请来专家现场为村民解疑释惑。花了半年时间,魏华伟前前后后开了29次会,才让村民相信了他。开了眼界、有了底气的村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文楼村历史上第一个由18户村民组成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诞生。其中,7户农民率先建起了7个温棚,开始了番茄、黄瓜、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每个温棚经济效益5万多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村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全村蔬菜种植很快发展到500多亩。如今,附近的乡亲提起文楼村都不再说“艾滋病村”了,取而代之的是“蔬菜专业村”。村民雷铁山说,“魏书记当初让我建棚,我怕赔本不敢干,他到我家跑了七八趟,我老伴还骂过他,现在挣钱了,文楼人抬不起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真不知怎么感谢他。”

  文楼是个农业村,通过论证,搞良种基地有便利的农田水利条件,是个很好的发展路子。魏华伟四处奔波,终于在本县找到了一家种子公司。刚开始公司负责人挺热情,但一听说是文楼村,立即打了退堂鼓。魏华伟并不灰心。偶然一个机会,一位清华学长告诉他,驻研种业有合作意向。兴奋的他立马来到驻研种业吴总的办公室,提出邀请他们建立良种基地的愿望。也许是由于那位清华学长的面子,吴总当即爽快地答应了。可过了两天,吴总口气却变得有点迟疑了,因为他听到了文楼村的一些负面传闻。魏华伟只得再次登门,掏心掏肺地说:“这是我引进的第一个项目,乡亲们听说了都很兴奋。我不能让乡亲们失望,你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吴总终于握住魏华伟的手,说:“我们合作一次吧,就为了你的这份心意!”驻研种业500亩良种基地项目顺利落户文楼。魏华伟“三请专家”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美谈。  

   魏华伟在村几年,文楼年年都有新的致富项目,一批村民从中受益。2010年,魏华伟在外地学习时,发现种白金瓜周期短、见效快,就与武汉一家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鼓励村民试种30余亩,每亩增收1500元;接下来,他谈判转包村里的菌种厂,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引进江西海通集团投资500万元在文楼建立饲料厂,30多名群众就近打工。通过一个个项目积累,文楼人的收入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责编:杨媚、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