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吴建民 从大使到院长的中国梦

王凡 骆瀚
2013年05月13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每次开学对新生讲话的时候,吴建民都强调学生要有梦想:“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不就是做点事嘛。要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做一点事,要使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一个外交官崇高的梦想。”

外交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人只要当一次大使,他就永远是大使,这个倍受尊敬的称谓会跟随他一辈子。吴建民自1994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起,前后9年,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及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离任后又两次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称得上经历丰富的资深大使了。然而,古稀之年的吴建民,更喜欢听到人们叫他“吴老师”,这不仅是他对自己2003年至2008年任外交学院院长经历的纪念,更是因为这个称谓,寄托着他的“中国梦”。

连破禁区的案例教学

2003年6月27日,是吴建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下午,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亲自授予吴建民“荣誉勋位团大将军勋章”——法国一般只授予外国总统或总理的极高荣誉——以表彰他为促进中法关系所做的工作。吴建民也很珍惜这个荣誉,因为它代表着“法国政府对中法关系的重视”。9年的大使经历已经有了结果,吴建民终于可以专注于另一个已经思考了半年多的问题:怎么当好外交学院的院长。

说老实话,当2003年1月吴建民得知自己离任回国后将出任外交学院院长的消息时,的确感到很突然。他对领导说:“哎呀,我这个年龄改行搞教学太晚了吧,外交学院的工作不好干啊。”领导却半开玩笑地说:“就是因为不好干,才调你去嘛。”吴建民对组织上的安排从来不曾瞻前顾后,但这一次要结束42年的外交官生涯,完成一个极大的人生角色转换,吴建民不得不慎之又慎。

在中国的外交史上,外交学院的位置极为突出。这所1955年由周恩来倡议建立并亲自题写校牌的部属高校,从成立到今天,已经培养了包括近300位大使在内的大批外交人才,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享誉海内外。而吴建民在大使任期的最后几年,也自觉地关注到了外交实践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多年的外交实践让他认识到,外交工作搞得好与不好,除了世界态势、国家兴衰等背景因素外,关键还看直接从事外交的人,外交学院就是专门培养外交人的,面对无数优秀的外交官苗子,吴建民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从哪里入手?2003年7月24日到任的吴建民连续召开了8场座谈会,和离退休人员、老教师、青年教师、学院的老生、新生、校友等各个群体有了近距离的交流。在座谈中,吴建民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当时的外交学院正处于一个需要比较有力度的改革的当口,核心的问题是化解教学与外交实践的脱节。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四年的学习期间,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有关国际关系、国际法和外交方面的书本知识,但对中国外交实践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如何应对复杂局面,需要怎样的外交智慧并没有太多认识,年轻外交官的实际培养更多地依赖于工作后“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常常要走很多弯路,当时钱其琛称这种现象为对外交“不得其门而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吴建民马上提出要像商学院那样,采取案例教育,专设外交案例课程。在此之前,案例教学是外交部的一个禁区,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师资。经过深思熟虑,吴建民着眼于冷战结束之后,把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外交低谷一步步走进黄金时期的重大事例一一梳理出来,总结归纳后编纂成教材并亲自授课。他甚至还请来当事的资深大使来口述自己的经历与应变过程——此前外交部的另一个禁区是不宣传个人,但吴建民觉得,每个国家的外交都有保密的部分,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交与大众生活日益贴近,外交神秘的时代应当过去了。更何况事是人做的,很多临场的玄机,没有亲身体验就点不破、说不透。

结果这堂连破多个禁区的课程,不仅大受学生欢迎,也受到了外交干部培训班的欢迎。很多即将出任大使和高级外交官的干部也觉得“很解渴”。2007年,教材中涉及到的案例被细分为外交大智慧、逆境外交、首脑外交、多边外交、使馆工作和危机处理六个部分,构成《外交案例》一书正式出版,有媒体称它“向中国民众揭开了外交的神秘面纱”。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