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并驾齐驱,求真务实彰显风采
求实与创新是殷鸿福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功的要诀,殷鸿福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求实才能掌握真理,才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创新。殷鸿福常教诲学生:“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我不亲自去野外考察,怎能拿出充分的证据让别人相信我的论证呢?”因此,他在从事研究中,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都要亲自到野外考察。从他踏上地质之路起,他的足迹便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到过世界屋脊、茫茫戈壁、云贵高原、西南边陲、秦岭山区、南海之滨,他住过帐篷,也住过条件极差的小客栈,他吃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这一切都是为了收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上世纪80年代,殷鸿福刚从美国访问考察归来时,在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仅靠科技处拨付的5000元资助,组织十几位专家白手起家,团结奋斗,进行古生物地理学研究工作。
殷鸿福深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殷鸿福作为院士,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授课。除指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外,目前他已培养了60余名博士和硕士。殷鸿福在培养研究生时,总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并十分注意选题的前沿性,使自己的学生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在研究过程中他一方面要求自己的学生重视野外地质实践以掌握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他严格把关,对于一些细小的学术问题都从不马虎,以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有一次,他的一名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在校译他人的一篇英文译文时,一个英文词的翻译不太确切,他发现后,向这位学生指出,搞科学研究就要从一个一个的词抓起,来不得半点马虎。对指导过的学生,他在学位、职称评审过程中均严格把关,宁缺毋滥。严师出高徒,殷鸿福教授培养的研究生中,很多人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专家、教授、博导。
殷鸿福一直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经常助学,彰显院士的爱心。截止到2012年9月,他向校基金会捐助的奖学金共计39.5万元,其中包括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的20万元港币。此外,他还多次向不同学生和组织进行了捐助,向学校图书馆捐献一大批极具学术价值的外文书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仅靠科学家单枪匹马的奋斗是难以获得成功的,科研群体的建设成为科学家成功的关键之一。殷鸿福十分重视科研群体的建设,上世纪80年代,殷鸿福和同事们共同创建了计算机室和生物成矿实验室,为以古生物学科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系统实验室”在1999年被湖北省科委批准为省级开放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在他的团队努力下,学校成功申报地质过程与矿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落学校。
回首60年的治学之路,殷鸿福有太多的感悟,他在给研究生上课时,经常这样说:“人生赏心悦目仅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想实现某个美好的理想,必须准备好舍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锲而不舍,到老了才能说:江山作证,岁月作证,我为自己的理想有过奋斗,有所成就,无愧无悔。”
他不仅热衷科学研究,也很关注人文精神的培育。他写了一首首诗,一方面是自勉,另一方面也算是鼓励后学:
立志
修身报国吾辈志,创新求实人生路。问道务须争朝夕,治学切忌急功利。
正气
自古仕子贵在骨,威武贵贱皆不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戒躁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少年头角峥嵘好,大器晚成亦堪奖。
奋斗
不取真经非好汉,历尽牺牲终不悔。千番觅得夜阑珊,“为伊消得人憔悴”。
60年来,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功成名就,殷鸿福一直坚持奋斗在荒山野岭之间,与大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说:“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科学上有所成就和贡献,就必须有所舍弃,集中有限的精力去追求事业。”在地质科学教学、研究的道路上,他是意志坚定的攀登者,他总是把登上的山顶作为开辟新路的起点,一步步从宇宙洪荒的地球深处走来,使自己由沙粒逐渐演化成民族的脊梁。(陈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