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礼变现,情变味,临近年关,记者调查发现——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人情“烧钱”何其多

2013年01月31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蔡华伟制图

核心阅读

临近年关,婚礼聚会拜访扎堆,压岁钱、随礼钱、“打点”钱……不少人数着自己的人情消费预算,又一次咬着牙关、勒紧裤带。

近年来,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高,连带着宴席也越摆越铺张。本该是正常交往、联络感情,成了很多人的烦心事,不仅费钱,也让攀比之风恶性循环。

农村大婶近一个月上了9份礼 攀比的礼金 铺张的宴席

“舅舅家儿子结婚,上礼1000元。街坊搬家,送了1000元。今儿是腊月十九,又要去吃桌(河南地方话,吃酒席),还得出1000元。”腊月刚过了一半,家住河南洛阳农村的刘春玲(化名)已经记了好几笔账(见上图)。

“年前婚期稠(密集),这个月估计一万块钱也打不住。”刘春玲说,这两年不知怎么回事,农村的礼金噌噌往上涨,婚丧嫁娶、搬家上梁、小孩满月、升学入伍,哪一项也少不下来。而且农村礼金名目繁多,儿孙结婚要给“添箱费”,认亲要给“改口费”,最低也是100元。刘春玲70多岁的婆婆也不能“幸免”,每个月65元养老金都用来上礼还不够。

大儿子去年秋天结婚,刘春玲看到礼单自己都吓了一跳:家境很一般的也是300元,叔伯兄弟能到2000元。最后算算,一共收了580份礼金10多万元,待客86桌,也花了5万多。

她留意到礼单上有不少涂抹的痕迹,记账人说,有个远房亲戚先行了100元的礼,后来翻翻礼单,觉得低了,当场又抽出两张票子,改成300元。“5年前撑死了也就100元,现在不到100元都不入礼单。”刘春玲一个亲戚家儿子最近结婚,直接告诉记账人,不到100元不收,省得酒席“赔本”。[全文]

小生意人晒一年送礼账单 今年赚10万 人情花一半

小李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山东一个小县城,开了一家机械零件加工厂。经过三年的努力,小工厂去年的产值达到了200多万元,除去各项成本和银行贷款的利息,小李今年能挣10万元。

几年打拼,让小李深谙关系、人情的重要性。今年,小李早早为客户备下年货的同时,也给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们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他买了将近6000元的购物卡、4000多元的酒、5000多元的鱼、1000多元的烟,还有花生油、柴鸡蛋、牛奶等大约2000元。

“这些部门惹不起,联络联络感情是必须的。”小李告诉记者,如果是比较熟悉、够得上当朋友的,就送烟酒鱼肉柴鸡蛋,拜访一个人花费大约三四百块钱;如果是不太熟的人或者领导,除了送烟酒鱼肉之外,还要送购物卡,面额从500元到5000元不等。过一个年,他光给领导和客户送礼就要花费将近两万元。[全文]

费了金钱 坏了风气 礼尚往来应有“度”

“现在送礼变化太大了,以前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互相表示一下,有那么个意思就行,现在就连亲戚同事之间的礼物也越来越‘讲究’,完全变了味儿啦!”武汉市某重点中学退休教师王洪民说。

名目增多,数额高涨,人情支出让人“压力山大”

刚在江苏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张洋,用“压力山大”一词形容过年回家的人情往来。“光说压岁钱,姥姥家那边有十几个孩子,给不过来啊!”张洋哀叹。

平日人情支出也不可避免,甚至还有“破产”的时候。去年8月,张洋老公的一个表妹考上了大学,另一个表弟要出国读书,每人给了2000元的随礼;同月还参加了一个同事婚礼,凑了600元的份子钱;给一个好友过生日,买了近200元的生日蛋糕。“我一个月工资4500元,入不敷出啊!”张洋说。

记者发现,如今人情往来名目日益增多,范围越来越广:除去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以及乔迁之外,考学、参军、开张、住院、工作调动等也都能办事收礼。29岁的抚顺人小王说:“我们那儿一般结婚、升学、生孩子、孩子满月、一周岁、搬家、丧事,都要办。”

同时,越来越高的数额,也让人情成了不能承受之重。老家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农村,26岁的小卢说,冬天农闲,农历腊月结婚的多,他母亲这个月已经给出1000多元礼金了,“我爸妈都是农民,两人一年收入一共才1万多元。”

这些普通人的烦恼,如果到了领导干部身上,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许多领导干部就是在节日期间你来我往的“人情往来”之中被拖下水的。[全文]

“平民”餐馆生意红火 高档会馆“影响不大”

盆栽花卉销量“比淡季还淡”

延伸阅读——

图说党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连日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讨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有效刹住浪费之风,树立节俭新风。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求各级干部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德标准。[全文]

陕西泾阳“廉政灶”一顿饭“人均不到七元钱”

清炒西葫芦、酸辣土豆丝、青菜炒蘑菇、辣椒炒肉,两小盘豆瓣酱和腐乳,一份锅盔馍,这是记者和当地干部一起,在陕西省泾阳县一间“廉政灶”上吃的一顿饭。

“这一餐的成本总共是40元,咱们6个人吃,平均一个人不到7元钱。”泾阳县三渠镇党委书记卢炜告诉记者。[全文]

记者暗访发现仍有机关大吃大喝——一桌公款吃喝竟达1.5万元

一桌消费竟高达1.5万余元———21日,记者随省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组在海口一家酒店暗访公款高消费等问题时看到这样一张令人瞠目的账单。检查组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以及我省改进作风20条规定出台后,公款消费锐减,依附在大宗公款消费上的许多商家、酒店出现生意“降温”,但暗访中仍发现有公职人员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全文]

 

(责编:杨丽娜(实习)、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