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提綱

2015年12月15日11:21   來源:《時事報告》

原標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提綱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於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回顧總結一年來中央政治局工作,深刻闡述新形勢下制定好“十三五”規劃的重大意義,就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提出明確要求。

全會通過的《建議》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我們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科學分析國內外發展環境的重大變化,精辟闡述了新的發展理念,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建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所肩負歷史使命的深刻把握,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全黨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建議》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是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相互配合的發展篇章,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馬克思主義光輝文獻。深入學習領會《建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會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建議》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於今年2月啟動起草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制定好“十三五”規劃《建議》的重大意義,明確文件起草的基本原則和深入研究的重點問題,為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起草組開展專題調研,形成初步框架,反復討論修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3次、中央政治局會議2次分別審議建議稿,建議征求意見稿還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征求黨內老同志意見,專門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文件起草充分發揚民主,數易其稿,廣泛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達成一致、形成共識。

《建議》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謀篇布局、設計展開。除引言和結束語外,共分為8個部分,3個板塊。第一、二部分構成第一板塊,是總論,科學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深刻闡述“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基本理念。第三至第七部分構成第二板塊,是主體部分,按照五大發展理念來組合,從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5個方面,具體部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第八部分構成第三板塊,講黨的領導、政治保証、社會條件,強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實現“十三五”規劃提供堅強保証。

一、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

(一)“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

我們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等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推動形成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的良好態勢。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13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農業持續增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新增就業持續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我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成就顯著,強軍興軍邁出新步伐。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豐碩,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贏得了黨心民心。“十二五”規劃目標即將勝利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台階。

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艱巨而緊迫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承載著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奮發努力的心血。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並團結帶領人民為改變國家貧窮落后面貌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開啟了人民爭取生活富足的現實道路。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世紀末,我們如期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扭住這個奮斗目標,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在,這個時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歷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建黨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新中國成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這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巨任務,前進道路並不平坦,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依然嚴峻復雜,必須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繼續頑強奮斗。

(三)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目前,盡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復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從國際看,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總體上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我國發展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從國內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增長速度不可避免換擋的同時,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力持續轉換,改革開放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良好發展態勢可以保持。這些大趨勢,決定了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的現實性和必然性。

(四)戰略機遇期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

黨的十六大作出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重大判斷以來,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情國情不斷變化,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的內涵也相應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新的自主增長動力沒有形成,世界經濟增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減弱,我們必須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全球需求增長和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必須更多依靠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我國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們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的經貿規則制訂處在激烈的利益折沖之中,我們必須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保護和擴大我國發展利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際社會期待我國在更多領域承擔更多責任,而那些不願意看到中國發展壯大的勢力對我國的戒備和防范心理加重,聯手對我國進行牽制和遏制,我們必須統籌國際國內事務、統籌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努力維護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總之,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模快速擴張的機遇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

“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窗口期。科學制定和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進程的高度,承接好歷史,開創好未來,樹立必勝信心,鼓足昂揚斗志,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