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王一
王一,男,漢族,1974年10月生,中共黨員,甘肅平涼軍分區司令部副團職參謀。
王一家中並不富裕,卻將孤寡老人李玉蓮認作干娘,接到家中贍養,不離不棄,奉若至親,展現當代中國軍人的大愛胸懷。
2008年9月的一天,王一外出辦事時,看到一個老大娘站在馬路中間的隔離線上神情恍惚,非常危險。他急忙跑過去攙扶著老人過馬路。閑談中,他得知老人叫李玉蓮,已經63歲了,無兒無女,且腿腳有病,這次出來是想領了低保到醫院看病。看到老人行動不便,王一就送她到了醫院,陪她挂號、檢查身體……一直跑前跑后忙個不停。從醫院出來,他又打車把老人送回了住處。
推開老人家的房門,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就是老人的“家”。王一決定認老人作“干娘”,當天就為老人打掃了房間、添置了被褥、購置了生活日用品。從此,隻要有時間,王一就到老人住處噓寒問暖,陪著老人家散步嘮家常。
西北的冬天似乎來的格外早。11月上旬的一天,上級組織軍分區機關進行年終考核,那天突然氣溫驟降至零下7攝氏度左右。王一想到干娘家沒有暖氣,僅靠一床薄被肯定會凍壞身體。考核一結束,他就急忙趕回公寓,抱起妻子新買的棉被,給老人送了過去。這次他還決定把老人帶回自己公寓去住。
王一認親的消息在親朋好友中不脛而走,有人“好心”提醒他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社會太復雜,碰到這種事,別人往外推都來不及,你怎麼還主動往身上攬?”可王一並不這樣認為,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后來李大娘住不慣單元樓,又嚷嚷著要搬出去,王一就在單位附近租了一間條件比較好的平房,給老人安了一個新家。直至2009年10月,老人舊病復發,經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王一以孝子的身份為老人舉行了葬禮。
王一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蘭州軍區學雷鋒先進個人,甘肅省軍區學雷鋒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502 王龍
王龍,男,漢族,1969年6月生,中共黨員,青海油田機械廠花土溝維修中心車鉗班班長。
王龍悉心照料偏瘓失語的母親24年,特別是母親再次中風成為“植物人”后,他每天給母親翻身、擦洗、喂流食、換尿布。他的至誠孝心感動了周圍的人們。
1991年,王龍的母親突患中風、腦梗塞,雖竭力搶救,但仍然留下了偏癱、失語后遺症,從此生活不能自理。王龍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來照顧母親,省吃儉用把自己的日常開銷降到了最低。在病床前不離不棄地伺候著不能說話的母親,悉心照顧母親的吃喝拉撒,陪母親說話,回憶往事,聊聊在單位裡發生的事情。
母親二次中風后被查出腸癌,醫院盡了最大的努力,母親的命保住了,可永遠成為了“植物人”。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母親隻能吃流食了。王龍先用榨汁機將食物榨碎,再用導管注入母親的胃裡,每3個小時一次,無論白天還是黑夜。
夏天天氣炎熱,王龍每天一遍又一遍地為母親擦洗身子,再換上干淨的衣服,從來沒不讓母親皮膚潰爛過。每隔兩小時給母親翻一次身、喂一次水,間隔兩三小時就要換一次尿布。王龍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守候與堅持,母親的病情沒有繼續惡化,大夫說這簡直就是個奇跡。
503 王立喜
王立喜,男,漢族,1962年6月生,天津市寶坻區朝霞街道彭庄村村民。
多年來,王立喜不離不棄,精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岳父岳母和年幼的繼子,用孝心、愛心、責任心撐起一個歷經不幸的家庭,生動詮釋新時代家庭美德。
王立喜的妻子彭美麗病故一年后,妻弟也因病去世,岳父岳母兩次遭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精神幾近崩潰。之后,岳父患血栓后致半身不遂,岳母本身患有糖尿病,在家裡不小心摔倒,胯骨摔斷致殘,老兩口生活都不能自理。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王立喜一人身上。在生活中,王立喜特別細心,為了讓老人吃得順口,王立喜在做飯之前都要問問他們想吃什麼。天一熱,每天洗澡都是個大工程。王立喜把毛巾、香皂、洗發水、干淨衣服都准備好,把岳母攙進去,告訴她每樣東西的位置再出來,等岳母洗完之后再進去收拾利索。相比之下,給岳父洗澡可麻煩多了。王立喜時常給岳父擦臉擦背,每天睡覺前還要全身都仔細擦一遍,每次都得折騰一個多小時。王立喜的岳母王淑琴說:“要不是姑爺每天開導,細心照顧,我們也活不到今天。”
王立喜結婚的時候,繼子已經3歲了,父子倆相處的15年來,別說打孩子,就連一句重話都沒有過。如今兒子也長成一米八多的大小伙子了,在一家汽車修理廠做學徒,每天上班前打開電腦,給姥爺找好能看一天的皮影戲才走,下班回來搶著幫爸爸干活兒。
王立喜榮獲天津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04 王時期
王時期,男,漢族,1953年12月生,安徽省黟縣碧陽鎮豐梧村村民。
妻子癱瘓30年,王時期守護身旁照顧30年。為了照顧妻子,隻能在家附近打短工打零工﹔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錢,卻盡其所有為妻子尋醫問診﹔自己一年不買一件衣服,卻每天把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1984年,王時期與鄰村漂亮姑娘蔣秋香走進了婚姻的殿堂。1985年的一天,正在家中干活的蔣秋香突然中風癱瘓,從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為了給妻子看病,王時期隻要聽到哪裡有醫生可以治這個病,他就推著板車帶著妻子去治,但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妻子的病情也不見好轉。
30年來,照顧癱瘓妻子就成為王時期最大的事,每天要為妻子擦拭一遍身子,每隔個把小時幫助解一次手,即使在晚上也要每隔兩個小時為妻子翻一次身以免生褥瘡。為了方便照顧妻子,王時期隻能在家附近打零工、打短工,沒有工打就在家種田養蠶維持生活。1993年,他和妻子搬進了新房子,唯一像樣的家具是放在堂屋的一個長沙發,這是王時期花了200元買的,目的是為了讓妻子可以躺在堂屋裡看看庭院外的景色。1萬多個日夜的精心護理,王時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但他滄桑的臉上總是寫滿樂觀。
王時期榮登“中國好人榜”。
505 王良英
王良英,女,漢族,1972年10月生,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石城鎮白螺坳村村民。
面對兩個腦癱女兒、植物人丈夫和重病公婆,她始終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獨自撐起“病患之家”,成為好母親、好妻子、好兒媳的典范,被稱為“三好女人”。
20世紀90年代,王良英與鄰村提琴戲劇團男青年石高明相戀,並於1993年結婚。次年,王良英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女兒4歲時突然患病,雙腳行走不便,雙手僵硬無力,智力也逐漸低下。夫妻倆花完家裡的積蓄,又借錢為女兒多方求醫問診,方知患的是腦癱。王良英堅持讓女兒吃藥、進行輔助康復訓練,以免肌肉萎縮變形,同時希望再生一個健康孩子。1999年小女兒出生,不料到了4歲時也和大女兒一樣,患上腦癱。王良英再次借來10萬元為小女兒做手術,奇跡依然沒有出現。原本就要侍奉患腦癱的公公和患帕金森症的婆婆,加上患病的兩個女兒,王良英每天要照顧4個病人的衣食起居。
更大的考驗接踵而至,2012年10月3日晚,丈夫石高明干完農活回家,被一輛三輪摩托車撞倒,頭部受傷成為植物人。傷后的石高明大小便完全失禁,她買來“尿不濕”,不斷更換,每天用手幫丈夫摳出大便﹔每兩小時為丈夫做擦背、翻身、揉手、按腳,忙完后總是俯在丈夫的耳旁呼喚他。在王良英悉心照料下,原本2013年4月28日就被下達病危通知的石高明,生命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眼睛也能睜開,手腳也有意識抖動了。
王良英榮獲咸寧市最美家庭、南鄂楷模榮譽稱號。
506 王崢嶸
王崢嶸,女,漢族,1972年7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湯山城鎮佛山村村民。
20年來,她照顧年邁體弱的公公婆婆,80多歲聾啞的大爺公,以及患有癲癇病的大伯哥,用淳朴善良釀造大家庭的和諧美滿、其樂融融。
1995年,王崢嶸與丈夫結婚后,走進佛山村這樣一個人口多、病人多、缺少勞動力的家庭。婚后,丈夫為了生活外出打工,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全都壓在她一人肩頭。王崢嶸的公公婆婆年紀都大了,身體特別不好,經常住院。2005年春天,公公突然得了腦血栓住進醫院。她白天到醫院照顧老人,晚上還要回來照顧孩子。從家裡到醫院坐車要一個多小時,她每天都要跑一個來回。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公公的病好了,她卻累得癱坐在醫院的走廊裡。為能讓公公盡快好起來,她每天晚上堅持為老人按摩一個多小時。老人康復后,她卻瘦了20多斤。
王崢嶸的大爺公是個聾啞人,一輩子沒結婚,一直和丈夫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因為上了年紀,生活已經不能自理,全靠王崢嶸伺候。2014年5月,大爺公被診斷為肺癌,王崢嶸時刻陪伴在老人身邊,給老人接屎接尿,對老人不離不棄,陪伴老人走過人生最后的日子。
王崢嶸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遼寧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07 巴桑德吉
巴桑德吉,女,藏族,1962年1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樟木鎮幫居委會婦女主任。
巴桑德吉義務照顧生活不能自理“國旗老阿媽”數載,傳承老阿媽精神,堅持每天升國旗,“4·25”地震后,不顧自身安危,始終在安置點開展救援服務。
2011年5月,“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不小心摔倒,由於老阿媽是孤寡老人,無人照顧,巴桑德吉顧不上自己的家務,來到老阿媽身邊,照顧老阿媽飲食起居,每天為老阿媽翻身按摩、打掃住所。為了照顧老阿媽,她干脆在老阿媽病床前又鋪了一張床,為老阿媽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通便。她的丈夫邊巴羅布是村裡聯戶長,要負責核實自己所轄邊民出境情況,出境要開具証明,境外回來后還要銷假,工作很忙,但她的丈夫對她非常支持,而且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像他們母親一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2013年3月9日,老阿媽逝世了,享年103歲。巴桑德吉悲痛萬分,因為她早已把老阿媽當成了自己的媽媽。她堅持如老阿媽那樣,每天升起國旗,風雨無阻。西藏自治區“4·25”地震發生后,她不顧自身安危,一直運送救災物資,為災民燒水、做飯。
巴桑德吉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508 孔德娟
孔德娟,女,漢族,1957年2月生,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奇山街道奇中社區居民。
她用堅強母愛為腦癱兒子撐起一片溫暖天空,撫養兒子成為一個善良陽光、心智健全的孩子﹔和兒子一起參加志願服務,把溫暖、樂觀傳遞給更多人。
1983年,26歲的孔德娟妊娠患合並急性闌尾炎,兒子出生后患小腦萎縮,語言功能障礙,四肢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又和她離了婚。絕望的孔德娟試圖自殺,幸好搶救及時才脫離危險。為了攢錢給兒子治病,她將生活開支壓縮到最低,一日三餐饅頭咸菜。為了賺錢,她白天上班,晚上給工廠干零活,抽空再干些糊紙盒、壓瓶子蓋、訂扣縫褲角等雜活。
孔德娟深知,兒子腦癱已成事實,不能再讓他的人格不健全,要讓他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2006年,孔德娟父親病重,她雇了一個臨時保姆照顧兒子的日常生活,自己則24小時照顧父親,身體力行影響著兒子。1996年,她開始教兒子學習電腦、用腳打字。當兒子用腳趾在電腦上打出“媽媽為我頭發都白了,我愛我的媽媽”時,堅強的她禁不住熱淚盈眶。
2013年,孔德娟和兒子成立了道德先鋒志願服務隊,目前已有隊員500多人,開展志願服務80多場次,服務人群達600多人次。
孔德娟榮登“中國好人榜”。
509 鄧秀英
鄧秀英,女,漢族,1965年10月生,福建省武平縣大禾鄉賢坑村村民。
30多年來,鄧秀英克服重重困難,精心照顧智障的大伯和精神失常的婆婆,擔起贍養長輩、撫養兒女的重擔,用柔弱多病的身軀撐起了一個瀕臨崩潰的家。
1984年,鄧秀英嫁給鐘祥星時,丈夫的兄長鐘林星因小時候患腦膜炎而嚴重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但她沒有嫌棄,克服與殘疾人一起生活的種種不便和難堪,唯恐有半點閃失。一雙兒女出世后,一大家子的生活總算有了盼頭。
然而,2008年9月,丈夫在深山伐木時不幸被大樹壓倒,意外身亡。婆婆張招娣因此精神失常,患上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症。不僅如此,丈夫還留下了10多萬元的債務。但在大難面前,鄧秀英毅然選擇了擔當:再苦再累,我絕不會放棄這個家!
從那以后,鄧秀英更加勤勞堅強,地越種越多,豬越養越多。每天,她起得比誰都早,做好早飯,再去料理豬場和田裡農活,夜裡要等老人孩子睡下,她才入睡。周而復始,鄧秀英就像個陀螺似的轉個不停。偶爾,婆婆也會拉大伯幫著做飯炒菜,但由於他們自理能力差,好幾次險些造成火災和觸電。智障的大伯也常常砸碗、砸家具。半痴呆的婆婆每天到處游走,時常走失。2014年7月的一次失蹤,鄧秀英進山找了5天,最后在鄉派出所和親戚鄰居的幫助下,才把婆婆找回來。
鄧秀英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
510 艾米爾拉·卡地爾
艾米爾拉·卡地爾,男,維吾爾族,1980年9月生,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康其鄉種子隊村民。
艾米爾拉·卡地爾是拜城縣一個普通農民,他對患尿毒症的妻子不離不棄,把左腎移植給妻子,精心呵護家人,他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2007年8月,艾米爾拉的妻子茹鮮古麗被檢查出患有尿毒症,為了治好妻子的病,艾米爾拉帶著妻子先后6次從家鄉趕往烏魯木齊市治療。他不分晝夜地干活,還在自家地裡建起了蔬菜大棚,白天到木材加工廠打工,晚上回到家裡種菜。然而不幸又發生了,在木材加工廠打工時,由於勞累過度,艾米爾拉的3根手指被機器卷了進去,雖經醫院治療手指接上了,但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在了解到艾米爾拉妻子的病情后,縣衛生局、民政局、計生委、康其鄉政府出面解決了醫療費用。
2009年6月,艾米爾拉將妻子送到解放軍第474醫院,經過近半年的透析治療,妻子的病情漸漸穩定下來。隻要有合適的腎源,就可以進行腎移植,但由於茹鮮古麗是RH陰性血,很難找到合適的配型對象。緊急關頭艾米爾拉想到了自己,他悄悄地到醫院做了化驗,結果自己也是RH陰性血,腎源和妻子很匹配。2010年5月24日,艾米爾拉和妻子先后被推入手術室,艾米爾拉的左腎被成功移植到妻子的體內。5年過去了,在艾米爾拉精心照顧下,茹鮮古麗的身體恢復得很好。
艾米爾拉·卡地爾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提名獎、 新疆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511 盧偉棟
盧偉棟,男,漢族,1949年8月生,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退休職工。
盧偉棟幾十年如一日,盡心贍養家裡家外3位老人,用細致入微的照料,為老人們編織了幸福的晚年。
1987年,岳母去世后,盧偉棟夫妻倆就承擔起了照顧岳父的職責。老人是妻子的繼父,患有嚴重高血壓,脾氣較差,與盧偉棟的妻子關系也不好,但盧偉棟依舊全心全意照料老人,20多年無怨無悔。面對這份愛,老人的內心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性格脾氣有了很大的改觀,逢人便夸這個女婿,還常說要是沒有盧偉棟照顧,自己或許早就不在人世了,妻子與繼父的關系也逐漸變得融洽起來。在盧偉棟夫妻倆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在2013年以91歲的高齡去世。
在照顧岳父的同時,盧偉棟夫妻還承擔起贍養另一位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岳父姐姐的重任。老太太早年丈夫過世,唯一的兒子因患精神病,常年住院,平時生活無人照顧。10多年前,她因膝關節水腫無法行動,盧偉棟得知后二話不說,立即把她送到醫院治療,出院后,又找到當地居委會,幫她聯系解決日常生活事宜。6年前,為更好地照料老人,盧偉棟夫妻倆將老太太接來一起居住,后因老太太看著已經年過花甲的盧偉棟這樣為她操勞,於心不忍,主動提出去養老院生活。后來,老人因患老年痴呆,已不認識大多數人,但直到彌留之際仍能叫出盧偉棟的名字。
盧偉棟妻子有一位同事,她和老伴膝下無子。平時盧偉棟夫婦像子女一樣照顧二位老人的生活。1988年這位同事臨終前就將丈夫托付給最信任的盧偉棟夫婦,夫婦二人當即應允。此后的20多年間,盧偉棟夫妻每天輪流到老人家裡幫忙,並雇請保姆共同照看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沒有工作,也沒有養老金和醫保,晚年全靠他們夫婦贍養,直至88歲高齡離世。
盧偉棟榮獲上海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512 由艷麗
由艷麗,女,漢族,1960年8月生,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先鋒醫院護士。
她年輕時頂著未婚媽媽的壓力收養一個腦癱女嬰,為女兒尋醫問藥、不離不棄照料,用19年美好時光演繹超越血緣的母女親情。
1996年,由艷麗在工地上撿到一個棄嬰。出於醫護人員的本能,她抱起一息尚存的嬰兒直奔醫院。“新生兒窒息,以后很可能腦癱,目前表現不明顯,需3個月后才能確診。”面對這樣的診斷,當時未婚的她,毅然決定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
孩子兩個月時得了新生兒硬腫症,由艷麗用自己剛好配型成功的血治愈了她。孩子7個月時被確診為重症腦癱與癲癇的綜合征,每天都在抽搐。兩個月后,由艷麗終於找到對症藥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
2000年起,她多次往返牡丹江、北京、山東等地,為孩子看病支出近15萬元。2011年9月,聽說北京一家醫院能做腦干細胞移植手術,由艷麗便背著女兒,滿懷希望地來到北京。然而,北京專家了解情況告訴她,孩子的病情極為特殊,如果腦干細胞移植手術成功,雖然意識會清醒很多,但來自外界的刺激會讓癲癇病頻繁發作,孩子會更加痛苦。那一晚,由艷麗徹夜未眠,暗暗告訴自己要倍加珍惜孩子的生存時光。
由於服用治療癲癇的藥物,女兒體質越來越差。由艷麗一方面堅持給孩子打營養針,一方面想方設法為其食補。每個夜晚,她都設好鬧鈴,以便給孩子翻身、處理大小便。即使在父母相繼病逝的日子裡,由艷麗也是強忍悲痛,笑臉面對女兒。
由艷麗榮獲“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13 寧宏昌
寧宏昌,男,漢族,1935年10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政協退休干部。
他立家訓、樹家風、嚴家教,以德立家,以愛傳家,引導子女孝老愛親,一家和諧,其樂融融。
寧宏昌四世同堂,家中但凡遇上大事要事,他都以召開家庭民主會的方式一起商議。家裡12人中有8名是黨員,他叮囑孩子們時刻牢記:“黨員的最先進的思想是奉獻,要多為黨和人民做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
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同哀,老寧帶動全家向組織捐款1.3036萬元﹔今年4月25日尼泊爾地震,寧宏昌主動找到撫州市紅十字會捐款2000元﹔他把從報刊上看到的貧困群眾視作“遠親”,近的親自上門幫助,遠的就匯去善款。多年來,他省吃儉用先后幫助貧困人士40多人,100多次,累計捐款5萬多元。全家人在他的感召下,都樹立了熱心助人、樂善好施的好品質。
2002年4月,72歲的寧春蓮帶著8歲的養女,敲開了老寧的家門,一見面,便嚎啕大哭起來。原來,寧春蓮一家無房無地,老伴去世,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艱難。老人四處求助無果,幾度想輕生,聽說寧宏昌人好,便找上門來試試。了解情況后,老寧竭力援助, 8個月裡奔波40多次,找了9家單位,幫助她們辦理戶口和低保,解決了養女上學問題。此后,一直關心不減,帶老人看病、帶領兒女們幫老人做家務、天寒給她們送食送衣送炭,這一幫就是14年。
寧宏昌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寧宏昌榮登“中國好人榜”。
514 朱義平
朱義平,女,漢族,1994年12月生,新疆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旅游學院學生。
90后女孩朱義平在父親癱瘓、母親出走的情況下,10多年來照顧父親,挑起家庭重擔,彰顯了孝老愛親的美德。
2000年,朱義平的父親朱再武不幸患上了骨軟化症,為了治病,朱再武連房子都賣了,但是病情一再惡化,直至癱瘓。2005年,朱再武的妻子無望中離家出走,從此朱再武的飲食起居、家中的瑣事都壓在了朱義平稚嫩的肩膀上,那時她年僅11歲。
朱義平成了這個家的頂梁柱,她不僅要上學,還要照料父親。父親長時間躺在床上,朱義平每隔一天就要給父親擦洗一次身體、換一次衣服和床單,盡量讓他躺得舒適一些。晚上,父親經常因病痛睡不著覺,大小便無法自理,都需要她的幫助。
無論生活多麼艱辛,她從未放棄過學習。2011年7月,朱義平收到霍城縣江蘇中學的錄取通知書。“我要帶著爸爸去上學!”朱義平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爸爸,來到縣城,在學校對面租了間10平方米的小屋,校長被深深感動,不僅減免了她的學費,還在各個方面優先照顧她。
2014年,朱義平高中畢業后考上了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在學校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朱義平又帶著父親從家鄉霍城縣來到烏魯木齊,開始了大學生活。
朱義平用小本子記滿了曾經幫助過她的好心人的名字、聯系電話、捐助金額。她說要照顧好父親、努力學習,回報幫助過她的人和社會。
朱義平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感動校園十大人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15 朱曉暉
朱曉暉,女,漢族,1972年12月生,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綏興社區居民。
她為全身心照顧癱瘓父親辭去工作,花盡積蓄,借債賣房,14年借住在不到18平方米的車庫,經歷艱辛磨礪,對父親精心照料、盡心盡孝,演繹久病床前的孝女情深。
朱曉暉師范畢業后在綏芬河報社工作,婚后三口小家生活幸福。2002年,父親突患腦梗癱瘓在床。因為弟弟要照顧失憶亂跑的母親,妹妹又患乳腺癌兩次手術,種種境遇讓照顧父親的重任壓在她一個人的肩上。
父親患病以后,四肢僵硬,手夠不到自己的臉。於是,朱曉暉學習各種穴位按摩,每天給父親按摩五六次,每次大約一兩個小時。半年后,父親終於在攙扶下可以坐起來。彌漫性腦梗病人需要吃很多種藥,父親有時候會因為藥片的顏色不同而不吃。她實在沒辦法了,還要“以身試藥”哄父親服藥。
為讓父親重新站起來,她買來各種豆子,放在一個盆裡,每天規定時間讓父親練習撿豆子,鍛煉他手和眼睛的精准度。經過鍛煉,父親的眼睛從原來的外凸著,漸漸地恢復進了眼眶裡。她每天讓父親做幾次練習提腿,在床上能順利提腿后,又扶他站在地上練習抬腿,接著又改成到戶外扶著欄杆練習。她每天早上3點起來給父親喂飯、洗臉、擦身體、按摩、洗衣服、熬藥,直到晚上10點多睡覺。14年來,她每天隻睡3個小時。她平時省吃儉用,用節省的錢買來輪椅,推著父親去逛公園、看風景。
朱曉暉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516 任全來
任全來,男,漢族,1944年11月生,中共黨員,北京市石景山區五裡坨街道高井社區居民。
任全來在前妻去世后,與同樣帶著兩個孩子的妻子再婚,撫養新家庭4個孩子,照料妻子父母、前妻父母、妻子前夫父母共6個老人,好男兒將“六老四小”一肩扛。
為了照顧老人,任全來徹底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每逢節假日,他就三邊跑,為幾位老人擦身、洗臉、洗腳、剪指甲、做飯。這些事任全來一干就是20年。為了讓老人和孩子吃飽穿暖,任全來夫妻倆省吃儉用,日子過得十分拮據。老人們的衣、食、住、行,看病花費、住院護理都由任全來承擔。老人胃口差,消化不好,每頓飯前,他總要先問問老人想吃什麼,挑他們喜歡吃的做,並主動給老人買這買那,陪老人聊天。任全來的盡心照料,使妻子的前公婆不僅獲得了生活上的幫助和便利,而且得到了心靈的慰藉。兩位老人感動地說:“小任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孩子。”
任全來多年以來的言傳身教讓4個兒女懂得了什麼是孝道,孩子們對3家的爺爺、奶奶也都格外關心。現在,妻子劉克清的兒子和兒媳主動將奶奶接到了自己家,幾個孩子沒事就會回家陪陪任全來老兩口,孝老愛親的種子已經在這個家庭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任全來榮獲全國最美家庭、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17 劉怡晴
劉怡晴,女,彝族,1971年9月生,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
劉怡晴和丈夫認下一對老師夫婦為“父母”,悉心照料、買房盡孝,撫慰二老喪子之痛,用善良品德與寬廣心懷,經營著這個特殊家庭,詮釋著無關血緣的深情孝道。
現在,劉怡晴和丈夫章許雲有一對特殊的父母——年近70的羅裕江、李代華夫婦。羅裕江是章許雲在1980年讀雲錫技校時的班主任老師。1999年9月,羅老師年僅29歲的獨生兒子因患惡性淋巴癌去世。得知羅老師的不幸遭遇后,劉怡晴夫婦感同身受,就想為兩位老人盡孝心,撫慰他們的傷痛。2007年,劉怡晴和丈夫正式認下了老師和師母為“父母”。
羅裕江老師患有嚴重的心臟病,第一次發作是在其兒子去世的第四天,之后半年內住了4次醫院。2007年7月4日,羅裕江老師的心臟病再次發作被送到醫院搶救,因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當時,為給兒子治病,羅裕江家裡欠下了幾萬元的債,章許雲和劉怡晴便拿出兩萬元錢給老人到重慶醫院檢查治病。為便於照顧老人,夫妻倆商量后決定將兩位老人遷來開遠居住。當時,劉怡晴84歲高齡的養父還健在,生活需要有人照顧。如果老師夫婦再來,房子不夠住。為了讓老人安度好晚年、盡好孝心,劉怡晴和丈夫拿出多年積蓄,又貸了部分款,買了一套房子給兩位老人居住。如此,養父與老師、師母各有住處,節假日時常一起吃飯,相處得和諧融洽。
劉怡晴榮登“中國好人榜”。
518 閆志國
閆志國,男,漢族,1949年11月生,中共黨員,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街道台基廠社區居民。
新婚第五天,唐山大地震中,妻子高位截癱,身為空軍飛行員的閆志國39年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為妻子營造了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閆志國說:一生隻選擇一個職業,那就是飛行﹔一生隻選擇一種愛情,那就是相守。閆志國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洗澡、擦身、按摩、換衣,半夜起來喂妻子喝水。他們相互鼓勵,從不談灰心與失望。兩年后,張勝蘭開始用萎縮了的雙手給執行飛行任務的閆志國寫信。此后,兩人通了400多封信,兩顆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了一起。1987年,在丈夫的鼓勵和幫助下,張勝蘭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創作了長篇自傳體小說《憂愁河》,在《中國空軍》雜志上連載22期,好評如潮。
在執行任務上,閆志國決心要比過去飛得更好。在部隊期間,他連續安全飛行近2000小時,多次立功、受嘉獎,成為空軍特級飛行員。1995年,閆志國轉業到中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先后擔任機長、飛行技術部黨總支書記、高級業務主管等職務,用自己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超乎尋常的困難與挑戰。
2014年5月,張勝蘭又被查出患有結腸癌,閆志國仍堅持要用自己的守護和鼓勵,讓妻子保持著“戰勝病魔、再創奇跡”的信心和勇氣。
閆志國榮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北京榜樣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19 米德格瑪
米德格瑪,女,蒙古族,196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耐日莫德勒嘎查婦代會主任。
她先后接納並撫養了貧困親友的8個孩子、5位老人,為其中身患重病或殘疾的4人奔波求醫,愛心比草原還廣闊、比大海還深沉。
1989年,米德格瑪結婚成家,小兩口隻有60多隻羊,收入微薄。當時她大姐家生活更困難,有4個孩子需要撫養。米德格瑪與丈夫商量后,決定把兩個大一點的外甥(分別為4歲、5歲)領回來撫養。1994年,米德格瑪一家靠著勤勞能干,牲畜已發展到100多隻,並且先后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
在此期間,米德格瑪還收養了兒時鄰居烏雲其木格的三個孩子(兩個結核病,一個智障),並照料烏雲其木格的智障丈夫。從此,丈夫在外面放牧,米德格瑪一個人在家拉扯8個孩子,勞作之余以制作奶制品和搓毛繩維持生計。到2000年,她家的羊群已發展到1000余隻了。她先后為布德的兩個孩子治好了結核病,並為患上軟骨病和尿毒症的老三四處奔波、求醫問藥。
2002年,本嘎查牧民巴圖蘇和因放羊時凍掉雙手和一隻腳而喪失勞動能力,走投無路之下,帶著68歲的老母親和兩個孩子找到米德格瑪。米德格瑪一家熱情地接納了他們,並和他們一起生活到現在。
米德格瑪榮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國百名優秀母親、內蒙古自治區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20 孫付閣
孫付閣,女,漢族,1929年8月生,河南省蘭考縣孟寨鄉孫西村村民。
兒媳癱瘓在床,她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雖經受老年喪子之痛,但不減婆媳情深,用朴實無華的行動彰顯了中華美德、人間大愛,被鄉鄰譽為“好婆婆”。
1985年,20歲的劉麗芝嫁給了孫付閣的兒子孫理信,卻因病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后又因積水瘤導致高位癱瘓。鄰居曾悄悄告誡孫付閣:“剛過門兒的媳婦就生大病,你家條件又不好,趕緊送回去吧,信兒還這麼年輕,可不敢耽誤啊!”孫付閣卻說:“芝兒這孩子命苦,來到俺家就病倒了,咋能不管哩?進了這個門,就是俺家人,就是俺閨女。”孫付閣帶著兒媳到處奔波、求醫問藥。她每天早晨5點起床,做好飯,幫兒媳洗漱完畢,再一口一口地喂著吃。孫付閣怕年紀輕輕的兒媳想不開,常常想方設法寬慰她。經過幾年治療,劉麗芝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還生下兩個孩子,為家裡帶來了希望和歡樂。
2007年,孫付閣的兒子孫理信不幸患尿毒症去世。孫付閣悲痛欲絕。經歷了老年喪子的巨大痛苦,孫付閣更加覺得親情彌足珍貴。除了照顧兒媳和兩個孫子生活起居,她還要下地干農活。80多歲的老人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但晚上還照例幾次起床照看劉麗芝。隻要對兒媳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買來給兒媳服用,而自己省吃儉用,有病也舍不得花錢去看。
孫付閣榮獲2014感動蘭考人物稱號。
521 陰樹長
陰樹長,男,漢族,196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機關服務中心車管科副科長。
他在兩個妻妹屢遭不幸、家庭發生變故的情況下,鐵肩擔道義,用北方漢子純朴堅實的臂膀,與妻子一道挑起三個家庭的生活重擔,撐起家人希望的天空。
2004年以來,陰樹長妻姊妹家先后發生變故。先是兩個妹夫相繼去世,大妹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面對這一系列挫折打擊,他不畏艱難、勇敢擔當,和妻子協助小妹處理妹夫車禍去世善后事宜,精心照顧癱瘓的大妹直至其去世。
小妹在老家工作,大妹又癱瘓在床,妹妹們的兩個孩子都在濟南上學,無人照顧。他將孩子接到家中,承擔起教育撫養的重任。他努力不讓孩子因為家庭變故而產生自卑心理,並不斷鼓勵他們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兩個孩子也把陰樹長夫妻當作父母。在大妹故去后,她的孩子在結婚典禮上,將陰樹長夫婦請到台上當作自己的父母敬茶獻酒,以感激這些年來對自己及家庭的扶助之恩。
陰樹長的岳母長期跟隨其居住生活。多年來,他們夫婦倆一直精心照顧老人。10余年前,老人膀胱癌手術期間,一家三口不論日夜守護在老人身旁,為老人按摩以求緩解疼痛,陪伴著老人慢慢康復。2014年老人突發腦出血,雖經搶救保住了性命,但也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症。陰樹長夫妻倆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准備老人的飯食,然后伺候老人起身,為其洗漱,一口一口地喂飯。中午下班匆匆趕回家,做飯喂飯。晚上為老人梳洗,服侍老人休息。
如此日復一日,陰樹長的頭發白了、腰也彎了,但是照顧家庭、撫養子女、孝敬老人,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
522 李玉枝
李玉枝,女,漢族,1948年8月生,中共黨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江海街居民。
廣東省“鋼鐵戰士”麥賢得的事跡廣為傳頌,妻子李玉枝用40年的愛照顧、護理好這名特殊的一級傷殘軍人,構筑起一個溫馨美滿的家的港灣,讓丈夫擺脫病魔逐步康復。
1965年“八六”海戰中,腦部嚴重受傷的麥賢得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由於腦漿流失過多,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幾乎全部喪失﹔同時,右側肢體萎縮,並留下嚴重的外傷性癲癇,在最好的狀態下,智力接近十五六歲的正常人。組織上為麥賢得向當時正在公社擔任婦聯干部的李玉枝拋出了愛的繡球。李玉枝放棄工作,承諾要用全部的愛盡力照顧好老麥。
為了更好地護理麥賢得,李玉枝四處拜醫求教,自學各種藥理和護理知識,每天記錄老麥的情緒和身體變化情況。李玉枝還利用空閑時間種菜、養雞、養鴿、養兔,變換花樣為老麥提供每天所需的營養。
“文革”后期,麥賢得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家庭也受到一些打擊。社會的壓力和父親的病症,令兒女幼小的心靈承受著一般小孩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李玉枝憑借堅強的毅力和高超的生活智慧,在麥賢得和子女之間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溝通的橋梁。近年來,李玉枝先后獲得多項榮譽和獎勵,每次她都毫不猶豫地把獎金捐給了希望工程,並先后多次向殘聯、貧困地區捐資奉獻愛心。
李玉枝榮獲戰斗英雄好妻子、廣東好人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23 李昌女
李昌女,女,漢族,1952年12月生,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藤根村村民。
20年來,李昌女收養一名流浪乞討的孤寡老人當作娘親,盡管家庭生活困難,仍不惜花光積蓄、四處舉債為老人治病,悉心照料侍奉,讓老人頤養天年。
1995年,李昌女看到謝阿婆流浪乞討,了解了她的不幸遭遇后,盡管自家生活十分困難,李昌女仍然決定收留這位可憐的阿婆。說起當年決定收養阿婆的原因,李昌女說,“如果沒有人管她,她會死在外頭的。既然我碰上了,我就要管,否則我的良心過不去。”丈夫符贊義也支持她。
剛來時,謝阿婆患有肺結核,李昌女一點沒有嫌棄。為了給謝阿婆治病,李昌女花光了所有積蓄,隻得四處借錢繼續治療。有時實在借不到錢,她就跟醫院說情,讓醫療費先欠著,等有錢了才還上。對此,一些親友和村民不理解。她說,“既然把她收留下來,就要負責到底,我不能眼看著阿婆被疾病折磨不管。”經過李昌女的悉心照料和治療,花了幾萬元,謝阿婆的肺結核終於治愈。
兩年前,謝阿婆患上心臟病等多種嚴重疾病。到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后,醫生對她說阿婆的病可能治不好了。但是,李昌女不甘心,“隻要人還活著,還有一線希望,我就不會放棄。”謝阿婆出院后逢人就嘮叨:“不是我這個女兒,我早死了。”
李昌女榮獲全國孝老愛親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海南省最美家庭標兵等榮譽稱號。
524 楊曉微
楊曉微,女,漢族,1985年4月生,吉林省鬆原市寧江區新城鄉和平村村民。
80后好媳婦楊曉微用瘦弱的身軀,撐起一家四代人生活晴空,悉心照顧高位截癱的丈夫、公公和雙目失明的姥姥,十年堅守、不離不棄,用博大真情詮釋孝與愛的美德。
2006年,楊曉微與丈夫登記結婚時,就知道丈夫的父親高位截癱,姥姥年邁生活不能自理。誰知新婚后不久,丈夫因車禍導致高位截癱,當時她已經懷孕7個多月。丈夫不忍心耽誤她一輩子,多次主動提出離婚,都遭到楊曉微的拒絕。
楊曉微每天早上5點多鐘起床,幫丈夫、公公和姥姥3個人翻身、揉腿、洗臉,然后去做早飯,和婆婆一起喂給他們吃。之后,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幫3個人翻身。午飯和晚飯做好后,她同樣要和婆婆一起輪流喂3個人吃飯。一輪喂下來要1個多小時,很多時候她自己都沒時間吃飯。3年前,楊曉微的女兒上了小學,可家裡的活計仍很多,扒炕、抱柴、扛肥、賣菜等等,幾乎全靠她一人忙活。
在公公婆婆眼裡,“楊曉微就是我們的親閨女,萬裡挑一的好兒媳。”鄉親們都說:“楊曉微起早貪黑照顧一家老小,真是一個好孩子。她把好東西都留給了丈夫、公公和姥姥。”10年艱辛磨礪,曾經稚嫩的女孩,如今已被生活錘煉得更加堅強。楊曉微總說,“隻要一家人在一起,這個家就不會散!”
楊曉微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25 吳梅麗
吳梅麗,女,漢族,1957年1月生,中共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海關退休人員。
10年來,吳梅麗勇毅篤行、精心照料“漸凍人”丈夫,自制拼音板,僅憑眼神交流,幫助丈夫完成創作夢,創造了醫學奇跡。
10年前,丈夫汪建華不幸患“漸凍人”疾病。面對丈夫的重疾,吳梅麗沒有放棄,與丈夫患難與共。10年裡的每一天,都為丈夫准備8次葷素搭配的流食,用針筒一點一點注進胃管﹔每隔一會兒,她都要去檢查插在丈夫身上的各類管子,及時為他吸痰、換管、消毒﹔為了給丈夫舒筋活血,她學會了針灸、按摩等護理技能,讓丈夫從未生過一次褥瘡。
吳梅麗知道,丈夫被“凍住”的只是身體,他大腦仍然清晰。她請人拿來一塊小學生拼音板,用眼神的互相交流來確認聲母和韻母,借助手機拼字,就這麼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丈夫“心靈窗口”被破譯后,她鼓勵丈夫創作從紀實寫起,然后是札記、詩歌。吳梅麗和丈夫把他們在醫院的點點滴滴合寫成一本4萬多字的書,取名《把心捂熱——一個“漸凍人”的生命日記》,從2009年到2013年,夫妻倆共寫了4個春秋。
吳梅麗還把丈夫創作的對聯“脈通經正無庸手,智明神歸有妙方”送給病友,勉勵他們戰勝病魔。《把心捂熱》一書出版后,他們把稿酬的一半捐給“融化漸凍的心”慈善機構。
吳梅麗獲得全國最美家庭、浙江省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26 何平
何平,女,漢族,1991年2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
在父親中風癱瘓在床、母親患間歇性精神病、弟弟患先天性心臟病等接二連三的家庭災難面前,何平毅然用羸弱的肩膀扛起生活重負,悉心照料全家人,並始終用歌聲和行動感染他人、回報社會。
在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中,何平很早就去花炮廠打零工掙錢。由於父母無力照顧,弟弟嚴重發育不良,何平毅然決定帶著弟弟上學。讀研究生時,又把父母接到身邊。她做過家教,發過傳單,送過報紙……最多時一周做了7份兼職。為保証弟弟的營養,她平常穿的都是捐贈的衣服,每餐吃的是一塊錢的“無葷餐”。
了解何平經歷的大學老師張鑫這樣評價:“她的苦難是罕見的,她的樂觀也是罕見的。”何平是個性格外向、興趣廣泛的活動積極分子,校園裡的文藝表演、演講、主持,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何平多次到湘西苗寨呂洞村走訪,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她從父親后續治療費用結余中拿出1600元捐贈給因母親患病無錢醫治准備輟學打工的男孩。她孝老愛親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眾多的好心人紛紛獻出愛心給予捐助。對這些充滿愛心的款項,何平在QQ日記上一一公布賬目,並發帖致謝,總是真誠地勸說網友不要再捐款了,說自己的錢暫時夠用。
何平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湖南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27 何艷
何艷,女,漢族,1977年8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南充經濟開發區地稅局干部。
丈夫不幸離世,她用柔弱雙肩,擔負起侍奉年邁的公婆的重擔,從“兒媳”變成“女兒”,替丈夫盡心盡孝,讓二老安度晚年。
2007年,何艷與武警軍官聶輝喜結良緣。婚后不久,聶輝外出執行任務。三年的婚姻,夫妻相聚不足三個月,甚至懷孕生子丈夫也不在身邊,何艷對此卻無怨無悔。為解除丈夫在前線的后顧之憂,何艷將農村的公婆接來城裡共同生活。起初,公婆擔心城裡媳婦會看不起他們,幾年相處,何艷用溫柔體貼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消除了老人的顧慮。
2010年10月,時任營教導員的丈夫在阿壩執行任務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公婆受不了老年喪子的致命打擊,哭倒在地,何艷強忍悲痛攙扶起二老,抱著他們說:“爸、媽,聶輝雖然走了,但你們還有我,以后我就是你們的女兒。”處理完丈夫后事,何艷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二老的戶口從鄉下轉到南充,何艷從此開始了單位上班、醫院照顧老人、回家照顧孩子的生活。
何艷曾主動寫下協議,將大部分財產劃給公婆,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為照顧二老,至今仍未另嫁。作為一線稅務干部,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嫻熟過硬的業務技能,她還被納稅人譽為“最美女稅官”。
何艷榮獲四川省孝老愛親模范榮譽稱號。
528 鄒林根
鄒林根,男,漢族,1949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家電網浙江海鹽縣供電公司退休職工。
二十年如一日,鄒林根精心自制食譜,獨自一人照顧雙目失明、癱瘓在床的老岳母,“好女婿勝似親生兒”。
1993年5月,吳阿英雙目失明,鄒林根隨即帶著岳母去杭州、上海求醫。岳母住院期間,他守候在岳母病床前,端屎倒尿。醫生和同病房的人看到后,紛紛稱贊鄒林根的孝順。
吳阿英失明后,她曾多次絕食。“媽,伺候您是我們的責任。您可千萬別亂想呀,我一定想辦法,把您的眼睛看好。”老鄒總是這樣勸說吳阿英老人。雖然后來病情還是沒有好轉,但老鄒的孝心未減半分。鄒林根12歲時父親去世,22歲時母親去世,過早地失去雙親讓他感受到親情的珍貴,他將對父母的孝奉獻給了老岳母。
10年前,吳阿英突發腦溢血,半身偏癱。上有百歲老岳母,下有襁褓孫輩,鄒林根夫妻倆頓時成了最忙碌的人。老兩口作了分工,妻子到杭州照顧孫輩,鄒林根則在海鹽照顧岳母。為防止老人家生褥瘡,老鄒經常給吳阿英按摩、擦身、清洗尿墊,還特地買了輪椅,有空就推著老岳母去晒晒太陽。多年來,老鄒堅持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為老岳母做早飯,幫助她洗漱。在牆上,人們還可以看到貼著一張老岳母的食譜,每頓都是二素一葷一湯,搭配合理,菜色豐富。一天下來,老鄒總是照顧到老岳母睡著之后,自己再去休息。
鄒林根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29 冷木
冷木,女,藏族,1962年1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尼傲鄉原婦聯主任。
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流浪老人,不離不棄。冷木的真情付出傳遞的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關懷幫助,更是對人間大愛的不懈追求。
40多年前,一位年過60輕微智障的老人拖著一條殘疾的腿出現在一位老阿媽的大門口,頭上還帶著傷。善良的老阿媽一家出於同情收留了他。這位老阿媽就是冷木的婆婆。十年后,冷木加入到這個溫馨的小家庭。
本性善良的她自嫁過來的那一天起,在照顧好一家老小的同時,也擔負起了照顧流浪老人的責任。在她的眼裡,老人就像是自己的親“阿尼”(爺爺)。時光荏苒,冷木的公婆相繼離世,不久,丈夫也隨之而去。這個原本歡聲笑語不斷的家庭好像一下子掉進了冰窖,冷木身邊除了年幼的孩子們,還有這位年邁的智障老人。在冷木一家幾度面臨揭不開鍋的窘境之時,她也沒有輕言放棄。在艱難的歲月裡縮衣節食照顧一家老小,在老人病重的時候徹夜相守。在冷木看來,就像藏族人常說的諺語“使父母愉快的是孝敬,讓眾人點頭的是積德”,上天安排這樣一件事給自己做,肯定是有道理的,那些受過的苦和付出的艱辛,都是值得的。2014年的冬天,年近百歲的“阿尼”帶著微笑離開了大家,冷木一家為“阿尼”舉辦了當地藏族最隆重的葬禮。
冷木榮獲甘肅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30 沙世銀
沙世銀,男,漢族,1961年6月生,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白陽鎮羅堡村村民。
27年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為了能讓妻子重新站起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真情感動鄉間。
1988年12月23日,沙世銀夫妻乘坐哥哥的手扶拖拉機去縣城的路上,車翻下溝壑,妻子陳玉芳的脊椎骨摔斷。沙世銀變賣所有家產為妻子醫治,深信她會重新站起來。但事實是殘酷的,26歲的陳玉芳被診斷為十二胸椎以下癱瘓。無奈之下,他隻得帶著妻子回家休養。
多年來,沙世銀為撐起這個家,做過搬運工、泥水工,收過廢品,有時一天在外要做兩份工。為了還清妻子住院時的債務,他把分家得的一頭牛賣了還賬。
沙世銀是個細心的漢子。每當妻子心情煩悶時,他就用輪椅推著她去鄰居家串門﹔妻子想母親了,他就套起農用架子車,把妻子送到60裡外的娘家。夏天,他把妻子抱到樹蔭下乘涼﹔冬天,他把炕燒得熱熱的,生怕妻子凍著。盡管妻子常年臥床,但沙世銀還是把家收拾得干干淨淨,讓妻子在家裡住得舒舒服服。
27年來,沙世銀在村民眼裡,是個當之無愧的好丈夫。村黨支部書記對他不吝贊美之詞:“沙世銀是我們村的驕傲,是全體村民學習的榜樣。”
沙世銀榮獲感動寧夏人物等榮譽稱號。
531 張秀桃
張秀桃,女,漢族,1982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鄱陽縣鄱陽鎮衛生院醫師。
她用真情照顧一名一級傷殘軍人並與其結為連理,始終無微不至、不離不棄,詮釋了“最美軍嫂”的人間大愛。
2002年,張秀桃被安排到河北鹿泉市部隊醫院實習,負責為頸椎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癱將近3年的一級傷殘軍人朱光進做醫學護理。面對心情低落消沉的朱光進,張秀桃自學心理學知識,一有空就和他聊天,為他剪指甲、掏耳朵、做按摩。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隨后產生了要照顧他一生的情愫。2004年11月,已轉回鄱陽老家治療的朱光進病情加重,幾次流露出輕生的念頭。張秀桃得知后,辭掉在石家庄的工作,孤身一人找到了遠隔千裡的朱光進老家。每天早上,張秀桃要把75公斤重的朱光進從床上抱到輪椅上,晚上又從輪椅上抱到床上。當時,秀桃體重還不到50公斤,好幾次因體力不支,倆人一起摔倒在地。由於常年坐著,朱光進落下便秘的病根,大便經常是張秀桃為他摳出。為了能讓朱光進站起來,張秀桃拜老中醫為師,苦學按摩技術,堅持每天早晚給他做肢體康復性按摩。經過5年多精心照料,朱光進身體日漸好轉,兩人於2009年1月正式辦理結婚手續。張秀桃說:“未來的路不管有多長、有多難,我都要和他在一起。也希望所有的軍嫂都讓自己的丈夫安心國防建設,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張秀桃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三八” 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32 張德鳳
張德鳳,女,漢族,1964年11月生,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石瓮鎮勝利村村民。
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在前夫家庭連接遭遇橫禍之際,依循著朴素善良的本性,主動承擔起為前夫父母盡孝的義務,5年來風雨無阻,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感動之歌。
2010年,張德鳳與下梁鎮高原村的馮家文重新組建了家庭,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可前夫家卻接連遭遇了橫禍:前夫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小兒子因煤氣中毒再也沒醒過來。前夫和孩子去世造成的傷痛,不僅折磨著張德鳳,也讓前夫的父母傷痛難當。善良厚道的張德鳳在悲痛中決定,要像對待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照顧他們。此后,張德鳳就承擔了盡孝義務,時常要乘公交車趕40裡路回去幫前夫80多歲的父母親挑水、砍柴、做飯、洗衣。2011年,張德鳳和丈夫馮家文商量,在離前夫父母最近的地方租了間房子,以方便長期照看。租來的房子狹小簡陋,沒有像樣的家具,可張德鳳和丈夫卻從無怨言。
因為多年的勞累,張德鳳的視神經急劇萎縮,雙眼視力隻有0.1,現在吃飯夾菜都得別人幫忙,即使這樣,她依然不離不棄、無怨無悔地照顧著公婆。
張德鳳把和自己沒有半點血緣關系的老人贍養得很好,讓村民都很感動,村裡不少年輕的兒媳婦都在向張德鳳學習,孝公公敬婆婆。
張德鳳榮獲陝西好人榮譽稱號。
533 陳明
陳明,男,漢族,1984年1月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一團社區政工員。
陳明是兵團軍墾后代,在突遭家庭變故后,用年幼的肩膀承擔起照顧癱瘓父親的責任,20多年來不離不棄,在行孝盡孝中堅強成長。
1987年,陳明的父親在煤礦檢查安全工作時,突發事故,導致其腰以下雙下肢癱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995年,不堪生活重負的母親離開癱瘓在床的丈夫和年僅11歲的陳明,再無音信。從此,一家人的生活壓力全壓在陳明身上。除了每天完成學業外,他在放學后還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家,為父親翻身按摩、煎藥喂藥、做家務。糊爐子、倒火牆、安煙筒、挑煤擔糧,陳明啥事都干。
艱難的生活讓陳明變得愈發堅強,把父親照顧好成了他最大的心願。2011年,在四十一團黨委的關懷下,陳明被就近安排在社區當政工員,一家人也搬進了新建的樓房。2012年1月,陳明的父親被確診為膀胱癌晚期,這給陳明帶來不小的打擊。但他很快走出心理陰影,一邊以飽滿的熱情工作,一邊悉心照顧他的父親。他的努力,也鼓起父親戰勝病魔的信心。如今父親的病情得到較好控制,創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續的奇跡。
善良打動人心。陳明從小盡孝侍父的感人事跡和可貴品質,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陳明榮獲兵團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34 陳如豪、吳清琴
陳如豪,男,漢族,1957年2月生,中共黨員,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蓮花街道景田社區居民﹔吳清琴,女,漢族,1957年9月生,陳如豪妻子。
兒子陳文亮因公負傷成為植物人,陳如豪、吳清琴夫婦十八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從不向組織提特殊要求,還多年堅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受到各方廣泛好評。
1997年,時年21歲的陳文亮在抓捕飛車搶奪的犯罪嫌疑人時身負重傷,先后接受了10多次大小手術,盡管戰勝了死神,但從此進入“植物人”狀態。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陳如豪夫婦在悲痛中選擇了堅強。為了照顧兒子,陳如豪關閉了公司,轉讓了養殖場,吳清琴也提前辦理退休。正是陳如豪夫婦18年從不間斷的醫療護理和康復訓練,使陳文亮突破了“最多隻能活三年”的預判,不斷改寫著生命的紀錄,他從來沒有生過褥瘡,尤其臂、腿、背、臀部,仍保持肌肉彈性,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18年來,盡管夫婦倆為了照顧兒子花費了巨大的開銷,他們還經常出手幫助別人。老家村裡修路搭橋,建老人院和幼兒園,還有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華南雪災、舟曲泥石流、魯甸地震,每一次他們都以“陳文亮”的名義積極捐款,累計已超過12萬元。
陳如豪、吳清琴榮獲感動廣東十大人物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35 陳若星
陳若星,女,漢族,1958年6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文化藝術報總編輯。
面對母親患老年痴呆、父親癱瘓在床、自己又身患癌症的困境,陳若星克服一切困難,用堅強毅力換來父母的轉危為安,為自己、為家庭重燃生命新希望。
1997年,陳若星的父親因腦梗和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而臥病在床,喪失了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吃喝拉撒都要她管。父親臥床17年,從未患上褥瘡,這背后是陳若星心細如發的精心護理。同時,她還照料患有痴呆症的母親。
2008年從汶川地震災區採訪回來后,陳若星被確診為乳腺癌。母親得知陳若星癌症住院后高血壓病發作,倒在了地上。當時正在接受化療的陳若星得知后拔掉針管,跑到醫院門口接救護車。
母親的病情稍有緩解之時,父親也被送到重症監護室,又一張病危通知書遞到了陳若星的面前。就這樣,西安交大二附院同時住進了他們一家三口,兩個病危,一個癌症。化療完成后,陳若星顧不上自己止不住的嘔吐及深入骨髓的劇痛,在樓上樓下步履蹣跚、晃晃悠悠地奔忙著,咨詢醫生,聯系護工,為父母端餛飩、送稀飯、喂水果、換床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病情緩解,脫離危險,先后出院,而她又留在醫院裡繼續著自己的化療。
陳若星榮獲陝西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36 陳春林
陳春林,女,漢族,1997年2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高級中學學生。
母親離世、父親患病,家庭接連遭遇不幸,陳春林把父親帶在身邊,一邊認真學習,一邊精心照顧父親,演繹了“帶父上學”的孝心故事。
陳春林原本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然而,9歲那年母親因腦溢血離開人世,15歲那年父親因中風導致偏癱,臥病在床。陳春林與年幼的弟弟不得不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陳春林決定休學一年在家照顧父親。2013年,渴望讀書的陳春林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她決心要一邊學習一邊照顧父親。
為了讓父親盡快康復,她每天給父親拍打全身,攙扶父親做四肢屈伸動作,有時一做就是幾個小時,一天下來胳膊酸得抬不起來,她仍然咬牙堅持著。就這樣,學校和醫院這兩點一線就成了陳春林一天的生活軌跡。為了不讓自己的功課落下,陳春林爭分奪秒地學習。辛勤的付出終有回報,陳春林的成績一直保持全年級前列,不僅是師生眼中的孝女,還是同學們心目中的學習尖子。2014年,陳春林以七科全A+的成績被賀州高中錄取。賀州高中在校內特別提供了一間房給陳春林和父親居住,使她得以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父親。
陳春林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道德模范、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大孝心人物、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年五四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537 陳秋花
陳秋花,女,漢族,1954年9月生,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漳村煤礦居民。
陳秋花四十年如一日悉心伺候因工傷高位截癱的丈夫,不離不棄,托起一個溫情滿滿的家。
1976年,事故發生時,陳秋花的兒子才一歲多,丈夫突然致殘給這個剛剛建立起的家庭帶來了災難性重創,對於年僅22歲的陳秋花更是晴天霹靂般的打擊。
在潞礦醫院治療的7年時間裡,她每天就是守護著病床上的癱瘓丈夫和幼小孩子,丈夫一個小時需要翻翻身,孩子半個小時要喂喂奶,她吃飯、去廁所都得小跑。偶爾孩子有個頭痛腦熱、身體不適,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當她看到丈夫神情恍惚時,總是把苦和累藏埋在心裡,面帶微笑和丈夫講些高興的事,並鼓勵丈夫說:隻要你積極配合醫院治療,我一定會讓咱們一家三口過出個樣來。
隨著年齡增大,丈夫任俊山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腎臟功能減弱趨向衰退,並引起高血壓等病症。2004年,被病魔折騰多年的丈夫想放棄治療,陳秋花積極做丈夫的思想工作,最終手術順利完成。
丈夫從小就是由二叔和姑姑兩家撫養大的,陳秋花認為自己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她也沒忘記逢過年過節托人給遠在鄉下的四位老人帶點好吃的東西,從生活上盡可能地接濟一下。
陳秋花榮獲山西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38 羅必炎
羅必炎,男,漢族,1951年6月生,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村民。
秉承孝老愛親、多行善事的家風家訓,悉心贍養親、繼、養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懷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親和睦。
羅必炎和他的養岳父、女婿,三代男人都是上門女婿。羅必炎之妻年幼時家貧投奔向家,成為養女,上頭也有四位老人。羅必炎上門做女婿時,生父生母、繼父繼母、岳父岳母、養岳父養岳母等8位老人都健在,他明白,自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去贍養每位老人。羅必炎和妻子數十年如一日,這家那家做農活、這邊那邊照料老人。鄉親鄰居有人嘆息,羅必炎自己贍養四個老人,還上門另養四個,累得哪像人過的日子。但羅必炎覺得,哪家都有老人,后輩再苦再累也要孝順老人,這是做人的道德良心。
8位長輩年老體弱、經常患病,羅必炎與妻子就不辭辛勞、輾轉照料。2007年,妻子養父向性凱肺氣腫加劇,羅必炎送他到縣醫院治療。周圍不少人勸他,你多年盡孝,又不是親父,不必花冤枉錢了。但他堅守自己的孝心,每天給老人送水喂藥、端屎端尿、擦拭身體,老人躺在病床上幾個月,身上沒長一處褥瘡。病友們都說,這些事連親兒子也難做到。
羅必炎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湖北好人榮譽稱號。
539 羅永秀
羅永秀,女,布依族,1970年12月生,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埔頭村村民。
二十幾年來,羅永秀視兩個繼子如同己出,細心呵護因車禍受傷成為植物人的大兒子,讓兒子逐漸恢復生命跡象,以偉大母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20年前,貴州長順的羅永秀到晉江打工時認識了施勁鬆,並與他結婚。當時丈夫與前妻已生育了孩子施並鈞、施並帝。羅永秀精心照料這兩個孩子。2008年,18歲的大兒子施並鈞騎摩托車遭遇車禍,成了植物人。然而,7年過去了,羅永秀依然不離不棄地守護在病兒的床前。為了這個“前人囝”,她把家庭開支控制在最低限度,將省下來的錢換成藥品、針劑、輪椅……她還專門拜師學藝,學會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幫他翻身、擦洗、按摩。為了便於照顧,她搬到兒子房間。
在羅永秀的悉心照料下,7年來,施並鈞從未長過一個褥瘡,手腳肌肉從未發生過明顯萎縮。2013年5月起,他的雙手逐漸能夠握拳,眼珠逐漸能夠轉動,疼痛時也會發出呻吟聲。一個個有意識的生命跡象漸漸地回到了施並鈞的身上!羅永秀以偉大母愛,樹立了一個新時代繼母的全新形象。埔頭村村民對施勁鬆一家十分關心,提起羅永秀,父老鄉親們都說“生的放一邊,養的功勞大如天”。
羅永秀榮獲泉州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40 周薇
周薇,女,漢族,1963年4月生,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釵中心小學教師。
周薇悉心照顧體弱多病的父母17年,長期照顧身患重病的前夫和年老體弱的公婆,久病床前有孝子,婚姻不在情義在,其感人事跡被廣泛稱頌。
周薇對父母養育兒女所付出的艱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悉心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她常說:“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1992年父親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十幾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顧父親,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離異后,周薇仍堅持照顧,撐起前夫一家的生活。2008年11月,前夫突患腦梗塞住進了海南農墾總院,她聽說后立即趕赴醫院照顧,直到他脫離危險。2009年7月,她的父親離世未滿40天,公公也因病住院,半年后,公公也撒手人寰。她還沒擦干失去親人的痛苦眼淚,前夫又第三次住進了醫院。她毫無怨言,從拿藥、端水、端飯到端便盆、倒糞便,樣樣都做。
2012年5月,婆婆不慎跌傷致右股骨粗隆斷裂,手術后一直癱瘓在床。在承擔起婆婆所有醫治費用的同時,體弱多病的她獨自擔負起照顧、護理婆婆的全部責任。婆婆長期臥床生了褥瘡,她親自為婆婆做按摩。
周薇榮獲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541 周玨珉
周玨珉,女,漢族,1958年1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巾幗園)主任。
她不遺余力照顧患有智障的婆婆和兩位小姑,悉心照料年邁多病的父母及身患癌症的兒子,在平凡而特殊的家庭中演繹著動人的親情故事。
周玨珉的婆婆和兩位小姑是先天智力障礙患者,日常生活全靠她和丈夫照料。
每逢新春佳節,她都會為老人家買新衣新鞋,在婆婆骨折臥床期間,周玨珉不顧自己患有嚴重的腎臟疾病,悉心幫助老人穿衣、洗漱、喂飯、按摩、通便。作為嫂子,在“傻妹妹”不幸罹患乳腺癌時,她傾盡所有,為她治療。
在家中,周玨珉更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孝女。她從小由外婆帶大,長大后她多年悉心照顧年邁的外婆,直到外婆95歲辭世。她每年都要擠出時間去看望住在南京的雙親。母親去世后,周玨珉又要照料已91歲的老父親。
上海市婦聯巾幗園成立於1992年,作為巾幗園的領軍人,周玨珉深感社會責任重大。巾幗園每年為所在街道的敬老院開展獻愛心活動、定期幫困送溫暖,為社區困難學生提供幫困助學,向慈善基金會捐贈善款。由周玨珉創意並組織開展的公益項目“上海市婚戀博覽會”,成了上海市政府服務民生的重點服務項目。
周玨珉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國杰出創業女性、中國百名杰出女企業家、全國家政服務行業優秀管理者等榮譽稱號。
542 周淑琴
周淑琴,女,回族,1975年3月生,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麗日社區居民。
18年來,周淑琴用柔弱的雙肩,支撐著這個家,精心照顧婆家患有精神病、癌症等疾病的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大伯哥,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周淑琴1998年結婚,婆家3個病人都需要她照看:70多歲的婆婆長年患有精神病,小姑子也患有家族遺傳性精神病,小叔子手腳殘疾,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這個老弱病殘的家庭,周淑琴夫婦挑起家庭重擔。
周淑琴的公公被查出患有肝病沒多久,又並發腦溢血引起偏癱,兩年后又查出患有食道癌。3年裡,周淑琴每天要為癱在床上的公公做吃做喝,端屎端尿,擦洗身子。3年后,公公撒手人寰。在公公離開人世不久,離異后的大伯哥又查出肝癌。周淑琴毫不猶豫把大伯哥接到自己家,精心照顧。
大伯哥去世后,周淑琴又把患病的婆婆、小姑子、小叔子接到自己家。一家老小病的病、殘的殘,一切的生活開支都依靠周淑琴夫婦二人。2006年,周淑琴的丈夫陳志明查出患有肝炎,周淑琴大哭一場后,又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面對丈夫有病不能累著、營養要跟上,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都需要人照顧的現實,周淑琴堅強地咬緊牙關挺住。她每天早晨4時就起床做飯收拾屋子,打發走上班的丈夫和上學的孩子后,給婆婆洗臉穿衣,再把飯菜端到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面前。一日三餐,裡裡外外,她沒有停歇的時候。
周淑琴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43 趙小參
趙小參,女,漢族,1953年3月生,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萬金店鎮王寨村村民。
公婆早年離世,她含辛茹苦30多年,把婆家未成年的三個弟弟兩個妹妹撫養成人﹔自己身患癌症,卻又毅然撫養兩個侄子,被弟弟妹妹們尊稱為“嫂娘”。
1979年,趙小參嫁給了王寨村的李雪太。1983年,公公婆婆相繼去世,撇下兩個妹妹和三個弟弟,大的不足17歲,小的才6歲。趙小參挨家借錢,讓公婆入土為安。幾天之后,老屋突然坍塌,她咬牙又借錢為五姐弟置辦了新家。此后,趙小參辭去了自己心愛的民辦教師工作,節衣縮食,沒日沒夜地為一大家子人的生計操勞。7年之后,她讓兩個妹妹風光出嫁,幫二弟三弟蓋了新房辦了喜事。接下來,她獨自南下廣州,一邊拾荒掙錢,一邊求情借款,為四弟湊足1.5萬元的建房錢。沒有宅基地,她把自己兒子的宅基地讓出來。1999年的冬天,終於為四弟娶了媳婦。
2002年秋,趙小參被查出患了食道癌。期間,二弟的妻子突然暴病身亡,二弟在外打工失去聯系。當時,兩個侄子一個讀高中,一個讀初中沒人照顧。趙小參不顧自己疾病纏身,又毅然擔負起撫養他們的重任。她自己少花錢,拖延治療,省下錢供養孩子上學,直到大侄子接到北京化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外打工誤入黑磚窯4年沒有音訊的二弟回到家,跪在趙小參面前:“我這輩子最尊敬的人就是您,您就是俺的嫂娘啊!”
趙小參榮登“中國好人榜”。
544 胡章明
胡章明,男,漢族,1959年2月生,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磁正街社區居民。
胡章明33年如一日,照顧半身不遂的妻子,無怨無悔、不離不棄,用“我就是妻子的‘雙腳’”,詮釋了“親是相守、愛是陪伴”的朴素真情。
30多年前,胡章明與自小患有小兒麻痺症的王承敏結為夫妻。為了扛起家庭的重擔,讓妻子過得好一點,胡章明每天起早貪黑。2005年,王承敏到鄰居家串門時不慎跌倒,右腿膝蓋骨破裂。近半年的時間裡,妻子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胡章明忙裡忙外,洗衣做飯,精心照料。這次受傷也使妻子以后隻能依靠輪椅出行,胡章明笑著說:“以后我就是你的‘雙腳’,你想去哪裡我就帶著你去。”他說到做到,每天都推著妻子出門,磁器口的大街小巷裡都有他們形影不離的身影﹔每個月還會推妻子去逛一逛三峽廣場、沙坪公園,每兩個月還會送妻子去她的父母家中看望,以盡孝道。
腿傷未愈的妻子又患上了喉部腫瘤,醫生建議馬上住院做手術。在妻子住院的半個多月時間裡,胡章明每天端水送藥,還熬湯給妻子補充營養。為了給妻子活絡筋骨、緩解疼痛,胡章明學會了中醫拔罐,為了方便照顧妻子,胡章明在離家很近的一家餐館干上了洗碗工,隻要一有空,就小跑回家看一眼妻子才放心。
從胡章明家門口到街上的平壩,有一石梯,每天,胡章明都會背著妻子上下,這一背就是30多年。這石梯就是他們深情相伴數十年的無聲見証。
胡章明榮獲重慶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545 施庭榮
施庭榮,男,漢族,1960年12月生,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郵電局職工。
施庭榮因崇敬勞動模范宋思蓮,認下她為母親,從此來到義父母的家裡,盡心孝敬父母,照料癱瘓弟弟,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好兒子。
1982年,剛20出頭的施庭榮,從報紙上讀到了雲南省“三八”紅旗手、省勞動模范宋思蓮的感人事跡,立即寫信聯系上了宋思蓮。從此,施庭榮和宋媽媽之間連上了一條長長的牽挂線。1983年11月,施庭榮在未婚妻的陪同下,踏上千裡“尋親”路。當時,宋媽媽的兩個孩子已相繼離世,隻剩一個15歲的癱瘓兒子。年底,施庭榮陪親生母親再次來到宋思蓮家。他的母親對宋媽媽說,“我有兩個長大了的孩子,以后咱兩家一家一個,這樣百年后就都有人送終了。”
從此以后,施庭榮就來到宋思蓮家裡,至今已陪伴照料30多年。1995年,退休不久的義父因腦血栓病倒,經醫治后仍需長期護理。整整18年,施庭榮和宋媽媽,以及他的妻子兒女,全心照顧病中的老人。2013年,80歲高齡的義父病重。為治好義父的病,施庭榮能借錢的地方都借了。但是,雖然他盡了最大努力,義父還是離開了。鄰居們說:“宋媽媽家這個兒子,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現在,施庭榮最大的心願就是母親的健康。
施庭榮榮登“中國好人榜”。
546 姜威威
姜威威,女,漢族,1980年3月生,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王村村民。
姜威威十年如一日照顧腦癱的兒子、精神受到刺激的丈夫、因腦梗癱瘓的公公、腰椎骨斷裂長期臥床的婆婆,支撐起了這個“四患之家”的天空。
2001年姜威威和田金龍喜結姻緣。2003年,兒子田玉宇降生六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為腦癱。后來,丈夫與人合伙經商被騙,再加上孩子的病久治不愈,精神上受到刺激。2005年,公公突發腦梗塞,癱瘓在床,而婆婆不慎摔斷了腰椎骨,長期臥床,一家四口全部都需要姜威威照顧。那年,她隻有25歲。在這個淳朴的女人心裡,家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最深切的愛,就是陪伴,不離不棄。就這樣,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多災多難的家。
盡管兒子的病久治不愈,姜威威卻沒有讓兒子停止過復健訓練。孩子已經牽扯了太多的精力,可是無論多忙多累,她也沒有疏於對公婆的照料。每天早晨,她就要給公公喂水喂藥、端屎端尿、擦洗換衣,老人多年來沒有得過一次褥瘡。公公咀嚼有困難,她就將營養的飯菜都弄碎了一口口喂給公公。婆婆經過她的精心照顧,也已經能下地走動了。丈夫由於精神受刺激,有時會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姜威威並沒有委屈和埋怨。丈夫的姐姐含著淚說:“威威這些年來,處處都想著家人,唯獨不想著她自己。”
姜威威榮獲全國鄉村好青年、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農村好青年等榮譽稱號。
547 姜致蓮
姜致蓮,女,漢族,1949年12月生,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寶塔社區居民。
姜致蓮用心血和汗水悉心照料護理傷殘軍人丈夫尹繼常40年,不離不棄,用真情摯愛喚醒生命奇跡,書寫了“久病床前有賢妻”的一段佳話。
1974年8月,在姜致蓮懷有6個月身孕的時候,丈夫尹繼常在執行任務時不幸遭遇車禍,胸部以下高位癱瘓。在悲痛和困難面前,作為一名軍嫂,姜致蓮選擇了擔當。40年來,正是因為她的不離不棄,延續了尹繼常的生命,確保了家庭的完整。
她日復一日地重復做著為丈夫喂藥做飯、掏便導尿、擦澡按摩、擦衣洗尿墊四件事,整天與臟和臭打交道。長期下來,她洗尿片用破了5個洗衣盆,搓爛了3個木質搓衣板,她的指甲蓋因長期浸水而脫落,手掌骨骼嚴重變形。在姜致蓮含辛茹苦精心護理下,丈夫癱瘓臥床40個年頭,身上從沒有患過褥瘡,沒有一處創傷,更沒得過一次並發症。一名醫護專家看到病人干淨整潔、面色紅潤、皮膚沒有一絲萎縮的情況,認為這是醫學護理史上少有的奇跡。
40年來,姜致蓮始終念念不忘部隊各級領導和組織對丈夫和家人的關心幫助。如今,子女們深受母親影響,都立志要做個好人回報社會。同時,姜致蓮的美德也深深地影響和感動著周圍很多人。
姜致蓮榮獲蘭州軍區和武警總部模范軍嫂、甘肅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48 賀頻
賀頻,男,漢族,1960年8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小島文化教育發展基地信息宣傳科科長。
賀頻照顧雙目失明的妻子33年,承擔起所有家務,與妻子相敬如賓、相濡以沫,並照顧年邁的岳父岳母10多年。
他的愛人高英杰原來是西寧市第十八中學的一名教師,1982年因患視網膜色素變性,導致雙眼視力嚴重低下。賀頻曾帶著患病的妻子幾乎走遍了國內所有能治療眼疾的地方,終無法治愈,被確定為盲殘二級,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自此,他照顧妻子飲食起居、承擔起幾乎所有家務。早上他要去市場買菜,平時要陪妻子散步、聊天,講電視上演的內容,出門時幫助她挑選搭配衣服……
賀頻對妻子的精心照顧,感動著妻子、家人、鄰裡,也感動著同事、朋友。這麼多年來,賀頻和妻子相敬如賓、不離不棄,相扶相攜走過了30多個春秋,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賀頻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岳父岳母均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與他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為了讓老人居住得更舒適,他把家中唯一一間陽面暖和的臥室騰給老人住,另一間臥室給女兒居住,自己和妻子住在客廳裡。為了讓老人吃得更舒心,他特意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為了讓老人心情舒暢,大事小情總是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
賀頻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青海省和諧文明家庭標兵等榮譽稱號。
549 夏佔海
夏佔海,男,漢族,1953年7月生,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天寧鎮北關街村民。
2003年2月,因煤氣中毒事故,妻子落下全身癱瘓、神志不清的病根,夏佔海承擔家庭重擔,十二年精心照顧妻子,為妻子自制康復機,用愛心幫助她恢復健康。
為了照顧好妻子,夏佔海每天的生活非常緊湊。早早起床做好飯,然后給妻子穿衣、刷牙、洗臉、喂飯,幫助上廁所。上午用輪椅推著妻子去醫院針灸按摩打吊瓶。為了不讓長期臥床的妻子肌肉萎縮、長褥瘡,他一有空就給她翻身按摩,尤其是晚上妻子小便多,每夜都要起床好幾次幫她小便。十二年來,夏佔海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為了促進血液循環,他每天為妻子泡腳一個小時,血液循環機循環三次,而他就利用妻子泡腳、血液循環的時間洗衣服、做家務。
為了給妻子治病,夏佔海花光了所有積蓄。為掙錢給妻子看病,他將自己的院子改成小旅館,一邊照顧妻子一邊經營,每天忙忙碌碌、一刻不停。
夏佔海自己設計繪圖,為妻子量身定做康復機。這台康復機經過申請,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証書。現在,他妻子已經能在上面站立一個多小時。2014年夏天,夏佔海又制作了幾台康復機,在自己院內創辦了免費康復中心,讓更多下肢不能站立和行走的人免費康復。
夏佔海榮獲山西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50 黨洪義
黨洪義,男,漢族,1987年11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人大常委會人事工委副主任。
在戀人家庭遭受變故時,他主動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以准女婿的身份和戀人一起,精心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岳母,是有情有義的“好女婿”。他們每月5000多元的工資收入,既要保証兩人的生活,還要負擔准岳母每月800元的護理費,兩個人過起了節衣縮食的生活。
2006年夏天,黨洪義戀人的母親突發車禍,成了意識不清、癱瘓在床的重症病人。兩年后,“准岳父”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為照料岳母,黨洪義毅然辭掉前景看好的工作,和戀人一起回到家鄉照料“准岳母”。黨洪義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到岳母的臥室將岳母用過的床單、被罩拿出來洗涮一遍。晚上下班回家,先來到岳母的臥室,和岳母說上幾句問候的話。盡管意識不清的岳母聽不明白他的話,黨洪義還是日復一日地重復著。2012年春節過后的一個晚上,岳母突然抽搐,脖子僵直,眼珠翻白。黨洪義抱著體重100余斤的岳母,從6樓一氣送到停在樓下的120救護車上。醫院經過緊急搶救,把岳母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家裡有這麼重病的老人,對自己親生兒女往往都是考驗,但黨洪義無怨無悔。黨洪義的愛人說:“長時間守在一個植物人面前,誰都興許有個心煩的時候。可洪義始終是那麼一個勁,從沒煩過。”
黨洪義榮獲第六屆遼寧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51 倪紅清
倪紅清,女,漢族,1965年10月生,河北省懷來縣沙城鎮榆林屯村村民。
母親、婆婆、丈夫在三年內相繼去世,她肩扛養育兩個兒子、照顧老公公的重任,用自己的吃苦受累演繹親情重如山的人間大愛。
為了幫助倪紅清盡快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公公白全江四處托人給她介紹對象。2009年9月,倪紅清與劉榮結婚,相互約定一起照顧老人。平時劉榮在外打工,倪紅清在家開小賣部,倪紅清的兩個孩子也相繼參加工作,對於母親的選擇都非常理解和支持。2014年,白全江突患腦梗,倪紅清和劉榮都守在醫院,兩個孩子也輪流請假回來照顧爺爺,夫妻倆為老人喂水喂藥、端屎接尿、洗臉洗腳。病友們聽說他們家庭關系后,無不豎起大拇指。
白全江出院后,醫生都說他再也站不起來了。但倪紅清不放棄,每天按時扶著白全江鍛煉身體,從開始的一步、兩步,到現在能自己拄著拐杖在屋裡走動,基本能生活自理。老人自從得病后一陣糊涂一陣明白,但倪紅清和丈夫都很有耐心,教老人說話,做些簡單事情,有時老人跟他們發脾氣,他們也不在乎。生活中,幫老人洗頭洗腳,及時換洗衣服,做飯也先問老人想吃什麼,春、秋季節請醫生到家中給老人輸液預防疾病,老人愛聽戲,他們給老人買了錄音機……在倪紅清的帶領下,一家人用行動演繹著敬老孝老的感人故事。
倪紅清榮獲河北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52 徐仁霞
徐仁霞,女,土家族,1957年12月生,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潭中學退休教師。
10年來,徐仁霞悉心照料患小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女兒,四處求醫,不離不棄。
2006年和2009年,丈夫和即將碩士畢業的女兒都因病毒引起的小腦共濟失調,失去了行動能力。徐仁霞是學校的一位班主任,並負責兩個班的語文課教學任務。丈夫和女兒發病后,為了不影響教學任務,她沒有向學校反映自己的困難,也沒有請過一天假。殘酷的現實幾乎使她一夜之間白了頭,生活的壓力天塌般劈頭而下,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來,但她仍每天堅持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回到家中盡心護理兩個病人、找資料、尋醫生……
平日裡,為了照顧家人,徐仁霞常常是半夜起床料理家務,白天就在家、學校和醫院間來回奔波,一邊做到上課教學不耽誤,一邊盡心照料丈夫和女兒。
為緩解家人病情,徐仁霞每晚都抽出時間自學針灸、推拿、按摩、神經解剖學等方面的知識,自己為丈夫和女兒做康復治療。這些年來,徐仁霞自己也患上了高血壓、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風濕等疾病,經常受病痛折磨。但對於未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用自己畢生的愛來呵護家人,陪伴家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一直勇敢地走下去。
徐仁霞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553 海日汗
海日汗,男,蒙古族,1987年7月生,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蘇木干部。
他孝順侍親,為病危父親捐出自己60%的肝臟,描繪出一幅“割肝救父”的當代孝行圖。
2013年6月,海日汗陪同患乳腺癌的母親在北京結束3個多月的化療、放療剛剛回到二連浩特,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長期肝硬化的父親突然大口吐血,確診為肝癌晚期,隻有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才有一線生機。但當時在全國范圍內O型血的肝源極為緊張,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找到合適的肝源。海日汗決心捐肝救父,並瞞著家人做了身體檢查,結果各項指標都符合捐肝配型的條件和標准,醫生激動地說:“你父親有救了!”海日汗聞言流下了欣喜的眼淚。
直到醫院召開例行的肝臟移植前的“倫理會”,他父親才知道是兒子要把自己的肝臟捐出來。在為兒子孝心和勇敢潸然淚下的同時,父親斷然拒絕了海日汗的決定。海日汗的母親更是傷心欲絕,家裡兩個男人如果都倒下了,她還有什麼生活的意念?但海日汗很堅定,他甚至用“輕生”勸說父母。經過一個月的反復勸說,海日汗的父母終於接受了兒子的決定。
2013年8月,移植手術非常成功,父子兩人康復很快。面對此后的夸贊和榮譽,海日汗很淡定:“我就是想救回父親,還給母親一個健康的丈夫,讓我們還是一個完整的家庭。”
海日汗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54 曹安
曹安,男,漢族,1977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5475部隊副部隊長。
面對家庭變故,曹安主動撫養弟弟和妻弟的4個小孩,擔負起父母和岳父母4位老人的贍養責任,用孝愛之心撐起一個和諧大家庭,用汗水與青春書寫了相親相愛的感人詩篇。
4年前,曹安的弟弟和妻弟相繼去世,兩家人留下了4個年幼的孩子和4個年事已高的老人。面對家庭的變故與不幸,已有1個小孩的曹安毅然決定把4個孩子和4位老人都接到自己山東的家中一起生活,主動承擔起撫養小孩贍養老人的義務。對每位老人,曹安都盡心盡孝,噓寒問暖﹔對每個孩子,他都視如己出,關懷備至。為了讓5個孩子都能上好學,並不富裕的他拿出家裡的全部積蓄。每逢周末,他一定會在駐地准時給孩子們打電話,逐一詢問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每次出差在外,他都會給孩子們捎上一些學習用品。
這幾年家中多了四位老人和四個小孩,生活壓力加大、家務瑣事增多,但夫妻倆仍然互敬互愛,相濡以沫共渡難關。他愛惜妻子,隻要休假回家,家裡的家務、地裡的農活他都搶著去做。妻子苑昌文全力支持他在部隊的工作。在他的悉心呵護下,如今這個由5個小孩、2個中年人、4個老人組成的大家庭和睦相處,其樂融融,2014年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曹安榮獲勘界立碑先進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555 彭銀鳳
彭銀鳳,女,漢族,1961年8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石門鄉排頭村村民。
作為一名普通農村婦女,30年如一日贍養5位老人,無怨無悔照顧癱瘓在床的小叔子10余載,用大愛無聲的行動奏響了人間真情旋律。
一時間,彭銀鳳贍養5位老人的事在村裡傳開,村民們開玩笑地說“銀鳳家裡辦了個‘養老院’”。面對村裡人的玩笑話,彭銀鳳認真地說:“作為晚輩,他們都是我的親人,贍養親人是我的義務。”
彭銀鳳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由父親一人拉扯大。1985年,23歲的彭銀鳳嫁給同村村民范海長,與丈夫一起照顧公公婆婆。並將丈夫的兩位無兒無女的叔叔接至家裡照顧。2000年,她的父親在老家癲癇病發作,她又把父親接到自己家裡來住。為了讓老人們過好晚年,彭銀鳳用盡心思照顧他們。患有精神疾病的二叔時常離家出走,彭銀鳳不離不棄多次尋回二叔。二叔清醒后時常跟鄰居們說:“銀鳳比自己親生女兒還要親啊!”
2006年3月,婆婆查出了肝癌晚期,因不願給家裡增加負擔,抗拒治療。彭銀鳳苦口婆心地勸說,並日夜守護在婆婆身邊,悉心照料。2010年初,80歲的公公去世,彭銀鳳盡心送走了家裡的最后一位老人。
2005年,她的小叔子從建筑工地上摔下來,導致下身全部癱瘓,老婆也因此離婚。彭銀鳳決定照顧好小叔子。自此,3000多個日日夜夜,10個寒冬酷暑,她堅持每天做飯上藥,端屎端尿,洗衣洗被,照顧小叔子。
556 謝淑華
謝淑華,女,漢族,1951年1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商業職工學校退休職工。
為圓母親的“旅游夢”,63歲的謝淑華用平板車拉著母親去旅行,往返20多個省市,徒步2萬余裡路,沿途作報告100多場次,宣揚孝道文化。
2013年清明節,謝淑華借參加中國傳統文化論壇的機會,用一輛板車拉著年逾九旬的母親許美榮踏上了漫漫旅途。從上海出發,一路向北京方向徒步旅行,途經昆山、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徐州、曲阜、濟南、德州、天津,歷經43天,行程1700公裡,6月3日順利到達北京。謝淑華雖然感到很累,但看到老人的那份高興勁,所有的勞累全都化成了心中的快樂。
2013年9月17日,她又開始了第二次孝的長征,和山東單縣的同伴拉著“感恩號”帶著各自的老父老母從北京出發,沿107國道,一路向南,途經石家庄、邢台、邯鄲、鄭州、南陽、新鄉、武漢、長沙、廣州,最后到達海南。每輛三輪車一百多斤,加上老人與行李的重量,近三百斤。她就是這樣拉著車,徒步踏上了這趟千裡之行。
無論北上還是南下,謝淑華埋頭拉車,老母親沿途看景,總行程24000裡。一路上,她應邀在全國各地作專題報告500余次,傳播孝道文化,聽眾達千萬人次。
謝淑華榮登“中國好人榜”。
557 鄢光菊
鄢光菊,女,漢族,1972年2月生,重慶市渝北區龍興鎮普福社區居民。
自己隻有一條手臂,常年照顧患有尿毒症的丈夫、年幼的兒子和年邁多病的公婆,她用堅強的意志獨自撐起一個家。
1992年,鄢光菊因骨腫瘤被迫接受了截肢手術,但失去左臂的她並沒有氣餒,靠做批發小商品補貼家用,重拾生活的信心。1997年,勤勞賢惠的鄢光菊收獲了婚姻和家庭,次年,兒子降生了。不幸的是,2011年,丈夫被確診為尿毒症,這個消息並沒有讓鄢光菊倒下,她靠著毅力,“用獨臂撐起整個家”,起早貪黑,一邊做生意、打零工補貼家用,一邊照顧臥床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
2011年4月,鄢光菊丈夫的一隻眼睛幾乎失明。鄢光菊做起了丈夫的心理疏導,安慰他、鼓勵他,在她的努力下,她的丈夫慢慢恢復了自理能力。2011年5月,鄢光菊的公公因胃出血住院,鄢光菊忙前忙后、耐心照料,剛有好轉卻不料又再次突發腦溢血,導致半身癱瘓。為幫助公公盡快恢復,鄢光菊每天都要幫公公擦洗按摩,一日三餐、喝水吃藥都要給公公送到床前、喂到嘴裡,還要攙扶著公公走幾步。面對整個家庭的重擔,鄢光菊始終把贍養老人、照顧丈夫、教育兒子看成是自己的使命,努力讓家庭溫馨和諧。
鄢光菊榮獲重慶市最美家庭、重慶好人榮譽稱號。
558 雷飛
雷飛,男,漢族,1992年11月生,中共黨員,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員一旅三隊學員。
雷飛細心照顧先后患病的母親和姐姐,以后,父親又不幸摔傷,生活不能自理,他依然寸步不離守在醫院,幾次將父親從死神那裡拉了回來,他用孝心大愛扛起家庭重擔。
雷飛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茶店鎮茶店村的一個普通家庭。2006年、2009年,雷飛的母親在勞作時兩次意外受傷,病愈后隻能做簡單的家務。由於家庭經濟拮據,父親忍痛讓比雷飛年長一歲的姐姐輟學幫忙操持家庭。因不堪重壓,2010年,姐姐不幸患上間歇性精神疾病。從14歲開始,雷飛便在上學之余,幫父親挑水劈柴、耕作喂豬、趕集賣菜,替母親打理家務,並照料姐姐直到其出嫁。
2011年5月,正當雷飛為高考沖刺時,父親又不幸摔傷,造成脊椎嚴重受損,身體部分癱瘓,生命一度垂危。父親住院期間,雷飛24小時守在病床前,寸步不離地為父親端屎端尿、擦身換衣。經過悉心照料,父親的病情好轉。
考入軍校后,雷飛仍然惦記著年邁多病的父母。休假回家,他每天一大早就起來生火做飯,幫父母洗漱、喂飯。下午,還堅持為父親進行四肢康復訓練。大學4年,雷飛舍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硬是攢下近3萬元的津貼,用來還債和貼補家用。
雷飛獲得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省級以上獎勵9項。
559 樊桂英
樊桂英,女,滿族,1932年5月生,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育才社區居民。
她注重家風家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子女晚輩對上盡孝敬順、對下管教有方,悉心經營著有36口人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相親相愛、和諧向上。
樊桂英7歲喪父,8歲時走進大山放羊。她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讀過書,為此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有文化的人。由於丈夫體弱多病,樊桂英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為了孩子的學業,樊桂英兩次舉家搬遷。1980年,搬到通榆縣城郊區,樊桂英夏天賣西瓜,春秋打工,冬季賣鞭炮,含辛茹苦地供養子女讀書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夫妻倆終於將7個子女都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樊桂英是這個大家庭的核心,苦難的歲月歷練成正直如山、善良如水的品格,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影響了三代人。她常說“挨著勤的沒懶的”“人說話半拉兒用嘴說、半拉兒用心說”“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她用一言一行告誡孩子們要互幫互助、勤奮向上、做人做事態度要認真。
樊桂英平時過著簡朴生活,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一點也不吝嗇,把衣服錢物拿出來捐給他們。在她的教育下,這個大家庭勇於擔當社會責任,長期資助6名孤兒。近幾年,全家共向社會捐款60余萬元。
樊桂英榮獲全國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第四屆吉林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