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雪山鐵骨——追記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上)

2014年04月03日10:51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雪山鐵骨

  畢世祥看望“結對認親”親戚。

  畢世祥同志在白玉縣河坡鄉先鋒村開展政策宣講。

  “干部有擔當,就要有鐵腳板底下出思路的堅持”

  雪山草原,人們稱他“馬背上的局長”

  作為黨的干部,大事難事看擔當。

  畢世祥常說,一名牽頭領導,靠啥擔當,最要緊的,就是要挂帥出征摸實情。情況摸得透,摸得准,工作才會抓得緊,干得實,擔當才不會落空。

  2006年6月的一天,高原上陽光白得耀眼,高山峽谷間,幾隊人馬正在徒步穿行,土道上迤邐著一行行深深的腳印。這是時任州旅游局長畢世祥組織的旅游開發考察隊伍,他們分別來自稻城、鄉城、得榮、巴塘、理塘五縣。

  旅游是甘孜州的一篇大文章。康巴大地廣袤神奇,旅游資源豐富,有許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在畢世祥看來,隻有用雙腳丈量,才能探明它們的價值,才能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讓這些養在深閨的景點靚麗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開拓甘孜州旅游發展新局面。

  幾路考察隊伍一路跋山涉水,走得疲憊不堪,有時還被陣雨澆濕了衣服,冷得打顫。當他們到達格聶神山腳下匯合處,迎接他們的是皚皚雪峰、清幽溪流、悠悠彩雲、如茵的草地、競艷的野花……每一處景致都為他們綻開笑顏,畢世祥和考察隊員們都驚嘆不已,忍不住歡呼雀躍。

  這是“走”出來的激動。很快,畢世祥勾勒出甘孜州南部香格裡拉生態旅游一體開發的藍圖。

  這是“走”出來的機遇。很快,畢世祥的這一設想被國家旅游局納入“中國大香格裡拉生態文化旅游區”規劃。這對甘孜南部旅游產業的發展乃至亞丁機場項目的落地,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發甘孜州旅游是大事,卻也是難事。

  畢世祥善抓大事,敢碰難事,靠的就是一雙腿。他認為:“干部有擔當,就要有鐵腳板底下出思路的堅持”。

  甘孜州許多尚未開發的景點大多藏在深山峽谷之中,畢世祥憑著一股敢於擔當的勁頭,走遍了甘孜州每一處山水,由此,他得了個“馬背上的局長”的雅號。

  冬迎雪花,夏頂驕陽,畢世祥帶隊騎馬,常年穿行在雪山草地間。有同事問他:“每年騎馬走那麼多險峻的山路值得嗎?”他說:“發展旅游對老百姓是大事,多下去走走,多摸實情,旅游才能規劃好,發展快。”

  一次,他帶隊考察鄉城縣巴姆七湖景區,連續六個多小時的奔波,本已人困馬乏,畢世祥卻還要堅持登上5000米高的頂峰觀測。

  同行的干部說:“畢局長,你歇著,我們上,你等著看照片就行了。”畢世祥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說完,抬腿就往山上爬。

  上頂峰要攀岩爬壁,畢世祥又有高海拔頭疼后遺症,但他依然頑強地攀登著。當登上山巔最佳觀測點,望著呈階梯狀分布的七個藍幽幽的高山湖泊,他不禁脫口贊嘆道:七湖連階,直通天界。他建議將巴姆七湖更名為香巴拉七湖。這個名字沿用至今,被世人熟悉。

  又一次,畢世祥連夜騎馬,風急火燎地趕到鄉城縣一個景點。這裡正在召開村組以上干部參加的旅游發展現場會,他是調整了原定工作計劃專程趕來的。他明白,當地不少農牧民“身在寶山不識寶”,對發展旅游這門新型產業認知不夠。他覺得,要讓基層干部行動,先得讓他們“心動”。

  到了現場,他擦了一把汗,往起一站,說開了。他從旅游發展的遠景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娓娓道來,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會場鴉雀無聲,大家聽得全神貫注,不少群眾自發趕來聽他講。雪竹區一位活佛會后激動地說:“畢局長不僅腿能走,還嘴能說,甘孜州旅游有這樣的帶頭人,一定會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一次次走景區、摸實情,甘孜旅游發展思路在畢世祥腦中越發明晰。

  不久,全州旅游規劃體系形成。畢世祥提出:打造東部環貢嘎山旅游圈、南部香格裡拉生態旅游區、北部格薩爾文化旅游區。先后推出了海螺溝、稻城亞丁、木格措、美人谷、瀘定橋、德格印經院等一大批生態文化景區。

  畢世祥任旅游局長6年,走遍甘孜州上百個景點,親手寫了幾十個旅游發展規劃方案和幾十萬字的相關論文,人們都尊稱他是甘孜州的“旅游規劃師”。

  如今,旅游業已成為甘孜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和“新引擎”,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帶富了一方百姓。

  三月的甘孜,草綠鶯飛,花燦村寨,游客滿藏鄉。依托旅游業走上致富路的農牧民群眾提起畢世祥,都忍不住落淚,他們說:“我們今天的好日子,是他的鐵腳走出來的,多麼希望他能來家中看一看,坐一坐,可惜他走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 畢世祥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