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人員工作瑣碎繁忙,但待遇並不高,因此人員流動性較大。(文圖無關) 何俊 攝
中秋節剛過,相比往年,作為大學生村官的小劉不僅沒有吃到社區工作站發的月餅,也沒收到他人贈送的月餅,更不敢拿著月餅去開展慰問工作。一個中秋節,在基層檢驗了中央兩周三次發令嚴禁公款送月餅的執行成效。
大學生村官,直接處在群眾路線的最前沿,一方面要嚴格遵循上級下發的各種政策要求,一方面又要根據基層情況靈活處理問題。上面一根線,下邊問題卻千頭萬緒,大學生村官往往身兼數職甚至十數職,繁瑣且繁忙,而每月4000元左右的到手工資,在深圳也顯得有些寒酸。更重要的,身份不明讓他們對未來感到困惑。但她們依然堅守著,為了那份“助人為樂的快感”。在這個中秋假期,三位在寶安一線的村官聚在一起傾述自己的感受。這三個人有即將離開大學生村官崗位,走向公務員系統的張志彬,也有在領導崗位上,屬於兩委委員的邱煒,還有畢業兩年,在普通崗位上默默耕耘的陳鈺欣,三個人處在不同的社區,分布在寶安的不同街道內。她們都是女同胞,在基層最短的年限是兩年,最長的則是五年。最基層的工作,她們了如指掌。
1
談制度
普通月餅也不能送,這是政策
在社區工作,平時服務的對象,在路上也會時不時地碰到,服務群眾的事情有時不能太僵化,很多工作都需要依靠人情來推動
中秋剛剛過完,3位女大學生村官就感慨萬分。張志彬、邱煒以及陳鈺欣,是寶安基層大學生村官中最普通的代表,對於寶安的基層工作有著自己的見解。
張志彬在社區負責黨務工作,邱煒則是兩委委員,負責婦團青幼,陳鈺欣則負責辦公室,三個人的崗位,覆蓋了社區的主要內容。三人中,陳鈺欣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居民,另外兩位屬於深二代,都屬於轄區的戶籍人口。對於成長和工作的地方,年輕的大學生有想法,有干勁。擁有一個良好的平台,她們可以展露才華。
三個人的聊天話題,就是從送月餅、吃飯開始。這個中秋節,在寶安的社區層面,三個人都說沒有過節的味道。借助於中秋和“十一”假期,社區平時都會開展優撫對象慰問行動,一般都會在過節前一兩個星期就准備,對低保戶、計生困難家庭、退伍軍人、傷殘人員等登門拜訪慰問。按照往年的慣例,中秋節都會購買一些月餅、大米和油等送過去,了解一下困難戶的基本情況,“工作幾年,一個社區過節要走訪的家庭就那麼幾家,年年都有慰問活動,已經形成了慣例。今年文件下來之后,就不讓再買月餅了,隻能送些大米什麼的。”張志彬慰問時的感受是,中秋節不送月餅,對方總是感覺少了點什麼。“普通的月餅,價格也不貴,但是也不敢購買,這是政策。”
在社區工作,平時服務的對象,在路上也會時不時地碰到,服務群眾的事情不能太僵化,很多工作都需要依靠平時維持的關系來推動。平時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再遇到社區搞什麼活動,需要居民參與,就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
“比如開展黨務工作,每年‘七一’、‘十一’開展黨組織活動,進行相關的學習,都需要聚集一批黨員,轄區老黨員參與的熱情比較高,往年都會發100元的誤餐費,現在卡得特別嚴,開展相關工作就必須有效消化這些困難。”張志彬介紹道。
談起吃飯,三位村官各有感觸,共同的感受是,社區本身就很窮,平時聚餐也多是普通的日常消費,舉辦各項活動后,聚餐已經成為常規,現在突然取消,不少居民還有些不習慣。但執行上面的規定,是不能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