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從事航空科學研究的人,總是具有相當的科學文化水平才能勝任。可是,在我們空軍試飛員英雄群體中,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當過放牛娃、打鐵匠、拿鋤頭、扛槍杆,隻半半拉拉上了四年學。
就是這個人,自1960年8月由飛行部隊調任試飛員以來,先后駕駛過多種國產殲擊機,完成了大量的科研試飛任務,為發展我國航空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先后榮立了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獎多次。
他就是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榮譽稱號的優秀試飛員滑俊。
勤能補拙:從放牛娃成長為試飛員
30年代初,正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年代,少年滑俊的命運也和當時其他孩子一樣,經歷了艱苦生活的磨煉。他給人當過放牛娃、到鐵匠棚裡打過鐵、扛著鋤頭種過地,其間斷斷續續上了4年小學。
1949年3月,滑俊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裡擔任機槍射手。由於表現突出,隻4個月,他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1月,入伍不到一年,不滿19歲正血氣方剛的西北野戰軍某師戰士滑俊,剛剛經歷了新中國解放大西北的收尾戰役,就帶著戰場的征塵,與西野的其他15名戰士一起被選入空軍飛行預備學校。從地面摸爬滾打到駕機翱翔藍天,對一名陸軍戰士來說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1951年國慶節,滑俊和戰友們一起,駕駛編隊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檢閱。在抗美援朝保衛祖國領空的戰斗中,滑俊從飛拉-9、拉-11直到飛噴氣式戰斗機殲-5,先后跟隨部隊赴寧波參加“舟山保衛戰”等,立下了顯赫戰功,成為一名功勛卓著的飛行員。
1960年8月的一天,滑俊同戰友剛飛回部隊,征塵未洗就被師長召見,命令他第二天起程,趕赴西安擔負試飛重任。
一般來說,做一名新型高速殲擊機的試飛員,既要有健壯的體魄,又要有高超的飛行理論水平和駕駛技術。對此,滑俊心裡很清楚,他知道自己要達到這一步,應當比別人洒更多的汗水,以勤補拙。
“要敢闖敢干,而不能瞎闖蠻干,必須老老實實地按科學態度辦事。”這是滑俊給自己定下的規矩。
這個經歷過戰火考驗的老戰士,頑強地開始了學習歷程。改裝訓練開始后,每一回下達完任務,他都把所有課目的各種數據用不同顏色的筆寫成卡片、畫出任務示意圖,找來其他同志一起研究。當初步熟記之后,他再撇開卡片和示意圖,拿著飛機模型在屋子裡一遍又一遍地演練。如果演練中發現漏掉一個細小動作,也要重新再做。
為了更接近實際,在座艙作“模擬飛行”時,他首先畫出座艙圖,便於熟悉艙裡的各種儀表、開關,接著根據飛行的課目,對飛機起飛直至完成空中課目返航的全過程動作,他都一動一動的心裡想到,眼睛看到,手要做到,不厭其煩,反復練習,少則半小時,多達兩三個鐘頭。夏天,機艙溫度高達四十多度,坐在裡邊如悶進了蒸籠一樣難熬,有時練習完走下飛機,頭盔裡能倒出“水”來。
辛勤的汗水澆開了勝利之花,他就是靠這種“笨鳥先飛”的辦法勤練出精兵,多年都沒有因為錯忘漏動作而危及到飛行安全和影響重要科研任務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