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壓力山大相知與誰——如何看待基層干部系列報道之三

2013年05月23日07: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政策法規常打架,基層落實常犯難

鄉鎮黨委、政府是黨和政府聯系農村群眾最直接的紐帶,中央和地方所有的政策法規都要通過鄉鎮黨委、政府去貫徹落實。然而,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有些政策法規不統一,或者與實際脫節,或者相互矛盾,常常令基層干部在落實時無所適從。

山東省蒙陰縣委書記朱開國告訴記者,在一些大型工程之間,經常會出現不同的補償標准,引發群眾的不滿。棗庄市台兒庄區運河辦事處興隆村前些年遇到過三次征地補償:第一次是引黃工程,按1.9萬元/畝的標准補償灘地﹔第二次是修商用船閘,按照8萬元/畝的標准補償,群眾很高興﹔不到半年,治淮南下又經過這個村,灘地補償標准1.5萬元/畝。這下子村民不干了——同樣的灘地補償懸殊咋這麼大?三次補償標准都是國家有關部門定的,基層干部根本做不了主,而又必須做通群眾工作。

同樣的一項政策法規,在相隔不長的時間內,所規定內容卻不斷變化,對此很多群眾不理解,也使得基層干部增加了做群眾工作的難度。2011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在拆遷中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被拆遷者提起民事訴訟狀告拆遷人的案件,法院不再受理。這意味著被拆遷人不能狀告拆遷人,需要先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裁決,如果不服裁決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狀告裁決機關。“很多群眾不理解,為什麼以前同村有人打同樣的官司法院受理,現在又不受理了?”河南省民權縣委書記王仲田說,農民一旦因政策變化造成損失,便會把一切歸罪於基層干部。

近年來,中央出台不少惠民政策,下撥大量資金,獲得群眾廣泛歡迎。但是,一些惠民政策在落實時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投入一定數量的配套資金。這對於一些本來財政狀況就很緊張的基層政府來說就帶來了巨大壓力。不掏錢老百姓說你執行政策打折扣﹔掏了錢則導致財政赤字的窟窿越來越大。有些地方連發干部工資都很困難。

要讓基層干部執行政策法規不走樣、不變形,首先就要求政策法規的制定者熟悉和了解基層實情。制定的規則便於基層操作落實,不能與基層實際相脫節。當然,這也要求基層干部摸透上情下意,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符合當地實際的操作模式。

“一腔熱血,兩眼澀淚﹔夜不能眠,食不甘味……”河南省封丘縣委書記李暉在座談會現場即興寫下來遞給記者的幾句話,透著為民勤政的情懷,也流露出壓力之下的辛酸。

基層干部何曾不想干好工作、服務好群眾、贏得好口碑?他們面對的矛盾和障礙,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面對新挑戰,基層干部不斷提高自身服務群眾的本領,顯得刻不容緩。

(記者 杜飛進 徐錦庚 溫紅彥 張毅 朱思雄 董洪亮 倪光輝 姜潔 李章軍 卞民德)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程宏毅、楊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