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記者手記:道孚挽歌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  李晨陽
2013年03月23日19: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道孚,原名道塢,藏語意為馬駒,因縣城的地形如同馬駒而得名。一說,在木雅貢嘎雪山下,有一大一小兩匹馬在安詳地吃草,一獵人見之,發箭射擊,大馬中箭而亡,小馬逃至水草豐茂、沒有危險的道孚安下家來,故名。

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東北部的道孚縣,是一個隻有五萬多人口的小縣,絕大多數是藏族,以畜牧業為生。這塊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地區,由於地處偏遠,鮮有外人涉足。初識道孚,是源於那場火災,15名戰士、5名群眾、2名林業工人共計22人為扑救大火而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沒想到第一次去這座川西小城,竟也將面對逝者,心中難免惆悵。

3月14日早晨7:00從蓉城乘汽車出發,走成(都)雅(安)、雅(安)西(昌)高速公路,接近中午時進入甘孜州地界,在紅色名城瀘定用過午餐后,駛入318國道,路過浪漫之城康定,車子開始在盤山路上向高海拔奮力爬行,翻越最高海拔4298多米的折多雪山,眼前出現了寬闊的草場和成群的牦牛,穿過塔公鄉,路過八美鎮,晚上7:30左右我們終於到達道孚縣城。一天近13個小時的車程,永無盡頭的公路、高原的燦爛陽光、白皚皚的雪山、黃色的草甸、成群的黑色牦牛等景物交織出現在眼前,加深了我對道孚的感性認識。

採訪那幾天所走的通鄉、通村公路多為石子路,車子很顛簸,加上彎道多,人在車上搖來晃去,駕駛技術一流的司機師傅開著越野車一路狂奔,車隊過后留下漫天沙塵。路,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間,它有多麼崎嶇險絕,他帶領農牧民群眾走出去的渴望就有多麼強烈。據說,為了動員村民拆遷修路,他曾被潑了一身糞水,洗干淨衣服后,又一次走進那人家裡。他曾到一戶群眾家裡跑了20多次,最終才將該村民工作做通。他曾豎起大拇指(對於藏族男人而言,舉起拇指意味著放下珍貴的尊嚴)請村民為修路讓步。難怪有人曾說:“修路如修行”。

作為記者,希望用手中的筆,讓他——原道孚縣瓦日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菊美多吉從一個年僅33歲就溘然長逝的鄉官變回有著血緣和親情信息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但面對失去親人的痛楚和眼淚,我不忍心也不願去“深入採訪”,很多時候“安分”地做一個傾聽和記錄者,努力用心去感受。

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菊美多吉常說自己不稱職的,他一年到頭,也難得回趟家,即使是回去一趟,也是匆匆離開,連年邁的父母都顧不上孝敬一下,年輕的妻子都顧不上關心一下,年幼的孩子都顧不上疼愛一下,但是對待農牧民群眾他卻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菊美多吉十一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舍小家顧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熱血傾注到本職工作中。面對長時間超負荷工作,他無怨無悔、毫無怨言,面對身體嚴重不適,他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菊美多吉短暫的一生印証了泰戈爾的那句名言:“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可以曇花一現,精神期待歷久彌香。

 

相關新聞

· 等待阿爸的日子裡——與菊美多吉小女兒的心靈對話

· 菊美鄉長心頭的那些事兒——盤點菊美多吉生前未完成心願

· 菊美多吉生前照片(組圖)

· 菊美多吉家人照片(組圖)

· 菊美多吉生前工作地(組圖)

· 菊美多吉生前傾注大量心血的牧民定居工作(組圖)

· 對話話劇《尋找菊美多吉》主演陶淵

(責編:李晨陽、權娟)


相關專題
· 追記菊美多吉:一位藏區基層干部的11年為民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