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文章深入阐述

党员干部如何坚持正确政绩观?【2】

2022年06月15日15: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是畏首畏尾还是迎难而上,考验的便是政绩观的正确与否。何为正确政绩观?如何坚持正确政绩观?人民日报发表了系列评论文章对此进行深入阐述。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整合了此系列文章与您分享。

以钉钉子精神干事创业

发扬钉钉子精神,须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动摇,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气馁。【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才能找到排忧解难、为民造福的着力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崇尚实干 狠抓落实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就要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热衷于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实干才能出实绩

领导干部从政,成就事业、作出政绩是正当追求,关键在于追求的是怎样的政绩。比如推进城镇化,是下定决心啃硬骨头,在“人的城镇化”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还是追求规模盲目“摊大饼”,用光鲜的“面子”掩盖问题和矛盾,不同的选择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政绩观。

实干才能出实绩。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优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底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弄清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政绩是什么样的,进而强化使命担当,找准发展路径。同时,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弹钢琴”是一个巧妙的比喻。一架钢琴有88个琴键,要使得它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就得讲究主次、先后和轻重,这与处理矛盾的过程异曲同工。按照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到一地一事,都要具体分析,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如此才能把工作分出主次、任务区别缓急,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干部心里要有本账

领导干部要干出实打实的业绩,就要把功夫下在日常,多到基层走走,对社情民意乃至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做到心中有数;决策时不能闭门造车、拍脑袋,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组织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度和影响;上马项目必须考虑实际需求、市场前景和资金能力,多听听干部群众意见。如此,才能避免急功近利的“政绩”、不切实际的“政绩”、违反规律的“政绩”,创造出群众满意的高含金量政绩。【查看全文】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上一页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