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党员干部直播带货 刷动初心点赞使命【2】

2020年05月15日08: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借势发展特色产业 带“新鲜”更要带“长远”

“带货”带的更是一种思路。党员干部直播,卖货并不是最终目的,而要在解决当下农产品滞销的基础上,借直播爆火之势,深入挖掘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加速打造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给贫困山村留下一个长远的致富模式。

为地方特色产业拓宽销路

“煮一碗薏仁米面条,就着酸爽的盐菜,既健康又开胃;再蒸一笼香喷喷的盐菜包,炒一盘折耳根盐菜,一起下肚,好吃同时折耳根还能‘护体’,喜欢的朋友抓紧下单了……”

直播间里,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委副书记冯子建对着镜头,向网友们滔滔不绝介绍“晴隆好物”。通过直播,有效提升了晴隆县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各路订单量激增。

通过电商直播,不仅晴隆县的“肥姑盐菜”成了热卖的“香饽饽”,作为兴义市扶贫特色产业的石斛、芭蕉、茶叶等也在直播间里“走俏”。

在扩大农产品销路上,晴隆县设立了农产品销售保底保障金和线上线下应急收购系统,保障生产销售主体基本收益、保证老百姓保底收购。

借力直播带货 助力消费扶贫激活乡村旅游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为助力消费扶贫、激活乡村旅游,当地政府探索“党支部+直播+助农”新模式。

当地“网红”——哈巴河县医疗保障局驻萨尔塔木乡铁克吐尔玛斯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阿达力别克·哈万,目前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拥有7万粉丝。

为了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阿达力别克·哈万通过各大直播平台宣传推荐本村土豆,同时,在田间地头直播“播种”“刨土豆”等,与网友共同分享农民丰收的喜悦。从2019年7月至今,直播活动带动销售农产品6万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村民增收。

除了“直播带货”,哈巴河县引导14个基础设施完善、文化较高的农家乐经营户以“网络主播”、电商为抓手,开设手工艺品网店,通过在线交易、线下配送、电话联系等方式,打通“产-销-运”环节,打开手工艺市场,有效保证村民家庭收入。

哈巴河县还围绕“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方向,挖掘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资源,成立党员帮扶小分队,组织村民开发敞篷马车、山羊车、骑骆驼、制作民族手工艺品等具有当地民俗风情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感受民俗多元文化,激活乡村旅游。

借直播东风 靠电商立品牌

吉林省靖宇县大北山村是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山村,自然资源丰富,可很多农副产品都被困在大山里。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是利用新媒体打开销路,打破目前农产品走不出村这一被动局面的方法之一。但无论哪个平台,都还是借台唱戏。“想要打主动战,必须打造自己的平台和直播间。今天,我们又添了两个直播间,装修风格一个是党建红,一个是乡村绿,以后,可以同时开3场直播。而且再过几天,我们就有自己的专属直播平台了!”4月30日晚8点,已连续奋战17个小时的高世龙已是面色青灰、走路打晃,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脱贫项目再好,如果没有品牌支撑,也卖不上好价钱。在帮扶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高世龙带领村班子建起了山野菜加工厂,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老农夫”品牌,村集体成立了“老农夫”生态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启了品牌引领扶贫的新模式。现在,县域内几十种特色产品都纳入了“老农夫”品牌。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高世龙开设了大北山村线上销售平台,打造了线上交易、线下物流为一体的县域电商,累计带动销售达到2.3亿元,带动523户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贫困地区绿色农产品从此走出山沟沟。

如今“老农夫”旗下已有163个产品。一水激活万水流,走出了“品牌+媒体+电商+基地+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有了品牌,再打通电商渠道,在直播带货中,“老农夫”产品顺利走上无数网友的餐桌,获得大把好评。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刘尤罕、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