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成都安公社区:党建引领合作共治 构建“一核四强”社区治理新常态【2】

2017年02月28日10: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引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

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主线,发挥了党组织核心作用。

一是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党建工作正式写入小区自治、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工作章程,由广大群众共同遵守,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群众拥护”的全新局面。

二是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通过党建项目化,把党建工作与社区日常工作紧密集合,与小区日常管理紧密结合、与非公企业运营发展紧密结合、与居民实际生活紧密集合,真正让党的建设成为了社区全面发展的源泉动力。

三是明确了基层党组织指导途径。构建了“三角自治模式”,即党支部的召集是召开业主大会的前置条件,党组织是小区群众议事会议的主导核心,从制度上保障了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

群众凝聚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以凝聚动员群众作为基础,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建立“四寻党员”工作法、小区流动党员服务站,让区域400余名在册和流动党员凝聚信念共识,成为社区建设和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二是大力推动组织发展,不断提升党组织整合功能。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群团社团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商业商会组织等建设工作,实现“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组织”的治理理念,全面增强了社区党委凝聚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是创新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党组织动员能力。创新实施社区服务群落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全媒体信息输送模式等,让党的声音、党的关怀进万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治理提升构建多元参与体系

以提升治理水平作为关键,构建了多元参与体系。

一是实现各职能单位和群众组织联合共建。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各方联动机制,做到了社情民意体察到位、矛盾纠纷调处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突发事件处置到位、公共事务协调到位。

二是实现社会资源联动整合。通过“公益终端”政府社区、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商家居民、爱心人士等自由的发布、认领和参与公益项目,形成了开放性、包容性的共治格局。

三是实现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全民积分”,倡导梳理了家风家训优良传统、市民文明公约、行业规范公约,让广大人民群众称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形成了区域共建共享、法治德治结合共治体系。

服务为重增强群众互助享受

以引领服务体系为重点,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是实现服务理念与执政理念的统一。以“保基础、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为原则,以能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项目为优先,扶持了一大批优质公共服务项目,除了依赖政府的单方面投入外,更大的撬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真正实现服务全覆盖。

二是实现服务项目与多元需求的统一。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实际需求的群体量身定制服务项目,切实解决政府和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

三是实现服务资源与服务对象的统一。建成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全民服务窗口”,以“全民享受服务,全民提供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资源对接、服务项目申领、惠民活动报名等功能,让社会为群众提供服务,让群众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了服务广度的全面拓展,不断凝聚了党心民心。

权责强化营造安公舒心环境

以强化权责约束为保障,营造了“放心干事”的环境。

一是上级组织“放心”。规范的监督体系,让上级组织更“放心”基层组织,形成了“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促进了基层干事创业激情和基层治理改革的快速推动。

二是社区干部“放心”。规范的权力运行体系,让社区干部有了“放心”做事的底气,形成了担当有为、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各项基层治理机制得以迅速贯彻执行、融会贯通。

三是人民群众“放心”。全公开的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参与、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党员的示范,和全民的参与。安公模式的成效充分说明了这三点。相信安公模式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自己,超越自己,给更多的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带来便利。让党建的力量深入人心,共创美好明天!

(成都市委组织部供稿) 

上一页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