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1日13: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员先趟路——打造生态前沿“瞭望哨”
“守好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这是木材停伐后,前哨人对大自然做出的郑重承诺。
党总支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生态立企”的重要环节,科学整合林场资源,不断完善“吃、住、玩、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2013年,西林吉林业局在林场投资改建了5栋家庭宾馆,当时,林场职工怕赔钱不敢干,又是党总支组织了12名党员及党员家属对5栋家庭宾馆进行了联户承包经营,通过开设旅饭店、自种农家菜,为外地游人提供绿色、生态的餐饮、住宿服务,当年每个家庭宾馆纯收入30000余元。职工看到效益后,这12名党员又主动撤出,将宾馆承包给了转岗职工,如今,每个承包户年均增收50000余元。
修旧利废、变废为宝是前哨人的又一创举。2014年,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余,上山收集树瘤、树根和树鸡子(学名:多孔菌),并把一处原居民住房改建成600多平米的前哨林场展览室,聘请懂雕刻艺术的专家进行指导,制作精美的根雕、树雕工艺品1800余件,当年接待游人5000余人次,参与制作与经营的职工,人均增收3万余元。
为了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2015年,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发“前哨旅游观光带”,重新整修抗战时期留下的碉堡和屯兵洞,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聘请省内知名设计院规划了东山观星台、森林氧吧、房车露营、汽车影院、鹿苑山庄等14个旅游区,倾力打造集观景、住宿、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
职工奔富路——打造经济前沿“示范哨”
“烈火攻不破、困难不低头”。前哨人正是凭借这种“扛大梁”的精神,在林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变思路、找出路、闯新路”的完美舞步。
“借政强企”是林场迈出转型发展的历史性一步。2013年,党总支积极响应全民创业的号召,党员职工把闲置厂房改建了3处食用菌养殖车间,年生产食用菌100万袋,3户承包人户均增收90万元。2014年8月,省委书记王宪魁到食用菌基地调研,认为转型项目新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高,直接拨付专款2000万元,扶持职工发展。2015年,前哨林场利用首批拨付到位的1000万专款,新建了60000平方米的转型创业孵化基地,建食用菌养殖大棚200栋,并完善了灌溉、配电、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目前,基地内已有147名转岗职工入驻,养殖木耳、蘑菇、灵芝和猴头1000余万袋,人均增收34000余元。
“借路扬名”是林场迈出转型发展的关键性一步。借助前哨地处漠河县城至北极村的咽喉要道的地缘优势,2015年,林场在漠北公路两侧新建了280公顷的野生蓝莓人工抚育基地,规划了抚育区、平茬区和对照区,监测野生蓝莓产量,蓝莓采摘期对游人有偿开放。当年,参与经营的职工人均增收5000余元。
“借特富民”是林场迈出转型发展的探索性一步。党总支通过无偿提供场地、协调小额贷款、跟踪技术指导等方式,扶持转岗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先后利用林间空地和周边水域开发了绿色生态养殖园、鹿苑和森林猪养殖基地,共养殖笨鸡27000余只,马鹿、梅花鹿、狍子200余只,森林猪1400余头,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2016年,党总支牵头组建了林下经济、农林专业两个合作社,吸纳83名转岗职工参与到发展林下经济和畜禽养殖产业中来,预计年可创产值1000余万元,特色经济成为了林场企业转型,职工增收致富的新兴支柱产业。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