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大凉山深处的“半边天”

2014年11月15日11:1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标题:大凉山深处的“半边天”

  从成都出发,驱车12个小时,方可到达四川西南部大凉山的腹心地带,那里便是“山鹰的坝子”昭觉县,也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县。因为地处高寒山区,资源匮乏,工业先天不足,该县的社会发育程度较低。

  前些年,该地区的妇女儿童缺乏保健意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如今,待产孕妇却主动住院分娩,县里的妇幼保健院的床位也变得紧张。

  行内说,这种变化主要是找准了开展当地妇女儿童健康工作的切入点:破除彝族妇女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着手做这项工作的便是昭觉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俄木阿呷。

  俄木阿呷带队下乡开展“面对面”健康教育。

  挑重担 大胆创新 彝家女子显身手

  “困难再多也要勇于面对”

  在昭觉县,提到这位俄木阿呷院长,彝族同胞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我们彝族妇女的优秀代表,真正的‘半边天’”。

  2002年,38岁的俄木阿呷担任起了妇幼保健院院长一职,这是一个重担。彼时,彝族妇女保守的传统观念严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县里的妇幼卫生工作力量很弱小,医疗设备也很差。她对院班子说:“困难再多也要勇于面对”,也是鼓励自己。

  作为第一批接受到大学教育的阿呷,拥有大专文化,经过学术上的锻炼,也成了主治医师,但要担起这一院之长的职位,还远远不够。于是,阿呷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同时,她经常和院班子商议研究管理办法。

  健全网络,完善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选派医生、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省、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交流,提高服务能力,一项项工作在院内部展开。

  她自己也多次到省、州、周边县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为的是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妇幼工作健康发展。

  俄木阿呷十足的工作劲头也带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氛围欣欣向荣,职工干劲冲天,她成功的打造了一个学习型的团体,为昭觉县保健院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副院长白兴兰说,“阿呷院长有魄力,眼光开阔,保健院有她在,我们很安心。”

  2000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昭觉被列为全省“降消”项目县。为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阿呷开始放弃休息,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作为“项目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她认真细致的对县、乡、村产科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培训和指导,并启动了高危孕妇及婴儿抢救“绿色通道”。

  彝族地区因为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多在家里生产,也不做孕期保健。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的影响,曾经一度让昭觉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应该怎么做才能唤醒她们自我保健的意识?”俄木阿呷不停地思索着。

  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她找到了适应昭觉县的妇幼保健工作方法——“面对面”健康教育模式。

  “用通俗易懂的彝语面对面宣讲妇幼卫生相关工作和国家惠民政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母婴传播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动员孕产妇作产前检查、HIV检测、孕产妇住院分娩等,使她们能听得懂,能理解知晓,让她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固定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便是她的计划。

  于是,俄木阿呷积极争取资金,每年定期组织宣传队历时2个月对全县47个乡镇的育龄妇女开展面对面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阿呷的足迹也踏遍了昭觉的山山水水。

  如今,昭觉县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71.94/10万降低到2013的47.31∕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33.01‰降低到2013的13.7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27.56%,2011年为40.65%,2012年为52.07%,2013年为70.69%。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致敬基层好干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