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用生命爱群众的好干部

追记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基层干部于海河(上)

2014年04月21日13:3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用生命爱群众的好干部

2010年,于海河在中国·宝清第二届南瓜节上与外国客商合影。(资料图片)

在黑龙江省东部,双鸭山市宝清县有“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之称。于海河,一位科级基层干部,为当地农村、农业、农民奉献一生,去世时年仅51岁。2013年11月8日,2000多人自发为他送行:从百里之外赶来的农民,扑通跪地,失声痛哭;上访户的女儿买断花店所有黄菊,捧来祭奠;村党支部书记守灵3天,几乎未眠;致悼词的县委领导泣不成声,肃立聆听的人群涕泪横流。

一个人,要有怎样令人感佩的人品和业绩,才能担起如此厚重的哀荣?于海河做到了。

接 访

2003年,于海河临危受命,任宝清县七星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七星泡镇是全县17个乡镇中最大的一个镇,也是全县经济最差、债务最多的镇。28个村近7万人口,全镇债务高达1亿元,仅镇里欠一个小饭店的“白条”就装了一编织袋。债务多,矛盾多,干群关系紧张,有时值夜班的镇干部正睡觉,“哗啦”一声,窗玻璃被人砸碎,吓得心惊肉跳。两年多,换了两任镇长,2002年综合指标和信访工作均排全县倒数第一。

于海河主动承担起“天下第一难”的接访工作。上访户大多一肚子气,于海河对上访群众说,“来来来,都到我办公室门口排队,有事进来和我说。找别人,最后也得到我这儿解决。”温和的于海河,黑红脸膛,个子中等,心胸宽广。他耐心倾听每一个上访人“诉苦”,旧事老账,件件记下。到了饭口没谈完,就带上访人去食堂,边吃边谈;没钱回家的,他就自掏腰包给上访者买车票。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即便上访者深更半夜打来电话,他也耐心接听。冬天,镇里没钱,为了省煤,办公楼的暖气片没有多少热气儿,在屋里站一会儿就冻得直跺脚。于海河的办公室在楼道最东头,寒冷潮湿,接待上访户,一坐就是一天,脚都冻麻木了,天长日久,患上了股骨头坏死,走路一瘸一拐。

有人不理解,“你天天耗在接访上就不烦?”也有人纳闷,“性格内向、不善于夸夸其谈的他,怎么就能让一拨拨怨气满腹的上访人渐渐心平气和呢?”2012年,于海河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秘诀”,“我在接待农民上访时,常换位思考——我的父母也是农民,假若他们有了委屈去上访,遭到了推诿、怠慢,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即使我满足不了上访人的诉求,我也得让他们心里暖和点儿。”

“于海河是最不像官的官!”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群众说得最多的话。他对群众以诚相见,以礼相待,不耍官腔,不说空话套话,像对待亲人一样敬重百姓,真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用一个农民的话说,“你就是一块冰,他也能用一颗热心给焐化了!”

清 账

于海河发现,大部分上访问题都跟账目和土地有关。于是,他决定清理镇里欠账。有人劝他,“多少届领导都弄不了的账,你就别整了,搞不好还得罪人。”

于海河说,“咱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要实实在在地干点儿事,解决点儿实际问题。”于海河开始组织清理镇里与村里、个人的往来账和“三角债”,同时对各村的实际土地面积和机动地进行登记核实建档,挨个村走访蹲点。不到1年时间,于海河将镇财政所和28个村40个屯10多年的“三角债”、“拉手债”都捋得一清二楚,并制订了详细的还债计划。

时任七星泡镇党委书记的宝清县副县长徐顶国告诉记者,“让我今生难忘的是,到了那年年底,再也没有一个村来找我,债务全算明白了!你说他得下多大功夫?他真是太了不起了!”说起于海河的认真劲,徐顶国至今钦佩不已。

2004年年末,七星泡镇各项工作考核从以往的全县末位跃至前茅,信访工作更是破天荒地从全县倒数第一上升为排名第二。

渐渐地,于海河因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化解难题而出了名。于是,哪里有难解的矛盾,县委常常首先想到于海河,群众也会盼望他,亲切地称他为“救火队长”。

2008年,于海河被县委点将,从七星泡镇这个全县最大镇调到一个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的龙头镇任党委书记。

据龙头镇镇长杨景升回忆,于海河曾告诉他,处理信访问题,光把矛盾压下去不行,那只能一时稳定,得想法子将上访人引导到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来。如今老百姓上访,大都是经济上的诉求,如果有活儿干、有钱挣,谁愿意总去上访?按照这个思路,于海河带领镇干部们积极引导上访户发展特色种植。在矛盾最突出的柳毛河村,于海河经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将这个村的情况梳理成28个问题,逐一解决。在此基础上,组织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红小豆,成立了红小豆协会,并让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上访带头人于学涛担任会长,发挥他的组织才能。这样一来,柳毛河村的红小豆发展起来了,村里局面稳定了,村民受益,于学涛也受益。这个村年终时被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村”。

于海河总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他爱土地和庄稼,下乡途中,看到作物长势喜人,就要下车去欣赏一下;他更爱这片黑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于海河的手机里存了不少农民的手机号,很多农民也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把农民的事一一记在本子上,一件一件地落实,一件一件地解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