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裕国
2014年04月04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毕世祥(左)在丹巴县八底乡文化站与村民跳“锅庄”舞。 |
毕世祥被称为“雪域钢铁汉”,在难事大事面前铁骨铮铮,对群众却有着草原一样的柔情……
家乡的群众都说:“他走了以后,我们在县电视台找不到他生前的影像资料。”丹巴县宣传部的同志说:“他不让我们派记者随行。”因为毕世祥总是说:“要那么多人干吗?”
虽然,他的笑容和身影极少映入镜头,却深深地印在了雪山脚下、草原深处,印在了乡亲们的心窝里。
手拉手,心贴心
“群众就是爹和娘,别把自己当‘官’当”
近两年来,甘孜州一场大规模的“结对认亲”活动轰轰烈烈,将关爱和温暖送遍雪域高原的帐篷和村寨。
毕世祥的“结对认亲”活动联系点,是白玉县河坡乡先锋村和布格村。
这两个村山高路险,距离甘孜州政府所在地康定城有近700公里路程,而在毕世祥心里却似乎没有一点距离。村民们说:“他两年来我们村20多次,就是儿子看望爹娘,也难走得这么勤啊!”
毕世祥常说:“群众就是爹和娘,干部要像走亲戚一样走近他们。”
河坡乡先锋村支书扎西泽仁感慨万千:“毕部长是个‘大官’,可来到咱们这穷乡僻壤,没有一点架子。他一到先锋村就对我说‘我是和你们认亲戚来了,生活还过得好吧,家里有什么困难?’他每次来总是带着微笑,看不到一点当官的派头。”
每到“亲戚”家,他总是拉着他们的手,促膝而坐,嘘寒问暖,将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下来,及时帮助解决。
毕世祥心里无时不装着群众,只要发现一丝阴冷,就送去一缕阳光。
白玉县沙马乡政府旁有条小路,弯进一个旮旯,里面两间低矮破旧房里,住着一对老人,无儿无女。
毕世祥在县里蹲点,发现了他们。2012年3月12日,毕世祥去看望老人。碎砖头、瓦片,一条坑坑洼洼的土道,蜿蜒500米。一场大雨刚停,路很难走,毕世祥双脚都是泥。他低头进到屋里,俯身问候躺在床上的老阿妈珍措。
珍措70多岁了,和老伴常年住在破旧漏风的房屋里,患有风湿病,一疼起来就蜷缩在床上。两个老人的生活,就靠几块坡地维持。一口被柴烟熏得黑漆漆的土灶,一张断了腿的小方桌,一张铺着破旧棉被的床,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当。
眼前的一切,让毕世祥掉了眼泪。他对随行人员说:“要是我们的父母生活条件这么差,我们心里会咋想?珍措家的困难得马上解决!”
临走时,他从自己衣袋里摸出1000元钱,送到珍措手里:“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拿去抓点药,买点吃的,我还会来看你们。”
中午,毕世祥回到沙马乡党委政府,立即同乡上干部一起想办法,最后决定把珍措家纳入低保,纳入全乡“危旧房改造计划”。
回到州里,毕世祥还放不下对两位老人的牵挂,多次打电话催问县乡政府:老人的危房改造动工了吗?多久能封顶?他们什么时候能搬进去?不久,珍措家住上了新房。
走在今天的甘孜高原,听不少干部这样说:“群众工作很难做,但如果像毕世祥那样,别把自己当‘官’,扎下去实干,也就不难了。”
毕世祥对人民群众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他平常衣着朴素,司机问他为啥总穿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他说:“下基层穿得太讲究,群众会有距离感,走访调研也不方便。”
当年,他在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牵头搞了一片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从种植到收获,每个关键时段,他都走进玉米地。查种植、看长势,撕开外壳细心数着玉米粒。村民丹增说:“他为试种玉米新品种,扑下身子操尽了心。”
2011年夏末,毕世祥在石渠县长须干玛乡调研,走进山里,他看到山坡上一群学龄孩子在挖虫草。他走过去,用当地纯熟的“牛场话”问他们:“最好的虫草在哪里?”孩子都说在很高的虫草山上。毕世祥摇摇头,和蔼地对孩子们说:“不对,最好的虫草在课堂。”
这句话,后来传遍了整个甘孜州,成了高原孩子读书的动力。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