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意识形态建设乃国家发展之“魂”

肖 巍

2013年10月22日16: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被贴上各式标签的思潮相当活跃,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了多重挑战

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但理论并不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文明和制度相互碰撞,不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几成常态;当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阶段,而作为国家发展之“魂”的意识形态建设,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巨大变化,重建权威性和主导性的任务非常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人类文明、时代潮流和世界大趋势越来越密切地联系起来,这也促使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认识也不断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谱写了新篇章。但是各种干扰甚至挑战仍然不容忽视,包括某种前苏联版本的“记忆”仍然有习惯性的表现,当我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解决当下中国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时,也经常面对这样那样的意识形态质疑和非议。

前苏联解体已经20多年,尽管导致苏东剧变的因素相当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原因就是前苏联当局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脱离了实际、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群众。“泛意识形态”化表面上抬高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实际上蛮不讲理,变成垄断真理的权力工具;特别是把前苏联模式绝对化的政治教育一再重复“本本”,令人生厌,而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积弊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在公众尤其知识分子和青年当中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前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失败是一个必须认真汲取的教训。

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建设尤须“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我们看到,作为经济社会基础的多样化反映,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被贴上“毛左”、“新左派”、“温和改革派”、“激进改革派”、“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普世价值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标签的思潮相当活跃,它们彼此抵牾,有的还相当尖锐,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分化”的写照,并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了多重挑战:一是资本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挑战;二是来自全球化“语境”外来思想的挑战;三是本土各种非主流思潮的挑战;四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方式的挑战。

我们要掌握主动,赢得大众尤其是青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能靠围追堵截疲于应付,更不能罔顾现实自说自话;我们要认真吸取前苏联失败的教训,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精神引领,与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有更广泛的交流、更积极的交融和更令人信服的交锋,使大众真诚服膺社会主义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集起最大限度的共识,凝炼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把主流价值观化为大众生活的道德实践,在公民教育中体现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诉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